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逍遥右脑记忆网
-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记忆资讯
|
提高记忆力
|
增强记忆力
|
右脑记忆方法
|
右脑开发训练
|
手机版
记忆力训练
记忆法
记忆术
记忆宫殿
右脑开发
速读训练
思维导图
学习方法
高中
高一
高二
高三
高考
大学
注意力训练
超右脑
左右脑
最强大脑
全脑速读
快速阅读
思维模式
学习计划
初中
初一
初二
初三
中考
专业
吸引力法则
潜意识
催眠术
潜能开发
速读教程
励志名言
经典语录
电子课本
早教
幼教
幼儿
作文
词语
句子
诗词大全
唐诗三百首
全唐诗
古诗三百首
古诗大全
宋词精选
全宋词
元曲精选
经典诗句
诗歌鉴赏
诗词名句
辞赋精选
诗人大全
诗词阅读
古诗文阅读
高中诗词
初中诗歌
文言文阅读
高中文言文
初中文言文
小学文言文
高中现代诗
现代诗
励志诗歌
精品推荐:
逍遥右脑
>
诗词大全
>
古诗大全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古诗大全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⑴。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⑵。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⑷。 赋料扬雄敌,看子建亲⑸。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⑹。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⑺。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⑻。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⑼。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⑽。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然欲求伸⑾。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⑿。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⒀。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⒁。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⒂。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⒃。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⒄。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⒅? 注释: ⑴纨绔:指富贵子第。不饿死:不学无术却无饥饿之忧。儒冠多误身:满腹经纶的儒生却穷困潦倒。这句是全诗的纲要。《潜溪诗眼》云:“此一篇立意也。” ⑵丈人:对长辈的尊称。这里指韦济。贱子:年少位卑者自谓。这里是杜甫自称。请,意谓请允许我。具陈:细说。 ⑶“甫昔”两句是指公元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杜甫以乡贡(由州县选出)的资格在洛阳参加进士考试的事。杜甫当时才二十四岁,就已是“观国之光”(参观王都)的国宾了,故白“早充”。“观国宾”语出《周易?观卦?象辞》:“观国之光尚宾也”。 ⑷破万卷:形容书读得多。如有神:形容才思敏捷,写作如有神助。 ⑸扬雄:字子云,西汉辞赋家。料:差不多。敌:匹敌。子建:曹植的字,曹操之子,建安时期著名文学家。看:比拟。亲:接近。 ⑹李邕:唐代文豪、书法家,曾任北海郡太守。杜甫少年在洛阳时,李邕奇其才,曾主动去结识他。王翰:当时著名诗人,《凉州词》的作者。 ⑺挺出:杰出。立登要路津:很快就要得到重要的职位。 ⑻尧舜:传说中上古的圣君。这两句说,如果自己得到重用的话,可以辅佐皇帝实现超过尧舜的业迹,使已经败坏的社会风俗再恢复到上古那样淳朴敦厚。这是当时一般儒者的最高政治理想。 ⑼“此意”两句是说,想不到我的政治抱负竟然落空。我虽然也写些诗歌,但却不是逃避现实的隐士。 ⑽骑驴:与乘马的达官贵人对比。十三载:从公元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杜甫参加进士考试,到公元747年(天宝六载),恰好十三载。旅食:寄食。京华:京师,指长安。 ⑾主上:指唐玄宗。顷:不久前。见征:被征召。?(然:忽然。欲求伸:希望表现自己的才能,实现致君尧舜的志愿。 ⑿青冥却垂翅:飞鸟折翅从天空坠落。蹭蹬:行进困难的样子。无纵鳞:本指鱼不能纵身远游。这里是说理想不得实现,以上四句所指事实是:公元747年(天宝六载),唐玄宗下诏征求有一技之长的人赴京应试,杜甫也参加了。宰相李林甫嫉贤妒能,把全部应试的人都落选,还上表称贺:“野无遗贤”。这对当时急欲施展抱负的杜甫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⒀“每于”两句是说,承蒙您经常在百官面前吟诵我新诗中的佳句,极力加以奖掖推荐。 ⒁贡公:西汉人贡禹。他与王吉为友,闻吉显贵,高兴得弹冠相庆,因为知道自己也将出头。杜甫说自己也曾自比贡禹,并期待韦济能荐拔自己。难甘:难以甘心忍受。原宪;孔子的学生,以贫穷出名。 ⒂走??:且进且退的样子。 ⒃东入海:指避世隐居。孔子曾言:“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去秦:离开长安。 ⒄报一饭:报答一饭之恩。春秋时灵辄报答赵宣子(见《左传》宣公二年),汉代韩信报答漂母(见《史记?淮阴侯列传》),都是历史上有名的报恩故事。辞大臣:指辞别韦济。这两句说明赠诗之故。 ⒅没浩荡:投身于浩荡的烟波之间。谁能驯:谁还能拘束我呢? 赏析 在杜甫困守长安十年时期所写下的求人援引的诗篇中,要数这一首是最好的了。这类社交性的诗,带有明显的急功求利的企图。常人写来,不是曲意讨好对方,就是有意贬低自己,容易露出阿谀奉承、俯首乞怜的寒酸相。杜甫在这首诗中却能做到不卑不亢,直抒胸臆,吐出长期郁积下来的对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材的悲愤不平。这是他超出常人之处。 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载),韦济任尚书左丞前后,杜甫曾赠过他两首诗,希望得到他的提拔。韦济虽然很赏识杜甫的诗才,却没能给以实际的帮助,因此杜甫又写了这首“二十二韵”,表示如果实在找不到出路,就决心要离开长安,退隐江海。杜甫自二十四岁在洛阳应进士试落选,到写诗的时候已有十三年了。特别是到长安寻求功名也已三年,结果却是处处碰壁,素志难伸。青年时期的豪情,早已化为一腔牢骚愤激,不得已在韦济面前发泄出来。 诗人主要运用了对比和顿挫曲折的表现手法,将胸中郁结的情思,抒写得如泣如诉,真切动人。这首诗应该说是体现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最早的一篇。 诗中对比有两种情况,一是以他人和自己对比;一是以自己的今昔对比。先说以他人和自己对比。开端的“纨?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把诗人强烈的不平之鸣,象江河决口那样突然喷发出来,真有劈空而起,锐不可当之势。在诗人所处的时代,那些纨?子弟,不学无术,一个个过着脑满肠肥、趾高气扬的生活;他们精神空虚,本是世上多余的人,偏又不会饿死。而象杜甫那样正直的读书人,却大多空怀壮志,一直挣扎在饿死的边缘,眼看误尽了事业和前程。这两句诗,开门见山,鲜明揭示了全篇的主旨,有力地概括了封建社会贤愚倒置的黑暗现实。 从全诗描述的重点来看,写“纨?”的“不饿死”,主要是为了对比突出“儒冠”的“多误身”,轻写别人是为了重写自己。所以接下去诗人对韦济坦露胸怀时,便撇开“纨?”,紧紧抓住自己在追求“儒冠”事业中今昔截然不同的苦乐变化,再一次运用对比,以浓彩重墨抒写了自己少年得意蒙荣、眼下误身受辱的无穷感慨。这第二个对比,诗人足足用了二十四句,真是大起大落,淋漓尽致。从“甫昔少年日”到“再使风俗淳”十二句,是写得意蒙荣。诗人用铺叙追忆的手法,介绍了自己早年出众的才学和远大的抱负。少年杜甫很早就在洛阳一带见过大世面。他博学精深,下笔有神。作赋自认可与扬雄匹敌,咏诗眼看就与曹植相亲。头角乍露,就博得当代文坛领袖李邕、诗人王翰的赏识。凭着这样卓越挺秀的才华,他天真地认为求个功名,登上仕途,还不是易如反掌。到那时就可实现梦寐以求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了。诗人信笔写来,高视阔步,意气风发,大有踌躇满志、睥睨一切的气概。写这一些,当然也是为了让韦济了解自己的为人,但更重要的还是要突出自己眼下的误身受辱。从“此意竟萧条”到“蹭蹬无纵鳞”,又用十二句写误身受辱,与前面的十二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现实是残酷的,“要路津”早已被“纨?”占尽,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的矛盾无情地嘲弄着诗人。看一下诗人在繁华京城的旅客生涯吧:多少年来,诗人经常骑着一条瘦驴,奔波颠踬在闹市的大街小巷。早上敲打豪富人家的大门,受尽纨?子弟的白眼;晚上尾随着贵人肥马扬起的尘土郁郁归来。成年累月就在权贵们的残杯冷炙中讨生活。不久前诗人又参加了朝廷主持的一次特试,谁料这场考试竟是奸相李林甫策划的一个忌才的大骗局,在“野无遗贤”的遁辞下,诗人和其他应试的士子全都落选了。这对诗人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就象刚飞向蓝天的大鹏又垂下了双翅,也象遨游于远洋的鲸鲵一下子又失去了自由。诗人的误身受辱、痛苦不幸也就达到了顶点。 这一大段的对比描写,迤逦展开,犹如一个人步步登高,开始确是满目春光,心花怒放,那曾想会从顶峰失足,如高山坠石,一落千丈,从而使后半篇完全笼罩在一片悲愤怅惘的氛围中。诗人越是把自己的少年得意写得红火热闹,越能衬托出眼前儒冠误身的悲凉凄惨,这大概是诗人要着力运用对比的苦心所在吧! 从“甚愧丈人厚”到诗的终篇,写诗人对韦济的感激、期望落空、决心离去而又恋恋不舍的矛盾复杂心情。这样丰富错杂的思想内容,必然要求诗人另外采用顿挫曲折的笔法来表现,才能收到“其入人也深”的艺术效果。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诗人再也不能忍受像孔子学生原宪那样的贫困了。