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怀古
【元】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8.
请简析这首小令的艺术表现手法。(5
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
(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①
用典。前两句“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用了《阿房宫赋》中的典故,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②
反问。“
当时奢侈今何处”
一句中,作者用“
今何处”
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③
借景抒情。“
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两句是说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④
借古讽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国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⑤
对比。“
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全曲两句在对比中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
都变做了土”
,我们可以看作者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
解析:本题属于技巧层面的问题,“
简析”
则需经由“
文字”
到“
内容”
再到“
技巧”
的思维过程。“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用了《阿房宫赋》中的典故;“
当时奢侈今何处”
是反问;“
赢,都变做了土; 输,都变做了土。”
是对比。
【思路点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下面几项逐项落实。①
掌握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
也就是艺术手法,即表达技巧,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方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应从以下四方面考虑:表达方式—
叙事,议论,描写(细节、动静、虚实、正侧、白描、场景),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等;写作手法—
渲染、烘托、对比、衬托、象征、联想、想象、比兴、化用典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以及情景关系(触景生情、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结构技巧—
抑扬、卒章显志。②
理解各类手法的特点。
9.
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结尾说:“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换,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请分析这首小令是从什么角度来表现了什么样的主旨的?(6
分)
【知识点】本题考查对诗句意义内涵的比较辨析把握的能力,
能力层次为D
(鉴赏评价)。
【答案和解析】答案:这首小令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作者辛辣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无止的破坏,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都化为灰烬。
解析:诗中写到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所以,这首小令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
【思路点拨】把握诗歌主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从诗歌题目入手。有些诗歌的题目就揭示了诗歌的主旨。二、联系写作背景、作者时代等。读诗歌,就和读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要放在特定的背景中去理解。同一个诗人在不同的时期作品风格也不一样。三、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古人以诗言志,往往会借助特定意象表情达意。四、从关键词句着眼。一首诗歌中的诗眼,有时是一个字或一个词,有时是一句话,找准这些笼罩全诗的关键词句对把握诗歌的主旨极为重要。另外,还可以从诗歌的语言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把握主旨。当然,答题时,不能拘泥于某一种方法,一定要结合诗歌具体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力求准确、快速把握诗歌主旨。
【诗词鉴赏】骊山在今西安市的东北,阿房宫的西面,现有当初的宫殿台基残存。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阿房宫从骊山建起,再向西直达南阳,规模极其宏大,设施极其奢华。公元前206
秦朝灭亡,项羽攻入咸阳后阿房宫焚毁。张养浩途经骊山有所感儿创作了这首“
骊山怀古”
小令。开头三句“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
回顾骊山的历史,曾是秦朝宫殿的所在,被大火焚烧之后,当时的歌台舞榭、金块珠砾都已不复存在,作者用“
今何处”
一个问句,强调了对从古到今历史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的感慨,并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
只见 草 萧 疏, 水 萦纡。”
,再不见昔日豪华的宫殿,只有野草稀疏地铺在地上,河水在那里迂回的流淌。草的萧索,水的萦纡更加重了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紧接着六七句说:“
至今遗恨 迷 烟 树。 列 国 周 齐 秦 汉楚。”
到如今,秦王朝因奢侈、残暴而亡国的遗恨已消失在烟树之间了。而这种亡国的遗恨不只有秦朝才有,周朝、战国列强直到汉楚之争,哪个不抱有败亡的遗恨呢?实际上作者在这里寄托了一种讽刺是说后人都已遗忘了前朝败亡的教训。元朝统治者在夺得政权之后更奢侈挥霍无度,全然不顾国库空虚社会经济急待调整。张养浩对当时的状况心怀不满,但想到列国的历史,又觉得从夺得政权,到奢侈暴戾,到最终败亡,乃是历代封建王朝的共同结局。杜牧说阿旁宫“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作者正是由此引申开来写道:“
赢,都 变 做 了 土; 输, 都 变 做 了 土。”
这句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死亡,“
都 变 做 了土”
,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王朝社会历史的规律性的概括。张养浩在另一首《山坡羊·
潼关怀古》的结尾说:“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是从百姓的角度看封建王朝的更迭,带给人民的全是苦难。而这首小令则是从王朝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谈的,封建统治者无论输赢成败最终都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它虽不及“
潼关怀古”
思想深刻,但也提示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还是比较有意义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ci/384791.html
相关阅读:《春日寄怀 李商隐》阅读答案
对照阅读《武侯庙》与《蜀相》(附答案)
“桥玄字公祖,汉末梁国睢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白居易《春题湖上》阅读
王安石《北陂杏花》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