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学语文
常听人说什么语文是慢功.要注意平时积累。可究竟怎么个积累法?
“三本”就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平时学语文的方法。三本系指摘记本、思录本和心得本。有了这三个本,我们便逐渐会读、会想、会写了。
摘记本.主要是把书中的精华摘记下来,为我所用。如鲜明的观点、独创的手法、好的结构方式,格言、警句、栩栩如生的人物肖像描写、别具一格的场景描写、精彩的人物语言等。
思录本.主要是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读书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对内容深刻的书,要反复思考,也就是古人说的“俯而读、仰而思”。才能充分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思录本具体用法是: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勾出,
复读时用蓝笔勾出.再读时用黑笔勾出.目的是“渐渐向里寻到那精英处” (《学规类编》卷四)。
独立思考。必然会产生疑问。这正是读书过程不可避免的阶段。产生疑问,这是读书动脑用心的表现。经过思考,疑问得以解决。认识得到提高,智慧也就得到启迪。
读书一定要敢于和善于质疑。没有打破砂锅纹(问)到底的精神是很难有所长进的。稍有疑问,就思索,思索不通,就记在本子上。每次把问题抄下来,找机会去问师长和内行人。随时记“疑点”,这是读书的一个好习惯。
心得本.主要是把自己的心得写下来。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不要面面俱到,要有侧重点。如果书太厚的话,可以先按章节分写,待全书读完后再总写。待有一定基础后,也可以过渡到写书评。 从不读书到想读书是一个飞跃,而从想读书到会读书则又是一个飞跃。显而易见,第二个飞跃比第一个飞跃要困难得多。而“准备三个本”的做法,确实为我们帮助自己实现第二个飞跃,提供了一条很有价值的思路:
其一. “三个本”的办法,解决了只看不记的问题。成年人都知道.只看不记,那不成了狗熊掰棒子,捡了后头的丢了前头的。可不少同学不懂得这个道理,再加上中学生自认为记忆力好.总觉得自己记得住,动笔太麻烦。有了第一个本本——摘记本,慢慢就会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只看不记的问题.就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
其二. “三个本”的办法,解决了只记不思的问题。知道看书.也知道摘记些东西了。然而第二个问题又来了:不会思考。而读书贵在思考,思考这本书都说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说,自己从中学到了些什么?等等。能提出的问题越多.说明受到的启发也就越大,从而收获也就越大。有了第二个本本——思录本,会促使我们逐渐学会如何读书想问题。尽管刚开始很可能是“为赋新诗强说愁”,为了有的写而“思考”,只记不思的问题,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也会解决的。
其三. “三个本,,的办法,解决了只思不写的问题。如果说.读书是为了“输人信息”。思考是为了“处理信息”,那么归根到底.还应该有一个“输出信息”的程序才对。否则只进不出.人脑岂不成了储存器?有了第三个本本——心得本,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动笔的习惯。实际上,也是前两个本本的综合和提高。为了写好心得,必然会不停地翻阅第一个本本上的笔记和第二个本本上的思考。如此一来,三个本本也就有机地联系了起来。
“三个本”的办法。简便易行,朴实无华,却真正能解决我们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看了“三个本”的方法.觉得如将这一方法与“记账”读书法结合起来.效果或许就更为理想了。
所谓“记账”读书法.就是把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像家庭记财务账一样一笔笔记下来。江苏省的张明先生,就是这么做的。他介绍说,他喜欢读书,他的业余时间有60%花在读书上。他自豪地说.他现在已是读书“亿字户”——这是他
的“读书账”告诉他的。
张明先生读书有个习惯——记账。这账目分:读毕日期、书名、作者国籍或朝代、字数等几个栏目。读完一本书,就记下一笔账。他的读书账目从1976年9月1日开始记起(他参加工作之日),至今从未间断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小账本儿已显得越来越珍贵了.每当感到无聊之时.翻开小账本儿玩玩。心中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现在仔细想想,他的“流水账读书法”至少有如下四点好处:
第一、它可以促使你勤奋读书。每年年底,他翻开小本子,数一数这一年读了几本书,读了多少字,同前年比一比,是读多了还是读少了,如读少了,则想想为什么少了,来年准备读多少书,读哪些书。这不但总结了上年,还有一个规
划来年的意义。
第二、它可以给你无比的闲暇无聊或心情不快之时.翻开小本子看看.心理上就有一种满足感、自豪感。比起张明先生.别人是万元户、亿元户,他却是个“亿字户”。数一数。近二十年来,他读书1251册,计1.1亿多字。这不也是他的财富吗?当学生向他询问杂七杂八的问题时,他能深入浅出、滔滔不绝地解答,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这时.张明的心里自然也得到了满足和平衡。于是,他告诫自己:还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
第三、它可以记录下你读书的轨迹。从账本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哪本书是属有计划地读的,哪本书是顺手读的;哪个时候读的是专业书。哪个时候读的是娱乐性的闲书;古今中外名著已读多少.还有哪些没读。比如,从账本上可以看到.张明从1976年至1983年,读的是专业书占多数;1984年至1987年.读的气功学方面的书不少;1988年至1991年,主要读的是文学名著:1992年以后,主要读的是地方史书。纵观一千二百多本书中.又是文学书占多。
第四、它可以使你警惕骄傲之心。读了一千多本书,有时不免暗暗自喜.但翻开小本子数数,古今中外在文学史上排得上号的书.已读的尚不足一半。于是,张明常常警告自己:书的海洋是广阔无限的,还有好多书正在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着接见呢.骄傲之心不可有啊!
