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春到梅花
教材分析:
《春到梅花》一文描写了早春时节梅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观赏梅花的情景。文插图形象地反映了文内容,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文内容,感受梅花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境。
文着重描写的是早春时节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这挤挤挨挨的梅花足以让人想出梅花开放之茂盛,而“片片彩云”的比喻,则让人很容易想到像这样旺盛地开放着的梅花一树树,一片片,而且不止一种颜色,不然不能称之为彩云。如果说,这像是站在高处放眼远望到的画面的话,那么“那一朵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便自然地把目光凝聚在面前的一枝梅上。由于注意力从远处收到眼前,于是,梅花淡淡的清香也在不经意间沁入心脾,让人流连花间,不舍得离去。
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9个生字,认识四个偏旁。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挨”、“晶莹透亮”、“涌动”、 “人流”、“欢乐的海洋”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重难点:
1.识记本文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本生字;理解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时安排:
两时
教学准备:
1.文的录音磁带;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时 2月29日 总第22时
时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4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挨”、“晶莹透亮”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
1.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2.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一、看图,逐步揭题
1.板书“梅花”后问:见过梅花吗?能描述一下吗?
2.点击件显示梅花图,学生观察。然后在“梅花”后面板书“”。
3.读词“梅花”,你能想想象梅花会是什么样的吗?
4.学生展开想象,自由谈话。
5.春天到了,满的梅花开放了,梅花成了欢乐的海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师生共同板书题)
(设计意图:由谈谈小朋友熟悉的花儿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将学生引入本,激起了要读书的欲望。)
二、看图,认读文
仔细观察
1.出示幻灯图片。(文插图)
2.引导观察。
要求学生由近及远观察画面,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怎么样。
3.讨论。
(1)图上的花儿开得怎么样?
(2)人们到上干什么?
B.初读文
自读文。
读第一遍。
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读第二遍。
要求学生圈出本要学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读第三遍。
要求学生画出难读的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C.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
hai mei pian bao xiu xi jing ying
还 没 有 片 片 报 春 休 息 晶 莹
涌动 人流
②指名拼读生字词。
相机提醒学生注意下列字的读昔。
“晶莹”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流(liu)是边音。
③去掉拼音,指名读词。
(2)检查文朗读情况。
①指名读两个长句子。
(第一段的第二句,第三段的第二句)
②指名试读文。
师生共同纠正宇音。
D.范读文。
学生边听边思考:春天到了梅花,梅花上怎么样?
1.先听老师读文(配乐)请大家边听边想象,听后说一说你看到些什么。
2.生练读文。
(1)你想跟老师一样美美地读文吗?生自由练读。(出示读书要求)
(2)小朋友在读书的时候发现哪些字比较难读,请你再读一读,然后请会读的小朋友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读。
(3)点击件,显示生字:
盛 晶 莹 透 涌 寒 还 退 尽 挨 片 发 休 息 欢
(4)这些生字娃娃我们都认识了,在文中,这些生字娃娃和好朋友在一起组成了词语,请大家读读文,用笔把生词画出,读一读。(点击件显示生字)看生字,说词语。(生说出词语时,师点击生字,显示词语,学生读)
(5)读文时,你觉得哪些句子比较难读,需要提醒大家的?(学生提示后,小组间练读)
(6)多媒体播放文录音,学生听录音轻声读文。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文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文的兴趣。)
品读文,读中体验
(一)指导读文第一小节。
1.“无穷想象读中”,让我们在有滋有味的朗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梅花中尽情地看一看,闻一闻,谈一谈吧!
2.品读文想象情景。
3.小组交流后汇报学习情况。
(1)看到了什么?从学生谈话中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想像加深感受,如:“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A.读这句话时,同学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美景?
