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整册教案(苏教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语文教案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苏教版小学语第十一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一)
  [要求]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和“不懂就问”都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知道处处皆学问,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清楚的问题,都应虚心向人请教,争取弄懂弄通。
  3.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勤学好问的好习惯。
  [重点]
  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并逐步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
  1.优秀资料若干。
  2.课外阅读材料每生一份。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
  (1)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南京历史化的。请问同学
  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2)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
  (收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3.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
  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陨。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1)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在干什么?
  (2)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3)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
  2.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1)第2页上面的图中,同学们在哪里?在干什么?你觉得
  他们的态度怎样?是从哪儿看出的?
  (2)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收集资料。(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收集资料)
  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收集资料呢?
  (小组讨论,交流)
  3.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第3页上面的四幅图,都是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那么收集资料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字摘抄下,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杂乱。
  (2)制作资料卡片。这样有利于资料分类。
  (3)拍照片。把一些不能持续的画面或不能保留的事物拍成照片。
  (4)编辑剪报。把收集到的各方面的资料,以制成小报的形式积累。
  三、引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一幅图,学生畅谈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
  一、观摩收集的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
  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
  果。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
  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
  要求:
  (1)认真阅读材料。
  (2)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3.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
  4.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
  5,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宝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第三课时
  一、指导看第4页上的图,让学生感知“不懂就问”的重要性
  1.齐读“不懂就问”。
  2.指导学生先按从上到下,再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观察。
  (1)第1幅图上有什么人,在哪里,干什么?
  (2)第2幅图是在哪里?从哪里看出?图上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
  3)第3、4幅图表现的是哪里?怎么知道的?有哪些人?/I们正在干什么?
  (4)看第5页左上方的一幅图,这是在哪里?两名同学正在干什么?老师呢?
  (5)看第5页右上方的一幅图,这几名同学在哪里?他们在干什么?
  (6)最后两幅图表现的是哪里?同学在干什么?老师又分矧在做什么?
  二、组织讨论,使学生懂得如何做到“不懂就问”
  1.看完第4、5页的8幅图后,你明白了什么?
  (1)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清楚的地方,要大胆地向他人求教。
  (2)只要有不懂的地方,都要敢于问,不管是在学校,在家里,在展览厅,走廊上,在教室里,在校园里,还是在其他任何地方。
  (3)可以问老师,问家长,问解说员,问本班同学,问其他班同学……一句话,问所有懂的人。
  (4)可以问课本上的问题,也可以问报刊上的问题,还可以卜观察到的所有书本外的其他问题。
  (5)留心处处皆学问。
  2.假如遇到不懂的问题不问,或者不懂装懂,结果会怎样?
  3.我们今后应该怎么办?
  三、发出号召,希望学生早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1 长江之歌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
  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
  (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
  《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
  4.分节指名朗读课。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汁 哺 挽 涤 埃 灌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
  三、精读训练
  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引读。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
  (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泉7 .
  (2)交流。
  出示:你从雪走,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
  祖国的最西部走,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第二个分
  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大海。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
  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
  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向未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2 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会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内容说出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使学生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出示挂图,指识聂荣臻将军,教“聂”、“臻”的读音。
  在电影电视或者课外书籍上看到过聂将军的请举手。
  这些电影、电视的片名还记得吗?讲有关聂将军的什么事?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略作介绍:聂荣臻(1899—1992):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生功勋卓著。今天我们学习一则有关他的故事。(板书:2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二、初读指导
  1.默读。
  (1)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弄懂它们的读音,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明确这篇课主要讲的是在抗日战争中,聂荣臻将军关心和照料两个日本小姑娘的事,然后检查生字词学习的情况。
(1)出示词语:
  聂荣臻 残忍 无辜 照料 流露 惊恐
  和蔼 小勺 拘束 拽着 至仁至义
  (2)指名读,帮助学生正音。齐读。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的意思。
  残忍:狠毒。
  惊恐:惊慌恐惧。
  无辜:辜,罪。没罪的意思。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并给生字正音。想想中有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5.默读课,给课划分段落,说出各段的主要内容。(四人小组讨论)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写聂将军无微不至地关心两个日本孤女。
  第三段(第4、5自然段):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
  第四段(第6自然段):写由亲友抚养长大的日本孤女专程中国看望并感谢聂将军。
  (板书:救出——关心——送归——感谢)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字词。
  2.《聂将军和日本小姑娘》一是分几段写的?
