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的简介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
以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咏史与怀古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咏写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以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大者各有侧重,咏史诗多针对具体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而怀古诗多是登临旧地有感而发之作。
怀古词
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词是抒发跟特定的古迹相关的古人古事的忧思。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要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景观。
咏史词
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事件,可能是针对一个历史人物,直接写作者的思考、态度,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
典型咏史怀古地点
金陵
:石头城、
台城
、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
朱雀桥
、西塞山。
咏史怀古诗的特点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
“咏
”
,或在古迹、古人后加
“怀古
”
、
“咏怀
”
等。
写法
写法上,咏史诗常常运用典故,或写景,或写人物,或对比,或衬托,或抑扬,或讽刺,或含蓄等等。
内容
诗歌的内容一般为:描写此地眼前的衰败、荒凉、萧条,或描写欢快的事物来衬托内心的悲伤,或描述历史事件的经过,抒发感慨。
艺术特征
(
1
)
“
诗
”
与
“
史
”
的结合: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
2
)
“
咏史
”
与
“
言志
”
的结合: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
(
3
)
“
古
”
与
“
今
”
的结合:多维的时空组合
。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归纳
怀古诗常触及诗人心灵的最深处,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近来高考也常涉及此类诗歌。而怀古诗的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
——A.
前代的都城:
咸阳
、长安、金陵、
姑苏
、洛阳、汴京
B.
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
骊山
、赤壁、新亭、
隋堤
、马嵬、华清宫、汴河
C.
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
乌江
亭、陈琳墓、李白坟
D.
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
咏史怀古诗的风格和诗人心理
1
、怀人伤己
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
1
).对比失落型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周瑜在
“
小乔初嫁
”
时就立下了令
“
强虏灰飞烟灭
”
之大功,可谓少得志,风流倜傥,而自己人到中双鬓染霜,却功业无成,
“
早生华发
”
,与周瑜相比,简直
不可同日而语
。强烈的对比生发出浓重的
“
人生如梦
”
的感慨,今世之无奈却只能在清风明月间买醉。
(
2
).同病相怜型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关照自我,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
2
、怀古伤今
古代诗人的主流是寒士,济天下拯黎民的念头使他们更多关注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上。诗人们常借写古迹、古事来表达对现实的关切、热情、不满、警戒。怀古尽管触点在古,但实际上表现了对现实的强烈关注。现实不合理想模式的时候就是怀古最有理由的时候。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ci/512536.html
相关阅读:“桥玄字公祖,汉末梁国睢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对照阅读《武侯庙》与《蜀相》(附答案)
《春日寄怀 李商隐》阅读答案
王安石《北陂杏花》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
白居易《春题湖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