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西门豹
【课标要求】: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5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想一想:西门豹是怎样一步步揭穿巫婆的把戏,西门豹的办法巧妙在哪里?
(3)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运用课中生动形象的语句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4)学习本课描写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的目的。
(3)通过学习课、理解课,体会西门豹的足智多谋。
(4)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中体会西门豹的办法巧妙,以及他语言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西门豹的聪明机智和神机妙算,体会西门豹是怎样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教育学生接受破除迷信、尊重科学。
【导学核心点】:
1.导学重点:弄清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一步一步揭露巫婆和官绅骗钱害人的把戏的。
2.导学难点:理解西门豹是如何巧妙破除迷信的。理解西门豹办法妙在哪里。
3.导学关键: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体会人物的心理。
4.导学方法:以本语言为依托,以自读自悟、合作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个性化、创造性的阅读,感悟人物形象,实现语工具性与人性的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5.导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幻灯片。
【导学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出示挂图,请学生观看。问:图中的人物你们认识吗?
2. 学生回答:如果知道,回答“西门豹”师接着问:你知道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吗?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第三十一课西门豹。
二、初读课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边读边把不认识的字画出,然后想办法解决。
(可以问老师或同学,可以看拼音,也可以查字典)
2.大声的朗读课,读后把自然段标出。
3.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三、再读课了解大意
1.自读课,思考:课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2.读后小组讨论交流,师相机辅导,理清脉络。找出课中相应的段落。
第一段(1~9):摸清底细。
第二段(10~15):破除迷信。
第三段(16):兴修水利。
3.请三名同学朗读课。
小结过渡:课是从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这三方面内容写的。西门豹用什么办法摸清底细,又用什么妙计破除迷信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
四、理解课
(一)自由读课,同时思考:西门豹做了哪些事?
学生边读课边勾画出。
学生汇报。
过渡: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
(二)学习课第一段:摸清底细。
1.学生自由读课第一部分,想:西门豹到邺这个地方了解到了哪些事?他是怎样了解到的?
(1)学生读后小组交流概括,汇报学习结果。
(2)主要分析西门豹与老人的对话
①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是河伯娶媳妇。
②巫婆和官绅勾结,给河伯娶媳妇。
③新娘从哪里:巫婆和官绅骗百姓家的女孩子。
④漳河有无发过大水: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干旱。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同时想象当时邺这个地区荒芜人烟的景象。
2.过渡:西门豹了解了邺这个地区荒芜的原因后,知道了河伯娶媳妇是骗局,于是他想好了对策,准备在下一次河伯娶媳妇的时候对巫婆和官绅给予制裁,他的对策是什么?成功了吗?你是从哪知道的?
(三)学习课第二段:破除迷信。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课第二部分。
(1)默读课,思考:西门豹的对策是什么?他的方法妙吗?妙在哪里?
要求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记下读不懂的问题,准备和同学交流、讨论。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①西门豹是怎样惩治巫婆的?(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的句子,体会西门豹的巧妙策略)
②西门豹怎样惩治官绅头子的?(启发学生体会假戏真做的妙处:西门豹可以用事实教育大家,破除迷信。达到惩治坏人的目的。
“沉下去了”后,还“等了一会儿”,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麻烦你去催一催吧。”又叫卫士把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
③西门豹怎样教育其他官绅的?(引导学生体会西门豹讲究策略、区别对待的做法)
2.讨论: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巫婆和官绅直接杀了,而去参加河伯的婚礼,以这种方式把他们杀了呢?进一步体会西门豹的方法好在哪里?
3.学生汇报,得出巧妙之处。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
巧妙之二,不动声色。
巧妙之三,假戏真做。
巧妙之四,讲究策略,区别对待。
4.过渡:西门豹惩治了恶人,又带领百姓干什么了?
(四)学习课第三段:兴修水利。
1.读课,了解西门豹干了什么,有什么收益。
2.你有什么话要对西门豹说的呢?
