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8月2日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湖州,香港中文大学讲师。中国当代诗人,为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是民间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曾多次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 。
代表诗作《回答》《一切》。代表诗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理性精神:
北岛的诗歌创作始于十年动乱后期,反映了从迷惘到觉醒的一代青年的心声。诗人观察世界的视角与众不同,他总是以一种挑剔甚至是严苛的眼光来看待身边的现实生活,揭去其虚伪的面具,暴露出苍白的本质。北岛以一种清醒的理性精神,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作出了自己的审判。在他早期的诗中,呈现出一个“对抗的自我”,他至死不渝地相信自己的追求是正确的,不可妥协的。如这首著名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这种句子带有明显的悲观主义情绪,但其中包含的挑战宿命的信念却又坚定不移,给人一种绝望中诞生的勇气。这是北岛诗歌最大的特征。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看出北岛的早期,仍然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情结。他的诗中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激情,面对不合理的社会秩序,表现出舍生取义的气概。这首诗也许是北岛流传最广的诗,但却并非北岛写得最好的诗。诗歌中还是有着几许焦燥的心态,缺乏对历史对人性的深入的反醒意识。[6]
艺术风格:
北岛的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冷峻的风格和坚硬的质地。或许过去的时代在他的心中打下了太深的烙印,他在改革的春风面前依然坚持做一块拒绝溶化的冰。他的目光如电,直射阳光下的灰尘,但是他的内心却是孤独的,这在他的诗中常有体现,如《迷途》:“一只迷途的薄公英/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和弦》:“烟头忽明忽暗/野猫孤零零的/海很遥远”,《界限》:“对岸的树林中/掠过一只孤独的野鸽/向我飞来”。他的主观情感跟现实世界如此隔隔不入,这就造成了他的诗的两大主题,一方面,他对“那从蝇眼中分裂的世界”深恶痛绝,企图用人性和理性的两大标尺对其进行审判。另一方面,他在这样做的时候,心中时时感到寂寞和无助。这两种情绪集结在一起,使他的诗中呈现出一种深沉的悲剧感。
思辨特征:
北岛与同期朦胧诗人相比,具有更为清醒的思辩特征。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又是通过直觉性的意象表现出来的。隐喻、象征、通感,“蒙太奇”,这些艺术手法在他的诗中都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他使用的诗歌意象瘦硬奇崛,如重锤出击,扑面袭来,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他善于使用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悖论式警句,如《祖国》:“她被铸在青铜的盾牌上/靠着博物馆黑色的板墙”,《在黎明的铜镜中》:“在黎明的铜镜中/呈现的是黎明/水手从绝望的耐心里/体验到石头的幸福”,《诗艺》:“骨骼松脆的梦依然立在远方/如尚未拆除的脚手架”,这些句子都具有鲜明的意象和独特的感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ci/shiren/331136.html
相关阅读:汪藻
苏涣
诗人艾青原名是什么
耿?简介_耿?的资料介绍
裴?简介_裴?的资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