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1分)游东山记[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兼治儒术,能诗。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宇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容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主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筵,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 已而,夕阳距西峰良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呜呼!人生聚散靡常,异时或相望千里之外。一展读此文,存没离合之感萁能已于中耶? (选自《东里文集》,有删改)22.第二段画线句的作用是 (2分)23.第三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道 士 不能 胜 降 跽 谢 过 众 皆 大 笑。24.对 “存没离合之感其能已于中耶”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心中涌起生死聚散的感慨,难道是能够抑制的吗? B,心中是否存在分离和聚首的感慨,难道是能够控制的吗? C.心中涌起生死聚散的感慨,我能够控制的了吗? D.心中是否存在分离和聚首的感慨,我能够控制的了吗?25.作者游山之乐与聚散之悲有什么关系?(2分) 26.有人评价此文笔调“极平稳不费力”,请就此文语言风格加以赏析。(3分)答案:22.(2分)勾勒出宁和幽远的山野之趣,烘托出游者平和愉悦的心情。23.(2分)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24.(2分)A25.(2分)作者写此游记时,早已物是人非,隐溪先生辞世,作者又将离去,往日游东山的欢愉更加深了此刻的感伤,所以游山之乐与聚散之悲呈反衬之势,乐愈乐,悲愈悲,进一步突出了人生无常的感慨。26.(3分)本文语言质朴纡徐。描写山景不加修饰,仅以白描出之,但宁和幽远的山野之趣盎然纸上;叙述饮酒赋诗、弹唱歌舞,融愉悦之情于长短句间杂的平实叙述之中,人物情态呼之欲出;文末离别之际,直抒生死聚散无常的感慨,令人心有戚戚焉。整篇游记娓娓道来,语言“极平稳不费力”,但回味无穷。 译文:洪武二十八,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祖上也是我们庐陵人,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儿子立恭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平日深居简出,隐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这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还没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深处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青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长长的头发像雪一样白,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于是,我们两人各自将书揣在怀里,告辞离开。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举起酒葫芦斟酒,传递酒杯依次喝了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诗,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他先是感到惊讶,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不久,便备办了丰盛的酒菜,带着一位道士一起来。于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喝酒。道士拿出一帧《太乙真人图》请我们题诗。我题写了一首五言古诗。立恭不写,只一味地向道士敬酒。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引得众人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立恭也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也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之后,道士再次拱手行礼问立恭:“先生为何不肯为贫道赋诗!”立恭提笔写了几首绝句,诗句更加新奇。于是重新喝酒,我和立恭酒量不大,都有些醉意。不久,太阳西下,距离西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拱手作别。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回来之后,立恭对我说:“这次游览可得写篇游记。”可是当时我没有闲暇写作此文。这冬天,隐溪先生竟溘然长逝。我痛哭哀悼。第二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没想到那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如约前往。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但是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且在武昌逗留期给送立恭。东山春游的第二,八月初三日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ci/489215.html
相关阅读:《活板》片段阅读答案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阅读答案
《宋史?张根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史记《高祖本纪》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禹?《待漏院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