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诗人的《贾探春?分骨肉》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
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
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
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安然。
奴去也,莫连累。
赏析
贾府的三小姐探春浑名“玫瑰花”,她在思维性情上与同是嫡出的姊姊“二木头”迎春构成了赫然的对比。她精明能干,有神思,能决断,连凤姐跟王夫人都畏她几分、让她多少分。在她的意识中,辨别主仆尊卑的封建等级观点特殊深固。她之所以对生母赵姨娘如斯藐视讨厌,有一点由于生母赵姨娘“着三不着两”。抄检大观园时,在探春看来,“引出这等丑态”比什么都重大,她“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本人的箱柜,不许动一下她丫头的货色,并且说到做到,绝无盘旋余地,这也是为了在婢仆前极力保护作主子的威望与尊严。“心内不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理解这一点,着手动脚,所以当场挨了一记巴掌。
探春对贾府面临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想,她想用“兴利除弊”的渺小改造来挽回这个封建大家庭的颓势,但这只能是心劳日拙,杯水车薪。
对探春这样的人,作者是有阶层偏爱和阶级同情的。然而,作者没有违背历史和人物的客观实在性,依然非常深入地刻画了这个形象,如实地写出了她“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必然终局。原稿中写探春后来远嫁的情节与续书不同,这咱们已在她的判词的解释中说过了。曲中“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安全”,也是她一去不归的明证。“三春去后诸芳尽”,迎春出嫁八十回前已写到,元春之逝世、探春远嫁,从她们的曲文和有关的脂批看,也都在贾府事败之前,可能八十回后很快就会写到,这样,八十回后必定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节发展相称缓和急遽,毫不会像续作者写“四美钓游鱼”那样疏松、无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ju/88810.html
相关阅读:春夜喜雨 杜甫
冬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_全诗赏析
《木兰花玉楼春》译文注释_《木兰花玉楼春》点评_晏几道的诗词
风吹柳花满店香 全诗赏析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