  二、精读训练
  1.理解课第一段。
  默读,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提示时间、人物和事情。
  2.理解课第二段。
  激发思考:聂将军是如何对待这两个日本孤女的?
  (1) 理解第2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知道这件事后,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聂将军的这段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2)理解第3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聂将军是如何关心照料两个日本孤女的?
  这一自然段中哪些词语是描写聂将军的音容举止的?
  (“先抱起……找奶吃……慈爱地拉过……亲切地问……和蔼地说……一口一口地……喂……”)
  (讲读时,指点观察插图,加深理解)
  通过这些词句的描写,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第二段。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你觉得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3.理解课第三段。
  (1)理解第4自然段。
  “然而”表示什么意思?
  聂将军为什么决定把两个日本小姑娘送回日军指挥部?
  从这件事看出聂荣臻将军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
  (2)理解第5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写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给自然段分层。
  照相、放梨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 •
  聂将军的信中“本着”、“至仁至义’,、“必当’’这些词语的意思是什么?
  信中这段话与前什么地方相呼应?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聂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
  (3)小结:这一段通过写聂将军设法将两个日本孤女送往日军指挥部一事,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4.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第3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
  2.指名背诵第3自然段。
  二、继续精读训练
  1.理解第四段。
  2.第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联系上说说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三、谈谈学了这篇课后,你有什么想法
  四、感受聂荣臻将军的人格魅力
  五、完成课后练习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你了解我国哪些音乐家?(聂耳、冼星海等)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写一位外国音乐家故事的课。(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从这课题你看出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我”不在祖国,但十分思念、热爱祖国,不然怎么要将心脏带回祖国呢?“我”是谁?“我”怎么会离开祖国的?“我”为什么不能回到祖国?“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要求:
  (1)画出生字,边认字边读课,注意读准字音。
  (2)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借助字典并联系上下理解意思。
  2.检查自读情况。
  (1) 读生字词,相机正音。
  维斯瓦河 疾驰 蜡烛 消逝 催人奋起 肺结核病
  (2)指名试读课,看是否流利,了解部分词语掌握情况。
  雾霭:雾气。
  疾驰:马车奔驰。
  催人奋起:叫人赶快行动‘
  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亡国:国家灭亡。
  消逝:消失。
  肺结核病:满心传染病,通称肺病。
  3、默读课,思考揭题时提出的问题答案各在中哪一部分。
  4、指导分段
  二、 精读指导
  三、 1、回答:“我”是谁?哪一部分告诉我们的?
  补充介绍:
  肖邦,6岁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入华沙英语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2.默读第一段,思考:你还知道什么?
  (1)交流:肖邦为什么离开自己的祖国‘
  (2)指读有关语句。
  ①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欧洲、波兰及俄国。
  ②帮助理解:
  瓜分:
  深渊:
  列强侵略时,百姓被欺凌、被压迫的悲惨遭遇帮助理解)
  3.指导朗读。
  正当这个富有才华的音乐家为祖国和人民施展他的音乐才能时,他却——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该是多么——悲愤!
  体会肖邦当时的悲愤之情。 -
  朗读时要求语调低沉、激愤,语速稍缓,重读“不得不”。
  范读、指名读、齐读。
  四、指导书写
  邦:左右基本等宽。 瓦:末笔是点。
驰:左窄而长,右宽而扁。 亡:横要长。
催:范写。指出注意点。 逝:注意笔顺。
烛:笔画安排要匀称。 肺:右边末笔是“ ”。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人
  读了课第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波兰)
  指名读第一段。
  过渡:既然是不得不离开祖国,那么离别的情景定是令人难忘的。
  二、继续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弄清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
  (2)交流:
  ①咏唱送别曲
  ②老师的叮嘱
  ③赠送银杯
  (3)自由读对这三个场景的描写,看看哪儿特别感动你,为什么。
  (4)交流并指导朗读。
  ①埃斯内尔和同学们在肖邦怀着凄凉而又悲愤的心情离开首都华沙时为他送行,肖邦事先并不知道,这从“突然”一词可以看出,而且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是老师“特地”为他谱写的。
  想象师生咏唱送别曲时,是怎样的神情。
  指名读有关语句,体会深厚的师生之情。
  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他说的话“……无论……都不要……啊”是何等恳切!