五、有感情地读课,入情入境
1.自由读课,要求要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2.分角色朗读课,自由组合小组。
六、布置作业
1.中说,这一天,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如果你也在场,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写什么?说一说,再写下。
2.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事?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31 西门豹
摸清底细——善于调查、认真研究
破除迷信——聪明机智、神机妙算
兴修水利——利国利民、安居乐业
【导学反思】:
32汤姆•索亚历险记
【课标要求】:
认识“怖、吱、誓、蔑、津、蔚、谓、凄”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8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初步感知精彩片段,激发学生阅读全的兴趣。
(3)扼要分析主要人物形象,指导学生略读和精读的方法。
(4)初肯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主人公正直、勇敢、智慧、真诚的优秀品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口头组词等达到认读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的目的。
(3)通过学习课、理解课,体会小说所包含的寓意。
(4)通过分角色朗读,加深对课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一一初步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主人公正直、勇敢、智慧、真诚的优秀品质。不贪玩,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孩子。
【导学核心点】:
1.导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2.导学难点:复述课。
3.导学关键:学习用略读和精读的方法读小说。
4.导学方法:围绕课的重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用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去读书,让学生自行探究课内容,提高阅读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生的主人。给学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发现、质疑,从而更好地理解课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5.导学准备:影片、生字卡片、幻灯片。
【导学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你们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我送给大家几个精彩的故事,好不好?今天,老师要向大家推荐一部外国名著,它讲述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少年充满冒险的曲折故事,这部小说一经问世,多次被改编成影视或动画作品。以无穷的艺术魅力吸引和影响着全世界的青少年朋友,这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
2.由此还诞生了一首著名的歌曲《粉刷匠》(放歌曲,板书题目。全书共35,有不同的版本,有精装本,有线装本,有儿童读本,有少年读本。这么厚的书如何。快速、高效地阅读呢?这就需要注意读书的方法了。读书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们学习用略读和精读的方法读《洞中历险》部分。
3.简介作者。
马克,吐温(Mark Twain1835 1910)十九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学的杰出代表。原名萨缪尔•兰亨•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他的笔名。他十二岁时父亲去世,开始了独立的劳动生活,先后当过印刷所学徒、送报人、排字工、领航员,还去过西部采矿,他的代表作有《竞选州长》(1870)、《汤姆•索亚历险记》(1876)、《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译本。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不读破词破句。其余学生用笔画出本课的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3.幻灯出示本课生字。
4.指名认读生字,并做到口头组词。
(1)出示中的词语:志同道合、发誓、轻蔑、蔚蓝。
(2)指定小组进行“开火车”读生字、新词比赛。
5.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找出你最感兴趣的部分,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理清的脉络
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这篇课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各个小组在小组内先相互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
2.反馈学习情况。
学生回答之后,老师小结: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描写的是以汤
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和呆板的生
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行为。
3.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用略读的方法学习这篇课。
4.所谓略读就是要粗略读,一目十行地读,只要了解故事概况就行了。所谓精读就是在略读的基础上,对精彩的段落、语句进行反复读,仔细品味。
三、学习课
1.过渡。
同学们,中对汤姆的描写可感受到他具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处处为别人着想、机智、勇敢、面对死亡毫不畏惧的品质,对蓓姬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描写环境、心理、细节也很精彩。
汤姆是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由汤姆一开始搞恶作剧,经常惹波利姨妈生气,到幻想当一个海盗,和哈克、乔伊在海滩玩了六天,当全村人星期天给他们开追悼会时他们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2.下面就请同学们用略读和精读的方法阅读《洞中历险》(学生分组进行),完成问题:
(1)快速浏览课,了解故事内容,用一两句进行概括。
(2)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小组进行交流品味。
(3)如果你也遇到和汤姆一样的困境,你会怎样去做?