他为韦济当上了尚书左丞而暗自高兴,就像汉代贡禹听到好友王吉升了官而弹冠相庆。诗人十分希望韦济能对自己有更实际的帮助,但现实已经证明这样的希望是不可能实现了。诗人只能强制自己不要那样愤愤不平,快要离去了却仍不免在那里顾瞻俳徊。辞阙远游,退隐江海之上,这在诗人是不甘心的,也是不得已的。他对自己曾寄以希望的帝京,对曾有“一饭之恩”的韦济,是那样恋恋不舍,难以忘怀。但是,又没有办法。最后只能毅然引退,像白鸥那样飘飘远逝在万里波涛之间。这一段,诗人写自己由盼转愤、欲去不忍、一步三回头的矛盾心理,真是曲折尽情,丝丝入扣,和前面动人的对比相结合,充分体现出杜诗“思深意曲,极鸣悲慨”(方东树《昭昧詹言》)的艺术特色。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从结构安排上看,这个结尾是从百转千回中逼出来的,宛若奇峰突起,末势愈壮。它将诗人高洁的情操、宽广的胸怀、刚强的性格,表现得辞气喷薄,跃然纸上。正如浦起龙指出的“一结高绝”(见《读杜心解》)。董养性也说:“篇中……词气磊落,傲睨宇宙,可见公虽困踬之中,英锋俊彩,未尝少挫也。”(转引自仇兆鳌《杜诗详注》)吟咏这样的曲终高奏,诗人青年时期的英气豪情,会重新在读者心头激荡。诗人经受着尘世的磨炼,没有向封建社会严酷的不合理现实屈服,显示出一种碧海展翅的冲击力,从而把全诗的思想性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全诗不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和顿挫曲折的笔法,而且语言质朴中见锤炼,含蕴深广。如“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道尽了世态炎凉和诗人精神上的创伤。一个“潜”字,表现悲辛的无所不在,可谓悲沁骨髓,比用一个寻常的“是”或“有”字,就精细生动得多倍。句式上的特点是骈散结合,以散为主,因此既有整齐对衬之美,又有纵横飞动之妙。所以这一切,都足证诗人功力的深厚,也预示着诗人更趋成熟的长篇巨制,随着时代的剧变和生活的充实,必将辉耀于中古的诗坛。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公元748年(天宝七载),时杜甫37岁。韦左丞指韦济,时任尚书省左丞。他很赏识杜甫的诗,并曾表示过关怀。杜甫这时应试落第,困守长安,心情落寞,想离京出游,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向韦济告别。诗中陈述了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潦倒的苦况,于现实之黑暗亦有所抨击。今存最早的杜集(如宋王洙本、九家注本、黄鹤补注本等)版本都把此诗置于第一首。虽然现在文学史家都认为这并非杜甫最早的作品,但却公认这是杜甫最早、最明确地自叙生平和理想的重要作品。《杜臆》云:“此诗全篇陈情,……直书胸臆,如写尺牍,而纵横转折,感愤悲壮,缱绻踌躇,曲尽其妙。……末段愤激语,纡回婉转,无限深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ci/gushi/328609.html
相关阅读: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荆州歌 李白
《过西堡塞北》(作者-温庭筠)唐诗赏析
《唐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其一》温庭筠唐诗赏析
上一篇:
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张籍
下一篇:
《春山夜月》赏析
相关主题
【长歌行 原文】翻译 赏析
小儿语
紫骝马 李白
中秋月赏析
《望庐山瀑布水二首》(作者-李白)唐诗赏析
九日·三载重阳菊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摸鱼儿?问世间情是何物
《送刘秀才归江陵》(作者-杜牧)唐诗赏析
《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作者-李商隐)唐诗赏析
推荐阅读
舜庙怀古
游湘有余怨,岂是圣人心。竹路猿啼古,祠宫蔓草深。素风传旧俗,异迹闭荒林。巡狩去不返,……
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 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西施滩》【赏析】注解+译文
《西施滩》 朝代:唐代 作者:崔道融 原文: 宰?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
春江花月夜原文及赏析
《春江花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
相关阅读
一去二三里
曲江对雨
鱼我所欲也
《听笛歌留别郑协律》刘长卿唐诗赏析
谢亭送别
中秋月赏析
秋风引
野望?东皋薄暮望
《唐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其二》温庭筠唐
《送卢主簿》(作者-王勃)唐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