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_全诗赏析

编辑: 淡泊明志 关键词: 描写花的诗句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出自唐代诗人的《将进酒》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赏析
这首以高深的艺术技能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休会。其艺术特色重要可分以下三点来谈。
一、多用优美名物,辞采绮丽,且有丰盛的形象暗示性,诗歌情势富于绘画美。
此诗用大批篇幅衬托及时行乐情景,作者仿佛尽力而为地搬出华艳词藻、精巧名物。前五句写筵宴之华贵丰富:杯是“琉璃钟”,酒是“琥珀浓”、“真珠红”,厨中肴馔是“烹龙炮凤”,宴庭摆设为“罗帏绣幕”。其物象之华丽,色泽之瑰丽,令人心醉,变本加厉。它们分辨属于形容(“琉璃钟”形容杯之宝贵)、夸大(“烹龙炮凤”是对厨肴珍奇的夸法)、借喻(“琥珀浓”“真珠红”借喻酒色)等修辞伎俩,对渲染宴席上欢快陶醉氛围后果极强。妙菜油爆的声音气味本难入诗,也被“玉脂泣”、“香风”等华艳词藻诗化了。应用这么多词藻,却又令人不觉堆砌、包袱,只觉五彩缤纷,兴会淋漓。其奇妙乃是因诗人怀着对人生的深深留恋,诗中声、色、香、味无不出自“真的向往的心”(鲁迅),故词藻能为作者所使而不觉繁复了。
以下四个三字句写宴上歌舞音乐,在遣词造境上更加巧妙。吹笛就吹笛,偏作“吹龙笛”,形象地状出笛声之婉转有如瑞龙长吟??乃非人间间的音乐;击鼓就击鼓,偏作“击鼍鼓”,盖鼍皮坚厚可蒙鼓,着一“鼍”字,则鼓声宏亮如闻。继而,将歌女唱歌写作“皓齿歌”,也许受到“谁为发皓齿”()句的启示,但效果大不同,曹诗“皓齿”只是“皓齿”,而此句“皓齿”借代才子,又使人由形体美见歌声美,或者说将听觉美通转为视觉美。将舞女起舞写作“细腰舞”,“细腰”同样代丽人,又能详细生动显示出舞姿的曲线美,两全其美。“皓齿”“细腰”各与歌颂、跳舞特点相干,用来均有形象暗示功能,能化陈辞为新语。仅十二字,就将音乐歌舞之美好写得尽态极妍。
“行乐须及春”(),假如说前面写的是行乐,下两句则象征“须及春”。铸词造境愈出愈奇:“桃花乱落如红雨”,这是用形象的语言阐明“青春将暮”,性命不给人们多少欢喜的日子,需要极乐世界。在桃花之落与雨落这两种很不雷同的气象中达成联想,从而创出红雨乱落这样一种比任何写风雨送春之句更离奇、更为触目惊心的境界,这是须要多么活泼的设想力和如许迅速的表示力!想象与联想活跃到匪夷所思的水平,恰是李贺形象思维的一个最大特点。他如“黑云压城城欲摧”、“银浦流云学水声”、“羲跟敲日玻璃声”等等例子举不胜举。真是“时花美女,不足为其色也;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谬幻也”(《李长吉歌诗叙》)。
因为诗人称引精美名物,运用华艳词藻,同时又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段,使诗歌具备了颜色、线条等绘画形式美。
二、笔下形象在空间内作感性浮现,个别不用叙写语言联系,不作理性说明,而自成完全意境。
诗中写宴席的诗句,兴许使人想到前人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凉州词》),“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李白《客中作》),“紫驼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美人行》),彼此比拟一下,能更好意识李贺的特点。它们固然都在称引精美名物,但李贺“不屑作经人性过语”(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序》),他不必“琥珀光”形容“兰陵美酒”??如李白所作那样,而用“琥珀浓”代替“美酒”一辞,自有独到面目。更主要的差别还在于,名物与名物间,绝少“欲饮”、“盛来”、“厌饫久未下”等等叙写语言,只是在空间内把物象逐一理性浮现(即有作和感性解释)。然而,“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诸物象并不给人脱节的感到,而自有“盛来”、“欲饮”、“厌饫”之意,即能构成一个宴乐的局面。
省略叙写语言,岂但大大增添形象的密度,同时也能启发读者活跃的联想,使之能动地去弥补、丰硕那物象之间的空缺。
三、结构奇突,有力表现了主题。
此诗前一局部是大段对于世间乐事的瑰丽夸张的描述,结尾二句猛作翻转,呈现了逝世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前后似不和谐而正存在机接洽。前段以人间乐事竭力反衬死的可悲,后段以终日醉酒和暮春之愁思又回过来暴露了生的无聊,这样,就非常活泼而实在地将诗人心坎深地方暗藏的死既可悲而生亦无聊的最大的抵触和苦闷揭示出来了。总之,这个兴尽悲来、龙身蛇尾式的奇突构造,有力表现了诗歌的主题。这又表现了李贺艺术构思上不落窠臼的特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shiju/89568.html

相关阅读: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孙光宪
野桃含笑篱笆短,溪柳自摇沙水清_全诗赏析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_全诗赏析
长相思?花深深 陈东甫
明天将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全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