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08年3月11日正式开始学德语,至09年4月11日参加德福 考试 ,历时恰好13个月。从初学时新鲜感,入门后学有所成的快慰,到阻于瓶颈时的郁郁,期间遇到的困难自是多不胜数,但也好在一一化险为夷,德福 考试 最终取得了5545的成绩,离目标只是咫尺之遥。固然知道取得满分的是大有人在,但仍觉得自己学习语言的方法还是尚有可取之处,故略陈一二,若诸位观后能在有如苦海行舟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一种求知乐,也不枉我的引玉之功了。
理念篇
事先说明一下,本人由于是师范大学毕业,天性中又有点好为人师的毛病,所以这理念篇就不单单限于德语学习的理念的,力求可以推广到所有语言的学习乃至所有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当然,这理念是纯粹属于学习者一个人的事,故不求苟同,如果诸位觉得我说的东西不切实际,可以略去此篇不看,直接看下篇方法篇。
孔子有句名言,叫“吾治狱也尤人,比也使于无狱”,意思是说用刑罚来处罚罪犯,目的是引人向善,不再需要刑罚。我觉得这话可以推广下,上学的目的也是为了不再需要上学。如果我们在学校里学会了如何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探索出了一套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我们就可以呆在家里自己学习,不再需要去上学了。实际上个人认为这是很现实的东西,因为我们现在的社会是所谓的终身学习型社会,知识结构的老化速度是惊人的,仅仅靠在大学里学的那点东西早已不敷所需,如果我们不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我们必将在这样的社会中举步维艰。
为了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我们就必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无论你是本着“书中自有黄金屋”而学,还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但总归可以说,你有自己的学习动机,如果你是被自己的老爸老妈左手拿着皮鞭,右手端着新求精赶到德语学校去的,心里压根就厌恶学德语,那么我劝你早点放弃,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OK,动机有了,现在我们要对学习的目标进行分类。学习可以分为技能型学习和知识型学习,前者为了习得某种技能如语言、游泳、骑自行车等,后者则要简单得多,只要知其然,或者深一点知其所以然就可以了,不需要去灵活运用,如看看科普书拓展知识面什么的。德语有句谚语: Wissen ist wenig, K?nnen ist K?nig。知者不足,能者为王。说的正是技能型学习。很多人学德语学了千把学时,甚至中级德语学了两三遍,德语还是听不懂说不好,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外语学习的认知错误,把外语学习当成了知识学习,以为认得几个 单词 看得懂几篇文章就足够了。而实际上 单词 充其量只能描绘描绘物体,无法表达出完整的意思。想要正常交流,要听懂别人说的,让别人听懂自己说的,那么应该从句子入手,而句子又应当与具体的语境联系起来。很多人喜欢问这样的问题“这句话用德语怎么说”,吹毛求疵一点来说,这句话本身就不对,因为词可以相互 翻译 ,但句子不是 单词 的简单叠加,句子是对意义的抽象,这句话不妨问成——怎么用德语来表达这个意思,或者说,在这样的情景下以德语做为母语的人会怎么说。并尽力去模仿他们说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地道的德语,也就是可以做到像德国人一样说德语,而不是中文式德文。
记得两年前给弟弟补习 英语 的时候看到过一篇关于马克思学外语的文章,说的是他老人家如何学习外语的。原文我已经不记得了,但大致说的是:很多人觉得外语学起来很困难,但我们不妨看看小孩子是怎么学习外语的,并向他们学习,那么学外语也就不会这么难了。小孩子们从大人那里听来了这种语言,并无时无刻不在用这种语言来进行思考,并模仿着大人的样子,用它来进行表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她一个又盲又聋又哑的人学习了四种语言(好像是,记不太清了),浅薄一点的说,一个残疾人都能做到,我们正常人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的呢!?在看海伦凯勒的书时,正好在初学德语,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书中说,她还小的时候经常会大发雷霆,因为她表达不了她内心的想法,别人无法理解她的咿呀乱语和乱七八糟的手势。后来家人给她请来了苏利文,对她进行启蒙,掌握语言技能后的海伦也不再乱发脾气了。自此我想到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都有表达自己,让人了解自己想法的需要。小孩子能很快学会一种语言,正是因为学习语言顺应了他们这种需要,他们有着强烈的动机。而我们学外语,甚至二外的,由于已经很好地掌握了母语,用母语已经能够流畅而精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那么这种动机就不那么容易激发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去了外国能更好的学习外语(成天跟本国人混迹在一起的另当别论)。但并不是说在国内就一定学不好外语,只要你有学好这门语言的愿望,加之恒心耐心信心,辅以合适的方法,那么一定可以学好它!
