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送别》阅读答案及赏析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古诗词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 双调 ]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送别 刘时中 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 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梦里思梁苑,花时别渭城。长亭,咫尺人孤零;愁听,阳关第 [
双调]
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送别
刘时中
和风闹燕莺,丽日明桃杏。长江一线平,暮雨千山静。 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梦里思梁苑,花时别渭城。长亭,咫尺人孤零;愁听,阳关第四声。
注释:这是一首带过曲(元曲的一种),这首带过曲按其内容和结构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是[
雁儿落]
,后面的是[
得胜令]

(1)
从送别角度看,这首元散曲写了三个层次,请概括每一层次的内容。(4
分)
(2)
诗中“载酒送君行,折柳系离情。梦里思梁苑,花时别渭城” 四句,主要运用了哪一种艺术手法?请指出并作简要分析。(3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0. (1)
前四句([
雁儿落]
)为第一层次,写送别的季节和环境氛围。(1
分)中间四句([
得胜令]
)写送别的情景和送别时设想别后的思念。(2
分)最后四个长短句写离人去后送别者孤零的境况和凄凉惆怅的感情。(1
分)(指明层次并加以简要分析才可得分。)
(2)
主要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1
分)前两句铺叙送别的情景,为实;(1
分)后两句设想别后的相互思念,为虚,这是送别时的心理活动。(1
分)(答“用典”,言之成理亦可)
【诗歌鉴赏】
这首带过曲按其内容和结构可分为两部分。前面的[
雁儿落]
写景,后面的[
得胜令]
抒情。
[
雁儿落]
写的是春景,也是写送别的时间和地点。四句实为两联,构成一幅画图。“前一联写近景:在一片和风丽日中莺燕喧阗、桃杏怒放。莺燕是以啼声之美动听的。但这里没有这类具体的象声描绘,而只着一“闹”字,便使人似听到一派莺啼燕语,春天欢腾热闹之境界由是全出。又,声音是靠风传送的,所以这句是“和风闹燕莺”。“桃杏”以其艳丽著称,但这里也不着意状其姿色,而以一“明”字突现它的光采。光采是阳光照耀的效果,所以这句云:“丽日明桃杏”。下一联写远景。远景是大江、千山,视野极其开阔。“长江”在这里不是专有名词。“江”即今长江,“长”与下联“暮”相对,是“江”的修饰语。全句写江不着眼于它的浩大,“长”、“一线”等词使大江显得秀丽;也不着眼于它的奔腾,而用一“平”字,着意于它的平缓。“千山”言山峰之多,也并不写它的巍峨险峻,而突出它的宁静。“暮雨”不是写当时的雨,而是昨暮的雨。这才不与前面的“丽日”相抵牾。经昨天暮雨洗过的山峦格外苍翠,显出它的静好。总之,下一联所写的江山风格与上一联花鸟风格是如此谐调,鲜艳明媚的前景以平静辽阔的背景衬托,构成一幅完美的江南春色画图。
[
得胜令]
叙写离情。前四句又形成两联。上一联铺叙送别的情景。一方面将酒载到长亭设宴相饯,一方面按唐代风俗折柳相赠以示临别依依。下一联写送别时的心理活动,即设想别后的相互思念。梁苑又称梁园、兔园,是汉梁孝王修筑的园林,园内聚集着一班著名文士。“思梁苑”实际是指思念曾经相聚也是今日送别的文人朋友们,别后当然只能在梦中思念了。“花时别渭城”句也指思念中的内容,即想起春暖花开时节送别的场面。“渭城”即今咸阳,是古时长安人送别的地点。王维有一首著名的赠别诗名《渭城曲》,所以这里的渭城不是实指,而是代作别的地点。这两联上联是实、下联是虚。最后四个长短句写离人去后送别者孤零的境况和凄凉惆怅的感情。“长亭,咫尺人孤零”是视觉形象及引起的心理感受。咫尺之间,刚才还是十分热烈的,顷刻间只剩下孤零零的自己了。“愁听,阳关第四声”是听觉形象及引起的心理感受。“阳关”即《阳关曲》,又称《阳关三叠》,亦即前述王维的《渭城曲》,
中有“西出阳关无故人”句。以其充分表达了离人的情怀,常在离别时传唱。原唱三遍即三叠,离情别绪已达高潮,这里“第四声”应为第四遍、第四叠之意,由此可见离恨之长、之深了。

整首曲前半感情较平静舒缓,后半腾挪跌宕,表现了送别时情感的复杂状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ci/530592.html

相关阅读:对照阅读《武侯庙》与《蜀相》(附答案)
“桥玄字公祖,汉末梁国睢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安石《北陂杏花》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
白居易《春题湖上》阅读
《春日寄怀 李商隐》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