四、回放《洞中历险》影片,结合书中字,选择辩论一方进行辩论。
从课中我们感受到了汤姆的小英雄的形象,感受到字带给我们的无限遐想,现在我们再回放一下《洞中历险》的影片,进行辩论。
甲方:影视作品比学作品更精彩
乙方:学作品比影视作品更精彩
影视作品的优点:1.形象、生动、直观;2.声形并茂;3.可以调动人的各种感官;4.编者可以再创作。
学作品的优点:1.心理、环境描写细腻;2.可有作者的议论;3.能够引人联想和
想象;4.更体现作者的原意;5.不受环境、时间、他人的限制。
师小结:不论是影视作品还是学作品,它们各有优势,不可替代,学作品是影视作品的基础,影视作品是学作品的再创作。可是,如果我们想真正走人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还是应该打开书本,与主人对话,你将会体会到字中蕴涵的无穷魅力。
五、总结全
1.教师小结:学习到这里,我们心里是不是还有很多疑问:汤姆到底是什么形象?他真的做了海盗了吗?做得怎么样?以怎样特别的方式回到故乡?他和杀人狂乔斗赢了吗?同龄的汤姆还有哪些不同寻常的梦想和壮举呢?更多的精彩就在学作品中,今天我们只是打开了《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一扇窗,只是看到了其中的一点点金光,同学们要想了解到更多的精彩内容,那就让我们课下再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与汤姆悄悄对话,一起走过迷茫而精彩的少年时代。
2.最后送给大家一段话:语课本是我们学习语的一块肥沃的园地,如果仅仅守住这本书是不够的,语学习更大更广阔的空间在课外,让我们插上翅膀,在学的天空中飞翔!六、布置作业
1.观看影片《汤姆•索亚历险记》。
2.写一写你学习完这篇课后的感受。
3.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32 汤姆•索亚历险记
欣赏方法——精读、略读
目睹杀人
法庭作证 勇敢、机智
洞探险
【导学反思】:
语百花园八
【课标要求】:
体会“忽然、竟然、依然、仍然、不然、显然、当然”等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体会词语构成的趣味性。
【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语海畅游——学习成语、选词填空、学习反问句。
(2)积少成多——《芙蓉楼送辛渐》。
(3)阅读平台——《愈伯牙遇知音》。
(4)能说会道——家乡的习俗。
(5)笔下生辉——节日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成语、反问句以及古诗的学习与积累,熟练掌握汉语知识,感受祖国语言字的丰富的内涵与底蕴。
(2)通过本次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知道“知音”的含义。并说说现在我们说的“知音”是什么意思?
(3)通过“家乡的习俗”口语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次语百花园的各项训练,教育学生不断积累祖国的语言字,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和倾听、评价的综合能力。
【导学核心点】:
1.导学重点:理解掌握词语的构成、用法及句式的表达效果。
2.导学难点:写出自己在某个节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提高写作能力。
3.导学关键:能说会道——家乡的习俗。笔下生辉——节日中印象深刻的事情。
4.导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5.导学准备:字课件、古人诗词集锦。
【导学安排】:3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学内容】:学习“语海畅游”、阅读平台、完成读读背背。
【导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词语构成的趣味性。
2、让学生体会“忽然、竟然、依然、仍然、不然、显然、当然”等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的不同。
3、引导学生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积累语言,丰富知识。
4、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阅读理解诗及短,提高阅读能力。
【导学准备】:字课件、古人诗词集锦。
【导学过程】:
一、学习“语海畅游”
(一)学习成语。
1.出示字幻灯:板书有课本中的成语。
鸟兽虫鱼 梅兰竹菊 亭台楼阁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 喜怒哀乐
衣食住行 柴米油盐 酸甜苦辣
2.认真读以上字,你发现了什么?——每个成语中都含有四个表示独立意思的字。
3.说说各个成语中四个字的意思。
4.小组内讨论、交流。
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学生找例子,教师巡视。
5.反馈:出示泡泡里的话,全班齐读。
(二)选词填空。
1.学生做练习。
2.反馈练习情况。
3.讲解如何进行选词填空。
(1)先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2)再把每个句子朗读一遍。
(3)采用“排除法”和“代入法”。
4.教师出示参考答案:竟然 显然 依然 不然
5.安排课外练习。
(三)学习反问句。
1.指名朗读每组的两个句子。
2.你发现了两个句子的不同了吗?