好了,理念篇暂时就想到了这么多,以后想到了我会再加以补充。
方法篇
在了解的掌握外语是一个技能学习的过程,那么我们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当然合适的学习方法是因人而异,我的方法只适合我,我介绍的我学习方法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帮助大家早日找到一种适合自己学外语,甚至学任何东西的方法。想必大家知道学习者类型,学习者大致分为视觉学习者,听觉学习者,动作学习者和逻辑学习者,(想了解的童鞋们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每种学习者都有对应的合适学习方法,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比如通过心理量表我得知,在我的学习过程中,视觉和逻辑占优,也就是说我同时是视觉学习者和逻辑学习者。当然并不是说我学的时候不听不动,只是按听觉学习者或动作学习者的方式来学习,效果会没有那么好。相反,在学习过程中辅以劣势学习模式,不但可以使学习过程多样化,也可以自己的弥补劣势。
现在来具体介绍我的学习方法:
第一式:欲练神功,挥刀自宫!
正如修炼神功之人需要以自宫的方式达到极致的清心寡欲,想尽快学好外语的人也应该忘掉自己的母语。假如某人脑震荡后中文全忘,然后把他扔到德国去上德语强化班之类的,我保证他三个月后德福拿满分,当然前提是他脑子没有坏掉。而实际上我们正常人是不可能做到忘掉自己的母语的,但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摆脱母语在我们学习外语时的负面影响。我们的母语在大脑中根深蒂固,我们以我们的母语为基础形成了自己的逻辑和思维方式,但要摆脱它的影响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尽量用外语来自己跟自己说话、来思考问题。这很难,但只要你有心,就一定可以做到。打个简单的比方:你在大街上逛街,突然尿急要上厕所,但找厕所的途中你遇到了一位熟人,他拉着你从秦皇汉武一直扯到猪流感,你又特有礼貌不想打断他,这时你可以假装倾听并不妨在脑子里想:“Du Schei?e, h?r doch auf! 本大爷我 muss mal pipi!"(第一式的名字比较雷人,各位童鞋可以用钱包金元宝南非钻石之类的东西砸我!)
第二式:依样葫芦
依葫芦画瓢。说白了就是鹦鹉学舌,想想看,我们小时候学语言不就是这么过来的么?多听,并尽力去模仿发音、语气和抑扬顿挫,你甚至可以不去了解某句话是什么意思。德语和汉语不同,对于同音字,汉语通过1234声来区分,但德语通过长短音、重音。鹦鹉学舌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德语敏感度,学到一口纯正的德国腔,培养出语感。我从学初级二起就一直做跟读,就是听录音,他说一句,我说一句。HUNJUN童鞋说我每晚雷打不动的听说训练,说的就是这个。其实是很笨的方法,但时间长了,一定会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第三式:移形换位
光鹦鹉学舌当然不够,因为那样顶多能提高一部分语言技能。做跟读训练的同时,还要把自己想象成说话人,无论是对话的一方,或是一个演讲者。在脑子里把说话的情境和对象想象出来,这可以让我们注意到,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说什么话——informell 还是 formell,对什么人说什么样的话——duzen 还是 siezen。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跟着说话人的思路走,而不是他说德语,我们脑子里就机械地 翻译 成中文,而是从大语境中去学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等到我们处于这样的语境中,这些话就能派上用场了。我做跟读的材料很杂,有lern Deutsch, warum nicht,有Alles Gute,实用德语,听写训练,甚至老掉牙的上外德语教学视频,这些东西都在网上能下到,或是市面上能买到。当然也不限于此,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合适的材料。本人比较推荐用对话类型的录音来做跟读,否则就成了背课文,比较乏味。
第四式:听声辩位夹苍蝇
