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沂,字周伯,绍兴余姚人。父宗仅,号醇儒,能守所学,不逐时好。沂颖异,六岁诵《五经》皆毕,不忘一字。绍兴五年进士甲科,陆沉州县几三十载,至二十八年,始入为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吏部员外郎。转右司,以忧去,终丧还朝。孝宗受禅,除国子司业、邓王府直讲,寻擢殿中侍御史。有旨侍从、台谏条具方今时务,沂言:“守御之利,莫若令沿边屯田。前岁淮民逃移,未复旧业,中原归附,未知所处。俾之就耕,可赡给,省饷馈。东作方兴,且虑敌人乘时惊扰,宜聚兵险隘防守。”诏行其言。御史中丞辛次膺论殿帅成闵黩货不恤士卒之罪诏罢殿前司职事与祠沂再言其二十罪遂落太尉婆婺州居住。时龙大渊、曾觌以藩郁旧恩除知阁门事,张震、刘洪、周必大相继缴回词命。沂论其市权招士,请屏远之,未听,而谏官刘度坐抗论左迁。沂累章,益恳切,曰:“大渊、觌不屏去,安知无柳宗元、刘禹锡辈挠节以从之者。”好进者嫉其言,共排之,沂亦以言不行请去,遂以直显谟阁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元年冬,召为宗正少卿兼皇子庆王府赞读,寻兼侍讲,进中书舍人、给事中。进对,论命令当谨之于造命之初。上曰:“三代盛时如此。卿职在缴驳,事有当然,勿谓拂君相不言。”上顾沂厚,有大用意,而沂资性恬退,无所依附,数请去。虞允文当国,希旨建策复中原,沂极论金无畔,而我诸将未见可任此事者,数梗其议。遂以龙图阁学士仍提举兴国宫。淳熙元年卒,年六十八。方疾革,整容素冠不少惰,盖其为学所得者如此。谥献肃。
(《宋史・胡沂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御史中丞辛次膺论/殿帅成闵黩货不恤/士卒之罪/诏罢殿前司/职事与祠/沂再言其二十罪/遂落/太尉婺州居住/
B.御史中丞辛次膺论/殿帅成闵黩货不恤士卒之罪/诏罢/殿前司职事与祠/沂再言/其二十罪/遂落太尉/婺州居住/
C.御史中丞辛次膺论殿帅成闵黩货不恤士卒之罪/诏罢殿前司职事/与祠/沂再言其二十罪/遂落太尉/婺州居住/
D.御史中丞辛次膺论殿帅成闵黩货不恤士卒之罪/诏罢殿前司/职事与祠/沂再言其二十罪/遂落/太尉婺州居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乡试者,称为进士。
B.受禅:本指上古推举部落首领的方式;后来也指在王朝更迭时,新皇帝接受旧皇帝主动让出的帝位。
C.国子司业:管理教育的学官,隋场帝大业三年于国子监始置,唐宋沿袭,清代末年废除。
D.屯田:中国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军屯与民屯之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胡沂聪颖卓异,少时即学有所成。他六岁时就已经学完《五经》,并且能够全文背诵,一字不忘;他还能坚守所学的儒道,不追逐时尚爱好。
B.胡沂深谋远虑,谏言能通观全局。他曾建议皇帝让难民回归田园,鼓励他们沿边防耕种;并聚集重兵在险要的地方防守,以防敌人骚扰。
C.胡沂刚正不阿,不畏权臣。他屡上奏章请求皇帝除去弄权的龙大渊等人,并因此招致忌恨;他还数次反对虞允文迎合皇帝的策略。
D.胡沂恬淡谦让,衣着端庄整肃。皇上很看重胡沂,想重用他,他却屡次请求离职;辞官后,病重期间,他也端庄地戴上冠帽,毫不怠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东作方兴,且虑敌人乘时惊扰,宜聚兵险隘防守。(5分)
(2)上顾沂厚,有大用意,而沂资性恬退,无所依附,数请去。(5分)答案:
