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永钢
今天听了一节校内公开课,作课教师执教的课文是苏教版第八册的第三课《燕子》。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作了精心的预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以读为主,注重积累和读写结合。但整节课下来,给人的感觉正如“燕子飞快地掠过水面”一样,该重点朗读的段落由于缺乏有效的指导,学生没有很好地体会出和读出课文的情与味。
师:请同学们仔细默读第
3
节,看看燕子飞行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划一划。
生:燕子飞得很低,都快碰到水面了。(师板书:低)
师:还有什么特点?
生:飞得很快,从“‘唧’的一声能”看出来。(师板书:快)
师:还从哪能看出飞得快?
生:“从这边飞到那边”能看出来。
生:从“掠过”看出飞得很快。
师:同学们昨天查过字典了,什么叫“掠过”?
生:轻轻拂过或擦过。
师:你能通过读让我们感觉到它飞得很快吗?
评析:很显然,这样浮光掠影地教学是很难引导学生真正品味到语言文字的精妙的。实际上这一节中最值得教师和学生共同推敲的就是“掠过”和“‘唧’的一声”。对于“掠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典的解释上是不够的。到底怎样飞过才叫“掠过”,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用动作表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看到:从水面上又轻又快地飞过才能算“掠过”。这样,学生的头脑中才能准确出现燕子“掠过”水面的画面,才能在朗读时有效地形成语像感,进而促进语感的培养。再如燕子“‘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了。”怎样理解这句话?就是人们刚听到燕子的叫声,燕子已经从这边飞到了那边。这是箭一般的速度。学生只有准确理解这句话,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燕子飞得“快”,只有感受到了,才能读出其中的“味”。
其实,根本问题还是在于教师对教材钻研得不够。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xiaoxue/341230.html
相关阅读:浅谈提高小学生阅读质量的策略
小学生课外阅读星级测评方案(试用稿)
现代文阅读分析示例
高级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解答语文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