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北宋诗人的《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赋于其上。属(zhǔ)予(yǔ)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fú)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shāng)(shang),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候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yín)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qiáng)倾楫摧;薄(bó)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涛不惊,高低天光,一碧万顷(qǐng);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tīng)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赏心悦目,宠辱偕(xié)忘,把酒临风,其气冲冲者矣。
嗟(jiē)夫!予(yú)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chǔ)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yé)?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yī)!微斯人, 吾谁与归?
时六年玄月十五日。
赏析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八百里洞庭湖,南接湘、资、沅、澧四水,北分松滋、太同等长江支流,烟波浩淼,湖山照映,自古以 来就是令人向往的山河胜地;岳阳古称巴陵,位于洞庭湖与长江会合之处,枕山带湖,为巴、蜀、荆、襄之要冲。北宋庆历六年(1046),一代名臣应友人之约,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记》于是出生。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件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稳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怀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跟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2段,格调振起,情辞激动。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设定下文写景范畴。以下“衔远山,吞长江”寥寥数语,写尽洞庭湖之大观胜概。一“衔”一“吞”,何等的气概!“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景象万千”,概说阴晴变更,简洁而又活泼。前四句从空间角度,后两句从时光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气象。“前人之述备矣”一句继往开来,并回应前文“唐贤今人诗赋”一语。这句话既是谦逊,也暗含转折,经“然则”一转,引出新的意境,由单纯写景,到以情景融合的笔法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构出全文的主体。
3~4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奔涌跳跃的感情之流,转达出景与情相互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3段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这是一个引发讨论的词,又表明了虚构的情调,而这种虚拟又是对无数实境的稀释、提炼和升华,颇有典范意思。“若夫”以下描述了一种悲凉的情境,由气象的恶劣写到人心的凄楚。这里用四字短句,层层渲染,渐次铺叙。霪雨、阴风、浊浪形成了主景,岂但使日星无光,山岳藏形,也使商旅不前;或又值暮色沉沉、“虎啸猿啼”之际,怎能不令过往的“迁客骚人”有“去国怀乡”之慨、“忧谗畏讥”之惧、“感极而悲”之情呢?
第4段以“至若”领起,翻开了一个阳光残暴的画面。“至若”只管也是列举性的语气,但从音节上已变得高亢响亮,格调上已变得明快有力。下面的描写,虽然仍为四字短句,色调却为之一变,绘出东风和畅、风景明媚、水天一碧的吉日良辰。更有鸥鸟在自在飞翔,鱼儿在欢乐浪荡,连无知的水草兰花也充斥活气。作者以极为简练的笔墨,描摹出一幅湖光春光图,读之如在面前。值得留神的是,这一段的句式、节奏与上一段大体相仿,却也另有变奏。“而或”一句就进一步扩大了意境,加强了叠加咏叹的意味,把“喜洋洋”的氛围推向热潮,而“登斯楼也”的心情也变成了“宠辱偕忘”的超脱和“把酒临风”的龙飞凤舞。
第5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谈论的象征。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忽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幻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感物而动,因物悲喜固然是人情世故,但并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古代的仁人,就有动摇的意志,不为外界前提的变化摇动。无论是“居庙堂之高”仍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这仿佛有悖于常理,有些不堪设想。作者也就此拟出一问一答,假托古圣破言,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誓言,曲终奏雅,点明了全篇的宗旨。“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一句结语,“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凄凉大方,一往情深,令人感喟。文章最后表明写作时间,与篇首照顾。
《观止》的作者总评本文说:“岳阳楼大观,已被前人写尽。先生更不赘述,止将登楼者览物之情写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这一评语确切道出了本文的精力本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ju/85500.html
相关阅读:人生自古谁无逝世?留取赤忱照汗青_全诗赏析
生成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_全诗赏析
《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译文注释_《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点评_岑
蜂原文_翻译和赏析_罗隐古诗
题西林壁原文_翻译和赏析_苏轼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