谁说消灭苍蝇一定要用眼睛?用耳朵一样可以。谁说背东西一定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一样也行!就好比你听法语歌、棒子语歌、倭语歌或者周杰伦童鞋的歌,听了很多遍之后,虽然歌词你听不懂几句,但是听到了旋律你照样能哼哼两句出来,这就是我们的听觉记忆力在起作用。在学外语时,绝大多数人只重视视觉和逻辑记忆力,背单词像背电话号码一样去背,效果当然不理想,但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听觉记忆力,靠听力来记东西,不单可以事半功倍的扩充 词汇 量,更能够培养出良好的语感,并在脑子里构建和谐的德语体系。学德语一年多,我可以骄傲的说,我没有背过单词,从来没有!因为德语发音和拼写严格一致,听得耳朵都起了茧,听到了耳熟能详,何愁写不出单词来?我前一段时间准备APS,那些个复杂的有机化学专有名词我也是读两遍就拉倒,但照样记得牢固。莫非我是个天才,嘿嘿嘿嘿…………某位童鞋又问了,那我能写出来又怎么样,我又不知道中文意思。我说,这位童鞋你是猪么?你就不知道想想这个词在那个句子里听过,这个句子又表达了个什么意思,这样一来二去不就klar了么…………可以说,这样的方法是绝对的笨方法,进步慢,但有个词叫”厚积薄发”,只要你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你会惊叹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这么多 词汇 。没错,是“掌握”beherrschen,而不是简单的“记住”behalten。
第五式:眼不见心仍念
其实刚才那位童鞋问得有道理,记词形靠听力很个好方法,但记词意,这方法便不讨巧了。而幸运的是,本天才仍有好方法记词意。我们先来看看认知心理学关于人的记忆的理论。人的记忆(长时记忆)的过程可以分为:感知、编码、储存和提取。有的人背单词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德语读个N遍再汉语读个N遍,以为自己的脑袋是机器猫的小肚兜,扔进去再拿出来就好。实际上我们总有这样的感觉:这词我TM在哪里见过!或许,上辈子就见过…………总觉得见过,但就是想不起来什么意思,心理学上把这叫做舌尖效应,或者说是记忆提取的失败。记忆记忆,欲忆必先记,如果记都记不好,怎么方便忆?我先来说说我是怎么记的:从刚开始学德语我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坚决不在书上写一个中文,遇到了生词,我便把这词及其中文意思抄在一张纸上,并把这张纸夹在这页书里。具体做法:如果这词是名词,我会这么写“die Tasche (-n):包”;如果是动词:“ab/schneiden (schnitt ab, abgeschnitten): 1、………2、………3、……”必要的时候还会抄例句。词我会用蓝笔抄,词意用黑笔,不规则变位或是过去时、过去分词用红笔,如果搭配介词,介词也用红笔。抄的时候也不是傻抄,我还会念出声来。这样,看到了词是个视觉学习过程,念出声是个听觉学习过程,抄写则是个动作学习过程,可谓是一举三得。而且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写,重点也显得比较分明。再说忆,心理学上练习记忆的方法有很多,我觉得比较适合外语学习的是尝试回忆法,每次我复习课文时,不会去看抄了生词那张纸,而是直接去读文章,如果有个词一时没想起来,我会试着去回忆,实在想不起来再看那张纸。如果起先就把中文抄在书上,那这样一个尝试回忆的过程就没有了。
第六式:剑由心生
专门来说说语法。有两个极端,极不重视语法和只重视语法,个人觉得都不对。有的人说,学外语就是为了和外国人对话,而日常用语中根本就没什么语法,所以犯不着费死了劲去学语法。我只能说,Y的脑子没关紧,连着下了几天雨,脑子里也碧波荡漾了。母语者确实不需要语法,而学外语的语法却不是桎梏、不是枷锁,恰恰相反,是婴儿的学步车!会了一条语法,就好比会了一条公式,简单的换掉几个词,就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换言之,一条语法也是一种表达方式。从这样的角度看语法,语法也便不那么枯燥了。学语法一定要通过例句来学习,语法书就好比是剑谱,而剑招便是那些例句。你想练剑,如果不拿把剑比划比划,把剑谱背穿了,照样是个不堪一击。在平时的阅读中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语法敏感度,看到一个好句子,就回忆一下,这种语法现象叫什么,例句是什么,然后自己仿着这句话来造个句。这样练下来,很快就能掌握标准的德语表达方式了。到最后会到达这样的境界,连语法条目的名头都忘了,但是你说的,你写的,都会是符合语法规范的东西。此时你的语法也就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介绍一下我学语法的方法:我一直跟这新求精学,每学完一课后会自己做总结,把语法条目、通式和例句抄在一个本子上,另外配合《跟我学德语》和黄皮书,把新求精上没讲到或讲明白的地方补充上,就好像自己编了一本语法书一样。这种方法我觉得很适合学新求精的童鞋们,对于其他教材效果未知。