张明先生的“记账”法,是每书记录“读毕日期”、“书名”、“作者”和“字数”等几个项目。其实,也可以多设几个本.一个本记专业书,一个本记非专业书。再进一步,可以如中国古代的“题跋一样,将买书的心情,阅读的感想等也可简单注慢慢地不就由“记账”变成一篇篇读书笔记了吗?
点评
“抄写法"不过时
都上高中了。老师还老让我们抄生 词、抄课文,这都是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了,高中还拿来用,行不行?
抄写法.就是通过抄书的方法来学习。这一方法一向只在小学.至多是初中使用。而北京市第四中学的顾德希老师却发现.高中也完全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抄书不是小学生用的方法吗,怎么在中学,而且是高中,而且是全国闻名的北京四中也用了起来呢?其实,顾德希老师也是通过一个偶然的事例,发现让高中生抄抄书,很有好处。
那还是在1974年,高中刚刚恢复上课的时候,有个学生数学、物理学得都不错,但作文差,只会写些干干巴巴的空话套话。他很着急,希望顾老师帮他补习作文。顾德希老师觉得他的问题实在不是讲作文知识所能解决的,于是建议他 试着下点抄写的功夫。抄什么呢?那时很难找到什么合适的作品。于是便让他抄《解放军文艺》上的小说。这个学生很用功.每天中午别人去打球,他便在教室抄小说。大约两个月吧.他的作文居然有了十分明显的改进。比较复杂的意思能够写得具体了。会进行描写了,句式多了,有变化了,词汇也丰富了。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反复辟”、“反回潮”,那届高中生的文化课没能上下去,这个学生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之事也不得不搁浅。但这件事却深深地启示了顾老师:抄写的办法也是可以适用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
或许有人会说:那时的情况跟现在不一样.那会儿没有书看,抄抄书当然可以。现在书这么多,还抄它做什么?顾老师却不这么认为,他此后仍坚持使用这一办法.因为不论什么年代,都有不少是与上面类似的学生——有的学生读到高三,作文仍十分困难,45分钟只能写出二、三百字.病句错字还颇不少,于是让他抄写范文,一般二、三个月便大有改观。也有并非补课性质的——有的学生作文已相当不错.但还希望写得更好些,同样可以用这办法施教。只不过选材要恰当,要选既为抄写者所喜爱又确实适宜他学习的文章来抄写。才会收到显著效果。
在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方面,这个办法也很管用。学过的文言课文,内容确实明白了,也能够诵读了.那么再认认真真抄一遍,对常用词认知的准确度必会大大提高。顾老师曾让一部分文言阅读能力较差的高三学生这样做过:每天抄写500~700字,这样大约用不了一个学期,高中三年学过的文言文便抄完了一遍。一学期下来。其中大部分人文言阅读能力的提高相当显著.
事实证明,抄写的办法完全适用于高中。顾老师最后说:“我深感抄写法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可用之法,同时也坚信一定会有更多的老师把这种方法用得更好。”
当然,顾老师也指出:无论多么管用的方法.也完全有可能变得无用甚至有害,抄写法也不例外。倘若“一刀切”.不管每个学生母语应用的实际状况如何.通通让他们抄写一样的东西。恐怕就难以行得通。如果不管学生是怎么抄写的,以为只要收上抄写本子就达到目的了。大约最终也难免事与愿违。要想使抄写收到实效,必须有明确的训练规格,必须加强具体指导。比如先诵读后抄写,这一要求就必须反复强调:又如力争做到整句整句地抄写,而不可看一个字抄一个字.这对保证效果也至关重要。当然,材料的选择也必须同时慎重考虑。
诚如顾老师所言:抄写正是一种模仿。模仿诚然有很大局限.但模仿实在是不可缺少的一步。不仅儿童的母语学习自模仿始.任何年龄的人要提高自己的母语应用水平,都不可能绕过模仿这一关。但在高中阶段,怎样保证“模仿”的落实.一直是个难题。而‘‘抄写”,恰恰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一种模仿方法。它可以适用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便于落到实处,随时可以抓反馈。顾老师自问: “既符合母语学习的规律,又切实可行.为什么不让它发挥更大作用呢?”
点评
只要是适用的方法,它就永远不会过时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sudu/231444.html
相关阅读:美“超忆症”男子记得一生所有事 被称“人体谷歌”
快速阅读的科学依据
加古德次的注意力训练方法
如何进行物理阅读
21世纪我们必需学会速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