噱头很大,前言对这个惊天动地的“秘密”的铺设也很长——“我瞧见一个伟大的秘密——生命的秘密。在女儿给我的百年古书中,我发现了它。我开始在史料中追寻,难以置信的是,过去知道这秘密的,竟然都是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柏拉图、莎士比亚、牛顿、雨果、贝多芬、林肯、爱默生、爱迪生、爱因斯坦。”,但终究还是泄露了出来,这就是“吸引力法则”,通俗地讲就是当你心里强烈地渴求某种事物时,它就会来到你的身边。当然书上讲得比较复杂,比如说在这过程中你学要掌握“视觉”法;改变宇宙的频率;使你的举动符合你的愿望;坚持不懈地坚持这个秘密等等。
一开始很难接受,因为理性的人往往对于劝说式的、教育类的书籍有种本能的抗拒,我觉得这本书过于唯心主义,似乎默认了意识可以改变物质,人的意念具有无穷的魔力,而且书中出现的许多案例也神奇、巧合得惊人。比如说你把信箱里的纷飞的催款单意念成支票,随着你自我暗示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你的“支票”也越来越少,有一天你真的收到了支票,而且逐渐变得富有。比如说你在一张白纸上写上你梦想得到的金钱,运用“视觉”法,直到你真的以为自己有了这么多钱,有一天现实世界果然给你同样的回馈。比如说一个得了癌症的人幻想着自己是健康的,一日复一日他的症状竟然完全消失了……无数令人半信半疑的实例在《秘密》一书中随处可见,叙述的口吻很诚恳,但是我无法否认其中的偶然性,如果真的如书中所说,那么我们身边的许多实际的拯救措施似乎毫无意义,只需要整天端坐着,六根清净,运用“视觉”法,把自己小宇宙的频率调成和大宇宙一样的,然后强烈相信意识的作用,最后你的愿望都能达到。
听起来有点邪乎,做起来也有点像在传授邪教,但要完全批判“秘密”的不科学也是理亏的,《秘密》的真相在于它将一些我们原本已经知道的真理或者心里作用改头换面,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事例再创造,看起来新鲜的“吸引力法则”其实一点都不新鲜,特别是几个章节中对“爱”的“感恩”的宣扬,几乎可以算老生常谈了。
对于书中的新名词,我的综合理解是:目标、自信、努力、乐观。确定你极度想拥有的事物,任何举动都是朝着这个目标而去(关于频率),持之以恒的努力,可能在这过程中你已经习惯这样地努力接近到忘记旅途的艰辛,并在同时脑海中不断闪现自己想要拥有的目标,仿佛它已经实现由此来加注动力(关于“视觉”法),相信自己实现的能力,即使碰到困难也不要抱怨环境的恶劣,而应感恩你已经拥有的,这样是最积极的到达终点的心理状态。
由此不得不提人类的一种巨大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曾经有数据表明甚至连爱因斯坦这样智商超群的科学家,他的一生也只不过用了自己潜意识能量的2%,把人的意识比作一座巨大的冰川的话,那么显意识就是那冰川一角。百科书上对潜意识的描述:潜意识(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理论中首先提出),是指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秘密》一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试图把部分潜意识挖到显意识层面上来,这个过程需要反复的训练和忠诚的信仰,但一般可以有一下的步骤:
问自己我想要什么,我的渴望和欲望
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得到,仿佛已经得到了
全身心地接收一切美好的,包括你想要的东西
让自己的想法与行动和周围的一切和谐,频率一致
融合的过程中你会慢慢得到你所想要的
这样的从“隐”到“显”的好处是,当你在目标前摇摆不定时,将好的、积极的、快乐的突出从而战胜心中坏的、消极的、阴暗的想法,当你心中充满了美好的事物的同时,一切对实现目标有阻碍的潜意识就会被驱除,这也正符合了我们古人的智慧:扶正祛邪。对邪念最好的惩罚方式不是赶尽杀绝而是种上更多美丽的花朵,我们正在利用的心灵空间毕竟是有限的。
而《秘密》还告诉我这些“好东西”是足够分给所有的人的,根本不存在“竞争”的问题,的确,“我”的快乐并不建立在“你”的快乐或者悲伤之上,当我们学会珍惜与感恩的同时,甚至连那些宏伟的欲望也不那么重要了,与此同理的一个故事是:富翁忘我地工作追求那坐拥金山后那份悠闲,而这一切贫穷的渔翁早就有了。
所以一切的一切似乎夸张、离奇,其实也实在。很多成功的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践行着这样的规律,有些是从哲理的积淀里来,有些是古朴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你这样表达,我这样表达,《秘密》那样表达,不变的是亘古的智慧和人类心灵的巨大能量。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xiyinli/9083.html
相关阅读:宇宙最伟大的爱
全球名人感言推荐《秘密》
斯多纳法(放下方法)
三步更好的运用吸引力法则
怎么用影响圈寻找你的生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