3.它们表达的意思相同吗?
4.你能说一说这样的句子吗?
这道题目怎么会难呢?小明难道不像他妈妈吗?
二、读读背背
1.出示中《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讨论每句诗的大致意思。
3.全班齐读。同桌互相抽查,熟读成诵。
4.展示“我的采集本”中自己收集的关于古人的诗句。
5.全班互相评价,看谁收集的资料最好,教师适时进行评价,以激发学生积累语言字的热情。
三、阅读平台——《愈伯牙遇知音》
1.指名分段朗读短《愈伯牙遇知音》,要求读得通顺、连贯。
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只要围绕“愈伯牙”和“知音”进行讲解都可以)
2.作者在这篇短里告诉我们什么?
学生:愈伯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
学生:我知道了钟子期是一个砍柴的农民。
学生:即使是一个砍柴的,但是他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是很强的。
学生:钟子期是愈伯牙的知音,他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3.自读短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4.你还知道有关愈伯牙的那些事迹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互相交流,互相帮助)
5.你喜欢愈伯牙吗?说说你喜欢他的原因是什么?
6.读了这篇短,你有什么话要对愈伯牙说的吗?你有什么话要对钟子期说的吗?
7.你学了这篇短问,有什么感受吗?
四、布置作业
1.写一写你读完《愈伯牙遇知音》心里想说的话。
2.背诵古诗。收集古人佚事。
第二、三时
【导学内容】:笔下生辉、能说会道。
【导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民间化传统教育,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写出自己在某个节日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提高写作能力。
【导学准备】:“民俗风情”的件。
【导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
1.听写成语。
鸟兽虫鱼 梅兰竹菊 亭台楼阁
琴棋书画 笔墨纸砚 喜怒哀乐
衣食住行 柴米油盐 酸甜苦辣
2.默写古诗《芙蓉楼送辛渐》。
3.同桌互相批改,教师反馈学生默写情况。
二、能说会道——家乡的习俗:
1.教师读题目的要求。
过渡:你知道吗?各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习俗。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保留下的习俗很多,而且各地的习俗还有所不同。习俗往往有特定的意义,有的是纪念历史人物,有的是寄托某种愿望,有的是表达一种心情……有的习俗表现在传统节日上,有的表现在平时的重要事情里,还有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比较普遍的习惯。
2.本次的练习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呢?
3.展示学生自己收集的部分风土人情。
同学们知道的节日很多,既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样的民间传统节日,又有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这样的现代国际节日,还有一些特殊节日,如国庆节、教师节、植树节,等等。
4.各个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各个小组进行评价:是否讲的清楚明了,是否语句通顺,是否达到本次练习的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1)写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点?
(2)你是怎么过这些节日的?
(3)在这么多的节日中,哪个是你最喜欢的?
(4)认真听别人的发言,看谁说的好,说得最有新意?
三、笔下生辉——节日里印象深刻的事:
1.指名读题目,其余思考:题目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2.反馈思考情况。
3.幻灯出示要求:
(1)写什么节日?这个节日有什么特点?
(2)这个节日里有什么事值得回忆?
(3)想一想怎样写出节日的特点,表现出节日的气氛。
4.选择一个节日,把节日间发生的事情写,把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四、布置作业
1.将自己收集的节日照片展示给同学看。
2.继续完成本次习作。
3.选用时作业优化设计。
【单元后记】: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xiaoxue/122031.html
相关阅读:四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十:主体文内容梳理
四年级下册语复习第二单元要点
四上语文期末考试说明
1.古诗词三首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导学案(2013北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