第七式:雪花六出
雪山剑法的绝招,暂借其美名。说白了,就是同样的内容学六遍,对于新求精的课文,我是会学习六遍的。第一遍:初读,先看一遍 词汇 手册上的生词,能记多少记多少,然后读课文,有生词凭记忆解决一部分,一部分靠猜,猜不出来的也保留,不查字典或看词汇手册。 第二遍:精读,逐句读课文,把不懂或是用法不明确的单词用第五式的方法处理,重点查不懂的单词,有余力可以查查用法不明确的单词,比如搭配介词的等等,这是一个重要的积累词汇、增进理解力的环节。等德语学到一定程度后,你可以尝试查阅朗氏的德德词典,用德语来解释德语的生词,这样可以迅速建立起德语思维,我是从中级一下学期开始这么做的。 第三遍:及时复习,我一般是在当天晚上,会再读一遍课文,不看抄了生词的纸的。 第四遍:跟班,上课认真跟着听,虽然只是复习了。第五遍,每学完一课后,再读一遍该课的课文,并总结语法以及自己觉得好的表达句型。第六遍,考前复习,此时读一遍课文就OK了。
这就是我全部的学习方法了,此外我也一直在练听写,就是为德语四级准备的那种听写训练,蛮好的书,可以练速记能力。
另外如果是两个人一起学德语,可以两个人看看电影或短片,并用德语复述影片内容,并就其内容用德语发表评论,当然这是后期了。这种方法我就一个人练,自言自语好傻的,还是两个人一起应该要有效果得多。我用的是Alles Gute 和 Susanne Film。
当然,这些只是我就自己的学习状况想出来的学习方法,只是适合我自己而已。照搬也许意义不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探索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作息和习惯。总之,再好的方法,没有恒心也是白扯;看似平淡无奇的方法,时间长了一样可以进步显著。法语中有句谚语,petit à petit, l'oiseau fait son nid.意思是一点一点的,鸟儿筑起了它的巢。学外语也一样,慢工出细活,千万别想一口吃成个胖子。积少成多,功到自然成!
考试 篇
我始终觉得,学习的目的不是考试。考试只是为了让你知道自己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它永远只能说明过去,不代表你的将来会怎么样。考得好的不要炫耀,俗话说得好,Don 't zhuangbility, zhuangbility leads to leipility. 没考好的也别灰心。找到自己症结所在,有的放矢的加以突破,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我敢说,如果再让我考一次德福,我作文就一定不会再出漏子,可以拿到5。
有些童鞋基础不牢,充其量也就A2水平,想报个200学时的德福班就过掉德福,那只是妄想。就好比你练武,内功不好,徒有一些漂亮的招式,是不可能成为武林高手的。同样,有的童鞋觉得老子牛人一个,不报德福班去裸考,过也许没问题,想拿满分照样够呛。德福这种标准化考试,应试成分还是很重的,报个班还是有必要,就算不报班也要花大力气研究历年考题及模拟试题。这就好比一个人内功深厚,却是笨手笨脚,不知道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出来,也是很吃亏的。花千把块考个试,要考就要考出水平来,20分的水平只拿16分,也蛮郁闷的。
至于为德福进行专门的复习,我建议大家还是报班吧,我在这里全说了,那些个老师们岂不是要站在大马路上喝西北风了么?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waiyu/waiyujiyi/14214.html
相关阅读:俄语语法-时间状语
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
介词用法口诀
日本语能力试验应试技巧速成
韩国语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