1O.C(文言文断句很注重语感能力,但断句处理的一般性原则也要把握:明词性,特别要区分一些人名、地名、官职名;找句式,要能结合平时学习的文言句式作判断;看对话,寻找一些对话的基本标志。如云、曰等;据修辞,利用文言文中往往会用到排比,对偶、反复、顶真等修辞手法这个特点。原文标点为:御史中丞辛次膺论殿帅成闵黩货不恤士卒之罪,诏罢殿前司职事,与祠。沂再言其二十罪,遂落太尉,婺州居住。)
11.A(A项“中央政府朝廷考试——乡试”错。“乡试”应为“殿试”。)
12.A(A项“坚守所学的儒道,不追逐时尚爱好”说得是胡沂的父亲。)
13.(1)春耕刚刚开始,而且考虑敌人会乘机骚扰,向当聚集部队在险要的地方防守。(“东作”“兴”“宜”各1分,句意2分)
(2)皇上对胡沂很看重,有重用他的意思,可是胡沂本性恬淡谦让,不依傍附和别人,屡次请求离职。(“厚”“恬退”“数”各1分,句意2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胡沂,字周伯,绍兴余姚人。父亲胡宗?,号称醇儒,能坚守所学的儒道,不追逐时尚爱好。胡沂聪颖卓异,六岁就把《五经》诵读完毕,不忘记一个字。绍兴五年进士甲科及第,埋没在州县几乎三十年,到绍兴二十八年,才入朝担任正字一职。后任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吏部员外郎。转为右司,因守孝离职,服丧期满回到朝廷。孝宗接受禅位,授为国子司业、邓王府直讲,随即提升为殿中侍御史。(皇上)有旨意让侍从、台谏官逐条具体上奏当今时政要务,胡沂进言说:“守务防御的有利方面,没有比得上命令沿边防屯兵种田的。前年淮地人民逃走迁移,没能恢复原有产业,中原回归朝廷,不知如何处理。让他们去耕种,可以丰足给养,节约部队粮饷。春耕刚刚开始,而且考虑敌人会乘机骚扰,应当聚集部队在险要的地方防守。”(皇上)下诏按他的话做。御史中丞辛次膺议论殿前都指挥使成闵贪污财货、不爱护士兵的罪过,(皇上)下诏罢免他殿前司的职务,给他祠禄。胡沂再进言他二十条罪过,于是罢黜太尉官阶,婺州居住。当时龙大渊、曾觌因与皇上在藩邸时的旧恩授任知阁门事,张震、刘珙、周必大相继缴还任命官职的诏书。胡沂议论他们弄权招揽士人,请求摒弃疏远他们,皇上没有被听从,而谏官刘度因直言不阿获罪降官。胡沂连续上奏章,更加恳切,说:“龙大渊、曾觌不除去,怎能知道没有柳宗元、刘禹锡那样的人屈节来跟从他们的。”希图进用的人忌恨他的话,共同排挤他,胡沂也因为进言不被采纳请求离职,于是以直显谟阁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元年冬天,召入朝为宗正少卿兼皇子庆王府赞读,不久兼侍讲,进升中书舍人、给事中。进宫应对,建议下命令应当谨慎的是制定命令之初。皇上说:“三代盛世的时候是这样。你的职责是驳还(驳正臣下奏章违误而封还章奏),事情是理所当然,不要说是拂逆了君王宰相就不说话。”皇上对胡沂很看厚,有重用他的意思,可是胡沂本性恬淡谦让,不依傍附和别人,屡次请求离职。虞允文当权,迎合皇上旨意提出恢复中原的方针,胡沂极力论述金人没有破绽,而我国的各个将领没有见到有可以担当这个重任的,多次反对虞允文的意见。于是以龙图阁学士仍旧掌管太平兴国宫。淳熙元年去世,享年六十八岁。当他病重时,还面容端庄,戴上白色冠帽,没有一点怠惰,大概这是他做学问才达到这样。谥号献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ci/1330483.html
相关阅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活板》片段阅读答案
史记《高祖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禹?《待漏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张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