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题。(
11
分)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
①
,树头树底孤山
②
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③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
①
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
②
孤山:在杭州西湖,多梅花。宋代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
③
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8
、
“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
”
,这两句是怎样描绘梅的形象的?(
5
分)
9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
6
分)
参考答案:
8
、
①
从视觉和嗅觉等角度,描绘出梅花的洁白和芳香。
②
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梅花拟人化,将其比作缟衣素裙的美女,圣洁而飘逸。
(写出三种手法各
1
分,形象特点:洁白、芳香、飘逸
2
分。设问,以景作答酌情给分)
9
、寻梅时的殷切:从冬至前到冬至后,从溪南到溪北,由树上到树下诗人在苦苦寻梅。遇梅时的喜悦:冷风送来清香,梅花就在飘香的地方,像身着白绢衣袖和薄绸下裙的仙女,圣洁而飘逸。酒醒后的失落:从见梅乍喜的如醉入梦的境界中清醒过来,此时又传来令人断肠的笛声,还有一片朦胧的昏黄月光。(每种情感
2
分)
水仙子
·
寻梅
【元】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①。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
①
孤山:位于杭州西湖之中,北宋著名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
(
1
)此曲题目为“寻梅”,但句句无“梅”,作者是如何表现“寻梅”的?(
4
分)
答:
(
2
)结合全曲,
分析作者的情感变化。(
4
分)
答:
参考答案:
(1
)此曲前三句
通过时间空间的变化和动作描写含蓄的描写寻梅的过程。
(1
分)
“
冬前冬后”
写寻梅的时间之长,从初冬绵延到春初;(1
分)“几村庄”写寻梅地域之广,“
溪北溪南”
写路途之遥,“
两履霜”写
行走艰难;(1
分)“
树头树底”
写寻得细心,“孤山上”既写梅所在的地方,又暗点孤山隐士林逋。(1
分)
(2
)此曲前三句写寻梅的过程,表达作者寻梅的迫切与执着。(1
分) “
忽相逢”
表现了作者惊喜的心情。(1
分)但接着作者的情绪陡然倒转:冷风彻骨,骤然酒醒,由梦境回到现实,凄婉的笛声令人断肠。(1
分)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复杂的心情。(1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ci/888642.html
相关阅读:白居易《春题湖上》阅读
王安石《北陂杏花》苏轼《东栏梨花》阅读答案
对照阅读《武侯庙》与《蜀相》(附答案)
“桥玄字公祖,汉末梁国睢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春日寄怀 李商隐》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