  想象埃斯内尔此时的激动神情。
  自由读、女生读,体会老师语气之殷切。
  ③老师把祖国的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使他激动万分,实在感人。
  a.出示: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思考:埃斯内尔为什么把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肖邦?
  (提示:联系前面老师说的话思考)(老师要肖邦走到哪儿都不要忘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处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b.朗读体会埃斯内尔的深情。
  巴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肖邦怎能不激动呢?指名读有关语句。
  (5)朗读全段,体会师生间真挚深厚的情感。
  (6)过渡:肖邦带着祖国的泥土,告别了亲人,离开了他深爱着的家园,上路了。
  2.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出示:悲愤欲绝(读)
  ①查字典,解释“绝”:气息中止。
  ②说说词语的意思:悲痛愤怒到了极点。
  (2)引读:什么消息令肖邦悲愤欲绝?肖邦是怎样做的?
  (3)想象波兰人民起义失败,一个个倒在敌人枪口下的情景和波兰人民听到《革命进行曲》,振奋精神,重新拿起武器抗争的情景。
  (4)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炽热的爱国情感,身在国外,心系祖国)
  (5)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
  (6)交流。
  理解“彻夜”。(通宵,整夜)
  比较: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
  朗读体会肖邦忘我工作的精神。
  自由读、指名读。
  (7)思考: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交流,出示:
  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
  朗读体会肖邦思念祖国的情怀。重读带点的词。
  女生读。
  (8)引读:所以,“他……时间……可是他……”
  看插图,肖邦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在钢琴前工作、工作。思乡情,亡国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因此,这个时候,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9)小结:这一段写什么?(肖邦日夜思念祖国,将一腔热血化成音符,忘我地进行音乐创作)
  三、试背第二段 想想如何记忆。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人
  1.我们精读了前三段,说说分别写了什么。
  (板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不得不离开
肖邦————波兰
日夜思念 忘我工作)
  2.读读你最喜欢的一段,说说为什么。
  二、巩固背诵第二段,交流记忆方法
  讨论记忆线索:
  告别亲人离华沙,
  师生咏唱送别曲。
  老师叮嘱送礼物,
  肖邦接杯登车去。
  同桌互背,指名背。
  小结:背诵也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三、继续精读训练第四段
  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
  1.指名读。
  2.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1)什么叫“弥留之际”?
  (2)肖邦为何病得这样重?
  (3)肖邦弥留之际哪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积聚全部的力量,请求姐姐一定要记住他的遗言)
  (4)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至刃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我的灾难深重的祖国呀,整契18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您,努力做着一个赤子应该做的一切……我生不能回到你的身边,死后也要长眠于你的怀抱……)
  4.引读第6自然段。
  (1)出示“与世长辞”:
  ①查字典,解释“辞”。(告别)
  ②说说它的意思。(永远离开人世)
  (2)读一读,比—比,说说有什么不同。
  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39岁。
  当时他才39岁。
  交流,小结:
  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5.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6自然段,
  三、总结课,朗读全
  课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指课题)“把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播放肖邦的《革命进行曲》,朗读全,进一步体会。


  练习 1
  教学要求:
  1、 用钢笔描红。
  2、 找出词语中用错的字,并加以改正。
  3、 读句子,画出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
  4、 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5、 熟记12个成语。
  6、 读背《示儿》这首诗。
  7、 说话:学会解释。
  8、 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第一句话。
  (2)要求学生观察字的行款、间距和标点的位置。
  (3)这些字你认为有哪些在书写时应引起注意?
  (4)教师重点指导书写“生”、“之”两个字。“生”字笔顺在
  这里变成了:,卜个牛生。
  3.练习。
  (1) 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矫正性练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xiaoxue/40222.html

相关阅读:六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总复习资料(S版语文)
《读报和剪报》精品课程教案
2014年小学语文关联词复习资料
六年级语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导学案
《草虫的村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