B.学生交流后,相互演示情景,动态地感受梅花亲密无间尽情盛开的情景。
C.多媒体播放梅花盛开的场面,学生面对美景朗读句子体验感情。
(2)闻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A.“阵阵清香扑面而”,置身其中你会说些什么?学生交流感受。
B.闻着这醉人的花香,如果让你闭眼想象,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情景?学生闭眼后想象后交流。
C.教师相机出示句子“一朵一朵梅花,晶莹透亮”,点拨学生抓住“晶莹透亮”展开想象:清早花瓣上沾着小露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是什么样的?再闻闻阳光中梅花的香味,是什么样的感受?飘到你的心里了吗?
D.在梅花丛中,看着美丽的梅花,闻着淡淡的清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能把这种感受读出吗?
(二)指导读第二小节。
1.人们喜欢梅花,一有空就到梅花去踏青、赏美。到了休息日,人就更多了,请你边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说说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那么多人。
2.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国庆节、元旦时候大统华、司马坊步行街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说人多到什么样子,理解“涌动”、“人流”、“欢乐的海洋”等关键词。想象梅花人流涌动的情景读出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3.你到了梅花丛中,除了看到满眼的梅花,还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赏梅的人们会有哪些表现呢?(引导学生想象,感受花海人潮的热闹场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挨”、“晶莹透亮”等词语,并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己读书,读准,读正确. 另外应该要求学生逐段读文,初步理解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四、学习生字
1.学习二类生字,学生自己读,同桌互相对读。
2.学习一类生字,开火车读,个别读生字卡。
学习两个新笔画,学生自学生字的笔顺。
老师板书笔顺。
学生交流生字的笔顺。
学生在书上描红。
(设计意图:指导写字时,学生写“挨”时,这个字的右下部分容易混淆。反复指导,使学生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书写生字。)
第二时 3月1日 总第23时
时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生字,认识四个偏旁。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挨”、“晶莹透亮”、“涌动”、 “人流”、“欢乐的海洋”等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文内容,感受早春梅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本文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文。
2.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本生字;理解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复习检查
1.上节,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非常美的文,谁读一读题?(指名学生读)你读得真美,谁也美美地读一读?好,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让学生齐读)
2.开火车读生字词。复习词语
那么,文中的词语你会读了吗?(学生响亮地回答“会”!)真的?多媒体出示词语(词语背景为满遍野的梅花):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早春 盛开 挨着
片片彩云 晶莹透亮 清香
报春 涌动 人流
(设计意图:第一、二行词语是描写梅花的;第三行是描写看花的人的。通过让学生复习、巩固这些词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为更好地理解词语做铺垫。)
二、细读文
过渡:通过上节的学习,你觉得梅花的梅花怎么样呀?用一、两句话说一说。如果能用上这些词语,那就更好了。(用上一个也可以,用上两个、三个那就更好了。)
小结:梅花的梅花可真美呀!这节,让我们随着春姑娘的脚步,边看梅花边细细地读读这篇文,好不好啊?(学生肯定会大声地说“好”,接着我就播放梅花梅花盛开的录像,伴着舒缓的音乐、师朗诵文的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一自然段
小朋友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梅花中了!那刚才宣老师读的是文中的哪一自然段呀?打开书本,你也读读吧!(对于小朋友的自由朗读,老师及时给予评价。)
小朋友你看(出示图片),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教师引读)――
出示第一句话: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的梅花就开放了。(背景图仍为满的梅花)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早春”两字变换颜色,让学生加深印象)“早春”是什么时候呀?天气怎么样呀?读读整句话。
(3)是的,春天刚刚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的梅花就(“就”字在老师说的时候相机变换颜色)――开放了,梅花开得可真早呀!
(4)在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呢?指导学生抓住“满”,理解梅花的多。 你怎么知道很多的呢?(学生回答。接着,“满”两字变色,让学生理解“满”。(“满”就是指不管是脚,还是腰、顶,到处都开满了梅花)板书:满的梅花
(5)小结:漫遍野,开满了梅花。谁读读这句话?
