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_苏轼_翻译注释_赏析讲解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宋词精选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作品简介】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由苏轼创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北宋神宗赵顼元丰三年(1080),苏轼谪居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的心情不免时感悲凉。这首词就是他在黄冈时被迫过隐逸生活的自我写照,在表现失意心境和形象刻画方面,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原文】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作者: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

①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树林茂密,遮蔽了山的明媚)

②翻空:飞翔在空中。

③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④杖藜 :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

⑤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点评】

  这首词作于元丰六年(1083年),时苏轼在黄州。描绘了一幅夏日雨后的农村小景。

  上阙写景。开首“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连用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典型意象描写了夏日雨后的景物,给人以密不透风之感。最后以“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相对,一个诉诸视觉:“时时现”;一个诉诸嗅觉:“细细香”。充满了诗情画意。

  下阙写散步。江村小景绘好之后,视角则陡然一转,步入画中:“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通过作者的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最后两句乃点睛之笔,“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含有自嘲的辛酸和词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则又更进一层,超出世表。

【讲解】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心境。

  作品上片写景,下片刻画人物形象,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开头两句,作者以推移镜头,由远而近,描绘自己所处的特殊环境:远处有郁郁葱葱的树林,树林尽头,有座高山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象绿色的屏障,围护在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一池塘,池边大约由于天旱缺水,满地长着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令人烦躁不安。在这两句词中,竟然描写出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容量如此之大,在古典诗词里也是不多见的。这里呈现的景象,跟词人熙宁十年(1077)任徐州知州时所描写的景象迥然不同。那时作者写下的词句是:“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浣溪沙》)那是一种奔腾奋发、蒸蒸日上的景象。而“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则完全是一种杂乱、衰萎的景象,显得苍白无力,缺乏生机。词人为何会描写出此等景象呢?原来,词人在徐州任知州时,政绩卓著,深得民心,所以他当时写的词作,充满着积极奋发的精神。后来,他受到打击,被贬到黄州,充任团练副使,处境十分艰难,才能无从施展,被迫过着隐退生活,所以心情苦闷,精神不振。这就无怪乎他的词章变得这样凄清苍凉了。

  三、四两句,含义更深邃。从词句上看,这两句描写得比较优美:在广阔的天空,不时看到白鸟上下翻飞、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颇有些诗情画意。“红蕖”,是荷花的别名。“细细香”,是说荷花散发出的香味不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如果不是别的原因,这样的境界的确是修身养性的乐土。然而,对于词人来说,他并非安于现状,有心流连这里的景致。他虽然描绘出白鸟翻空,红荷照水的画面,但这和他倾心欣赏杭州西湖那种“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丽景色,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透过这样一幅画面,读者能够隐隐约约看到词人那种百无聊赖、自寻安慰、无可奈何的心境。词的下片,作者又用自我形象的描绘,作了生动的说明。

  下片前三句,是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这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但他表现的究竟是怎样的形象呢?是老态龙钟,还是病后的神态?是表现自得其乐的隐者生活,还是百无聊赖、消磨时光的失意情绪?读者仔细玩味,自然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想得挺周到,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殷勤”二字,犹言“多承”。细细品评,在这两个字里,还含有某些意外之意,即是说:有谁还能想到几经贬谪的词人呢?大概世人早已把我忘却了,唯有天公还想到我,为我降下“三更雨”。所以,在“殷勤”两字中还隐藏着词人的无限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是词中最显露的一句。“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庄子·刻意》篇说:“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苏轼的这种消极思想,就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又得浮生一日凉”中的“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总观全词,从词作对特定环境的描写和作者形象的刻画,就可以看到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时间,从词中写翠竹丛生、鸣蝉四起、红蕖照水、雨后天凉等来分析,可以判断,它是写于夏末秋初之际。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文学家、词人、诗人,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二年),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更多唐诗宋词赏析敬请关注小学生学习网的相关文章。

  苏轼的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苏轼现存世的文学著作共有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以及大量散文作品。最早的成名文章是嘉?二年(1057年)应试时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最早的一批诗作是嘉?四年与父亲和弟弟合编的《南行集》中的40多首诗,最早的词则写于熙宁五年(1072年)。诗文有《东坡七集》《东坡集》《东坡词》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潇湘竹石图》等。

【宋词英译】

Through forest breaks appear hills and

Bamboo-screened wall;

Cicadas shrill o'er withered grass near a pool small.

White birds are seen now and then looping in the air;

Pink lotus blooms on lakeside exude fragrance spare.


Beyond the cots,

Near ancient town,

Cane in hand, I stroll round while the sun's slanting down.

Thanks to the welcome rain which fell when night was deep,

Now in my floating life one more fresh day I reap.

【词牌简介】

  《鹧鸪天》,词牌名之一。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此调很象两首七绝相并而成,唯后阕换头处稍变。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不可不知。双调,五十五字,押平声韵。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吕宫、北曲大石调都有。字句格律都与词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林断山明竹隐墙,

  ⊙●○○●●△(平韵)

  乱蝉衰草小池塘。

  ⊙○⊙●●○△(协平韵)

  翻空白鸟时时见,

  ⊙○⊙●○○●(句)

  照水红蕖细细香。

  ⊙●○○●●△(协平韵)

  村舍外,

  ○●●(句)

  古城旁,

  ●○△(协平韵)

  杖藜徐步转斜阳。

  ⊙○⊙●●○△(协平韵)

  殷勤昨夜三更雨,

  ⊙○⊙●○○●(句)

  又得浮生一日凉。

  ⊙●○○●●△(协平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ci/songci/942221.html

相关阅读:捣练子令?深院静 赏析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生查子·元夕
《甘州 八声甘州》译文注释_《甘州 八声甘州》点评_张炎的诗词
诉衷情·夜来沈醉卸妆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