乙巳游日本绝句
[清]吴保初
万顷云涛立海滩,天风浩荡白鸥闲。
舟人哪识伤心地,为指前程是马关。
过 马 关
[清]康有为
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
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
【注】①吴保初(1869?1913),字彦复,安徽庐江人。本诗为诗人1905年东游日本途经马关时所作。②马关:在日本本洲岛西南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③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中国近代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8.吴保初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5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示例一:运用了反衬(对比)的艺术手法。(2分)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壮阔安谧、和平安宁的海边风景图,以乐景衬哀情,为后两句抒发国耻之悲张本。后两句通过船夫并不知道“马关”在历史上有何令人伤心的含义,进而表达了强烈的国耻之悲。(3分)
示例二:触景生情,寓情于景。(2分)诗人航行海上,途经马关岛,不由联想到当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耻之悲油然而生。(3分)
解析:诗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写景勾画了一幅壮阔安谧、和平安宁的海边风景图,但下文紧接着用“伤心”二字点出诗人情感,表达了强烈的国耻之悲。
【思路点拨】①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也就是艺术手法,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抑扬、卒章显志。②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
9.两首诗都写到“伤心”和“马关”,二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6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关键词语含义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相同,都表现了对于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痛恨之情。(3分)吴诗通过船夫不知《马关条约》的伤痛反衬诗人对于国耻的“伤心”;康诗直抒胸臆,表达了《马关条约》给诗人带来的“伤心”。(3分)。
解析:要注意注解中有关“马关”的解释,并联系历史知识来作答。
【思路点拨】鉴赏古代诗歌作者情感,①理解词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树立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词义的观念;②把握诗歌的结构层次。一首诗多半是有几层意思组合而成的,即使是绝句、律诗这样的短诗,我们仍可以将其分成几个层次(一般是两句一个层次),分解以后再进行综合,就容易准确地理解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分层后,还应琢磨一下层与层之间诗意是如何转换的,即如何过渡衔接的;③掌握诗歌常用的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④体味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抒发的情感。
【诗词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倍受欺凌的祖国无限伤痛的情怀。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椎心之痛:茫茫大海浩瀚无边,大海上空白云漫卷,远望似与大海相连。浩荡强劲的海风掀起万顷波涛,涌向日本本洲岛西南的海滩。在这水天一色,苍茫空阔的云海之间,只有羽毛洁白的海鸥最为悠闲了。它不顾浪涌云飞,舒展着双翼在海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一幅多么壮阔安谧、和平安宁的海边风景!可是,谁能想象到十年前曾在此地演出一场弱肉强食的丑剧呢?诗人正凝神观赏海景时,同行的船夫指着前方说,再往前行一程就到马关了。船夫看来并不知道“马关”在历史上有何令人伤心的含义。
1899年康有为自美洲东归途径日本赴香港时,也写下了首绝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委婉地抒写了丧权辱国的深痛之情。两首诗构思可谓偶合,但比较而言,吴保初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更显出深沉蕴藉、刻骨铭心的力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ci/1020353.html
相关阅读:从军北征 阅读附答案
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阅读答案鉴赏赏析试题
宋词赏析 程垓 摸鱼儿?掩凄凉
宋词赏析 周邦彦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阅读答案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