2.你喜欢那开放的梅花吗?请你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交流学习所得。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开放的梅花。老师可创造机会让学生评价。
出示第二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2)分男、女生读。
(3)“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时词语变换颜色)是什么样子的呀?那梅花――,,让我们读一读。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让学生体会到梅花的多。)
(4)小结: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那你站在梅花的脚下,远远地看上那满的梅花,那梅花就像――
(5)指导学生看文字下的梅花图。那梅花彩云在哪儿呀?(让学生在图片上指)哦,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还有吗?这儿还有一片,这儿、这儿,都是!真多呀!在蓝天的映衬下,美丽极了,真惹人喜爱!通过看图,让学生在体会梅花多的基础上,再感受梅花的美。
(6)那谁读好这句话呢?(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读!
3.刚才,我们站在远处看梅花,现在让我们走近梅花树,看看近处的梅花吧!
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1)指名学生读句子。(出示图片)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结合图片,理解“晶莹透亮”,体会有着露水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丽。
(2)小朋友们,你们闻到什么了吗?
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淡淡的清香”。
(3)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呀?(渗透思想教育)
(4)淡淡的香味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老师听出你非常喜欢这里的梅花,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你对梅花的喜欢吗?
(5)那你能把这两句话连起读一读吗?(男生读、女生读)让我们再把这一自然段连起读一读(齐读)。
(6)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
2.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想说什么呢?
3.看图理解:人流(出示人很多的图片)。这就是“涌动着的人流”。
4.(换成有梅花的图片)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到了梅花,这么多的人置身于这美丽的梅花中,你猜猜他们会干些什么呢?你想干什么呢?
5.哦!歌声、笑声融合在一起,这时的梅花成了――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陶醉在这梅花丛中,梅花成了――
6.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赏读全文,积累内化。
1.我们随作者到梅花游览了一番,你想把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告诉别人吗?
2.在舒缓的轻音乐中,学生听读欣赏。
3.你认为哪儿写得最精彩?把你最欣赏的内容背一背。
1)问答或引背。
满的梅花什么时候开放?
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子的?
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怎样的?
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2)同桌练习背诵。
3)指名背诵、全体齐背。
4)用直线把可以搭配的词连接起。
寒气 开放 散发 人流
梅花 退尽 涌动 清香
5)用……像……练习口头造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醒,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些有关梅花的句子。通过这一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融入文本,体会到人们的快乐。)
三、指导写字
1.小结与练习。
小朋友们,在今天的这节上,你有什么收获吗?你的心情如何?
2.后拓展:查找有关梅花或其他春天开的花儿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等,同学之间后交流。
3.布置学生自学,找出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在田字格的哪个位置?学生自学,看田字格中的生字。
4.老师出示生字卡,请学生说说关键笔画的位置。
还:半包围结构的字,引导学生用熟字不记。书写时,“不”偏左些。
片:第一笔是竖撇,不是竖,要居中写。
休:用会意字的特点记忆,一个人靠在一棵大树上休息。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寒:认识新偏旁“宀”,下面是“一、一、丨、丨一”再一个“八”加两点。
息:这个字谁教?(指导学生如何教字:先分析字的结构,再分析字的每个组成部分,再说说每个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
5.老师在黑板上逐个演示。老师巡视,加强个别辅导。学生逐个书写,注意运笔,要有起笔,收笔的过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学会观察字形,学着小怀素认真写字的样子,能在田字格中按笔顺正确书写本所学的生字。)
板书设计:
4 春到梅花
满的梅花
欢乐的海洋
教后反思:
由于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因此在上我只要让孩子能够抓住“早春”或“满”回答。学生一次次的朗读,老师的评价是及时多样的,当学生“早春”读得到位,老师评价“读得真好,让我一听就知道梅花是在早春开的”;当学生“满”读得到位,老师评价“听了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梅花的梅花可真多啊!”等等,我就以此引导学生读书,学生读得较有感情。有时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朗读,让学生参与堂评价。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话、朗读的权利还给孩子,达到自主阅读。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xiaoxue/138242.html
相关阅读:如何处理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
ao ou iu
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5教案及反思(苏教版)
如何处理身边的垃圾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