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介绍】
《废琴》的作者是白居易,被选入《全唐诗》的第424卷第9首。这首诗歌的寓意非常深刻,讲的是一张废琴因为其所奏的音乐和当下的人情世故及流行的韵律脱了节拍,使主人废置不用。虽作努力,但也因为其声音不入时,而没有人愿意听。这首诗可以看作是作者自喻。
古诗名句“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就是出自《废琴》这首诗。
【原文】
《废琴》
作者:唐·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注释】
①作于元和间。
②丝桐:琴以桐木为材料,以丝线为弦。
③人:全诗校:“一作日。”
④羌笛:古羌人所造的管乐器。马融《长笛赋》:“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秦筝:传为秦蒙恬所造的弦乐器。羌笛、秦筝是当时流行的俗乐。
【讲解】
“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
是言制琴之材,以丝桐制琴。并言琴起源于上古之时,又悠远沧桑之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琴声淡雅,而世人多好繁曲淫声,故知音稀少。
“玉徽光彩减,朱弦尘土生。”
玉徽、朱弦,此处皆代琴。玉徽的光彩褪尽,朱弦也已是落了一层灰土。早已经没有人去弹奏她们了。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中古以下,圣乐多废。遗音泠泠则言其尚有传承。
“不辞为君弹”者,琴为礼器,不可轻率,不可妄作。
“纵弹人不听”者,曲高和寡也,世俗之人,不识亦不好。
(羽按:泠泠弦上声,自弹还自听,宁向山间月,莫对世上人。)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释其原因,都是因为羌笛秦筝这些俗乐也。
白居易的《废琴》是寄寓政治上的失意的感慨而作的琴诗
唐代音乐因汉族传统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之融合,并吸收了外来音乐,而产生了空前的繁荣。琴音的单调,加上琴家的保守,乃造成了琴的被冷落。唐代诗人乃常藉由琴象征淳朴之古风,抒发对也俗的感慨。这首诗开始四句说到以丝弦与桐木制成的琴,保存着古代的音声,淡而无味,不为今人所所赏。”于徽〃四句写古琴久被弃,以致玉徽暗淡,朱弦蒙尘,但音声如旧。末二句谓世人爱好筝笛,致使古古琴被庆弃。
虽然在当时的社会,古琴受到冷落,但是在文化圈内的古琴音乐仍显生气盎然。他们以极大的耐心与毅力来坚持正声,使人能听正声,喜欢雅音。
白居易就是借古琴之势来寓意自己在这个朝局中的地位。君王不正视听,偏好奸妄。以致儒雅博学的人才“光彩减”,“尘土生”。
【赏析】
我不知白居易所写的废琴是他自己的,还是在别人那里看到的,但总归结论书一样的,废琴之所以作废,是因为羌笛与秦筝的缘故。或者说,是因为主人另有所爱,喜欢上了羌笛与秦筝,所以造成了对琴的冷落,乃至废弃不用。
从诗中不难看出,废琴自己本身有着光荣的历史,“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但为什么被冷落了呢?原来是“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是废琴一直在吟诵着自己的古声,以至于和当下的人情世故及流行的韵律脱了节拍,使主人废置不用,废琴自己也是“玉徽光彩灭,朱弦尘土生。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了。
废琴努力争取过主人,“不辞为君弹”。但结果呢?“纵弹人不听”。主人不听的原因恰恰是废琴的“中有太古声”,这“太古声”怎能和“羌笛与秦筝”的华丽相比呢?
我不否认一切事物向前发展的规律,更不否认废琴的“太古声”向“羌笛与秦筝”的发展是生产力的提高,当然,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关系自然会发生变化,从这个角度说,废琴的境遇倒成了历史发展的必然。
但,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是健康发展,还是需要“太古声”的。一个人的骨气,一个民族的气节,一个国家的优良传统不会随着“不称今人情”而把这些“太古声”冷落和抛弃。因为这些大智慧的人们知道:这些“太古声”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灵魂的东西又岂是“羌笛与秦筝”这些华丽之物能比的?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后人称白香山、白傅、白太傅,原籍太原,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是唐代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对白居易称“诗魔”、“诗王”、“诗豪”、“诗史”等,日本学界则称白居易为“诗神” 。其实,在唐代对白居易的称呼是“诗仙”之称,请看唐宣宗的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进士,由校书郎累官至左拾遗。在此期间,他关心朝政,屡屡上书言事,并写了不少讽谕诗,要求革除弊政,因而遭权贵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此后他历任忠州、杭州、苏州等地刺史。官终刑部尚书。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小学生学习网”的白居易的诗全集栏目。(http://)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书》)。他与元稹一起,倡导旨在揭露时弊的“新乐府运动”,写了《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等,对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作了深刻批判。在艺术上,白居易诗以平易晓畅著称,在当时就流布很广。有《白氏长庆集》,存诗近三千首,数量之多,为唐人之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ci/gushi/846265.html
相关阅读:荆州歌 李白
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唐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其一》温庭筠唐诗赏析
《过西堡塞北》(作者-温庭筠)唐诗赏析
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