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李曾伯词作鉴赏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全宋词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作品介绍】

  《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是李曾伯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首抒发怀才不遇情感的词。词人通过登多景楼的所观情景的描写、抒发,表现出怀才不遇的困惑、无奈。但通篇并无消沉之感,而是感慨悲凉。

【原文】

沁园春·丙午登多景楼和吴履斋韵

天下奇观,江浮两山,地雄一州。对晴烟抹翠,怒涛翻雪;离离塞草,拍拍风舟。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蔽貂裘。

淮头,虏尚虔刘,谁为把中原一战收?问只今人物,岂无安石;且容老子,还访浮丘。鸥鹭眠沙,渔樵唱晚,不管人间半点愁。危栏外,渺沧波无极,去去归休。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作者于宋淳熙六年即公元1246年所作。曾伯时年48岁,正任两淮阃帅,掌握一定兵权。吴履斋,即吴潜,与曾伯为同时代人,年长于曾伯,官居左丞相。多景楼,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甘露寺内,系宋太宗时陈天麟所建,为甘露寺风景最佳处,宋书法家米芾称之为“天下江山第一楼”。此地风景秀丽,历来题咏颇多。吴潜曾作《沁园春·多景楼》,曾伯此词即是和其韵而作。

【赏析】

  多景楼,镇江名胜,其地三面临江,“东瞰海门,西望浮玉,江流萦带,海潮腾讯,而维扬(扬州)城堞浮图陈于几席之外,断山零落出没于烟云杳霭之间。”(南宋乾道年间镇江知府陈天麟《多景楼记》)如此形胜,加上镇江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因此,北宋以来此处的题咏很多。

  曾伯词从形胜写起。多景楼原有吴琚“天下第一江山”的题匾,此词以此写其神奇。“江浮两山”,两山指焦山、金山(又名浮玉山,时在江中),二山东西相望,就像浮在江面上一样。“浮”,当是由江面看山的幻觉;下面写空中、江中、江岸。“晴烟抹翠,怒涛翻雪”,色彩鲜明悦目,又给人一种动态美。

  “离离塞草,拍拍风舟”,春草多么繁茂(塞草此即指岸草,因此地为要塞),江船顶风前进,给人一种生机,一种力量,同时也会引起岁月如流的感触。这几句写景意在展示“江山如画”、“逝者如斯”,从而逗起今昔同怀的意绪。

  “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几度斜阳人倚楼。”这意思作者说出来了:古往今来多少人像词人这样眺望江天,古今之人有如东逝之水,共看江天皆是如此。

  “几度斜阳人倚楼”写落寞之情,言许多英雄豪杰正是在这般“倚楼”中壮志销磨。陆游、陈亮也曾在楼头题词,陈亮在词中大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念奴娇》)那样的英风豪气结果不是落了空吗?“英雄白发,空敝貂裘”,用战国时苏秦游说诸侯,怀才不遇,黄金尽、貂裘敝的典故,就中饱含着作者的自怜、自伤。据考证,是年春作者颇遭非议,“言者相继”。身为两淮阃帅而无法进取,坐看年华老大(时四十九岁),怎能不感到悲哀!一个“空”字蕴含了多么沉痛的心情

  词中有画,可说是此词的最大特色。寥寥几笔绘出一幅清新、俊逸的江水山色图;而且沿着笔触,读者又能明显地感受到作者思绪的起伏变化。

  上片触景抒怀,情融景中。开首“天下奇观,江浮两山,地雄一州”三句,意谓登上多景楼,迎入眼帘的是奇特壮观的景色,长江浩浩荡荡直泻而去,上面的金山和下面的焦山,仿佛是被江水托浮着向前移动。我国东南除此地外,哪还有如此胜景!实景与幻象相融合,其中用一个“奇”字,表现出了奇妙的视觉幻象。“对晴烟抹翠,怒涛翻雪,离离塞草,拍拍风舟”,画面进一步活跃起来。看吧,江面开阔,水雾缭绕,晴日下,格外分明,江那边,只能模糊地看见青青的山影。句中“抹”字,生动地绘上令人神往的一笔。灵动的笔触一转,绘出浪声阵阵,一浪高过一浪,如一堆堆白雪翻滚。句中“怒”、“翻”二字,将气势浩大的江涛表现得极有力度。江边苇草丰茂,江船迎风击水前进。“离离”,茂盛貌;“拍拍”,浪击船头声。登斯楼也,睹其江水、远山、烟波、怒涛、塞草、行船,画面生机盎然,气势宏伟,怎不激起有志男儿的壮志豪情呢?但是,现实残酷地粉碎了词人的宏伟抱负,不禁悲从中来。他感到“春去春来,潮生潮落”,岁月如此匆匆消逝;对照之下,他却只能“几度斜阳人倚楼”。于是一种愤懑压上他的心头,“堪怜处,怅英雄白发,空敝貂裘”,英雄老矣,什么都不可能了,难有作为。如此写来,感情一波三折,起伏有致,令人感动。

  下片直书感喟,情中带景。曾伯怀才不遇,一生所学,报国无门,可此时国家还失地未复,社会动荡不已,他怎不忧国忧民呢?“淮头,虏尚虔刘”,淮头”,淮水上游,此指淮西;“虔刘”,劫掠,杀戮。淮西(当时为金人统治)的父老乡亲还处在夷虏的铁蹄之下,怎么无人过问呢?无疑,其矛头是直对南宋朝廷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词人更明确提出:“问只今人物,岂无安石。”词人此时想起镇江曾作抗敌前线的情景,晋宋间就有许多英雄从此挥师北上,与敌作战,特别是谢安(字安石)更在淝水之战中大获全胜,收复了许多失地。那么,当今难道就没有谢安那样的英雄么?他的回答是肯定的,潜语为“我就是”。词人自比谢安,志愿出征,领导抗战,可是,朝廷却不任用他,使他壮志难酬。既然如此,词人只好退而求隐:“且容老子,还访浮丘。”此句意谓,还是归隐去吧,去与浮丘公相伴。浮丘公,仙人名,相传黄帝时隐于深山修行。下面,词人更进一步抒发了归隐的思绪,并为未来的归隐生活作了构想:“鸥鹭眠沙,渔樵唱晚,不管人间半点愁。”这样,在词人的眼前出现了归隐生活的幻景,闲适,安然,不问世事,写得十分真切生动。词尾写道:“危栏外,渺沧波无极,去去归休。”这里,词人写自己倚栏远眺、沉思,深感国运难回,英雄失志,终于下定归隐的决心。“去去归休”,不能再犹豫了。

【作者介绍】

  李曾伯,(1198-?)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属河南)。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通军事,曾任四川安抚使、湖南安抚使等职。为官多有实绩,有名于时。曾与权臣贾似道同任边帅,对边境之事,知无不言,所以遭到嫉恨排挤。《宋史》有传。其集中有诗、词、文。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词。其词今存二百余首,长调占绝大多数。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可斋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后人合名《可斋类稿》,内有词七卷。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小学生学习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ci/quansongci/1317810.html

相关阅读:梁明夫的词集
《齐天乐》周邦彦词作鉴赏
吴淑姬的词集
李处全的词集
《全宋词》之晁补之的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