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下面就让逍遥右脑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生课前预习的好处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小学生课前预习的好处一《新课标》提出,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目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多方面的,通过课前预习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组成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应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
一、学会预习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预习是为了学习新知识而做的准备。如果学生在老师讲课之前能自学新课的内容,就会对教师要讲的课有了初步的了解,就会提高听课的质量。我们知道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必须得反复备课、朗读课文、钻研教材等等,即使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师也是如此。更何况是一个学生,要学好语文这门学科,课前预习很重要。
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总结了一套培养学生预习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1.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做到五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应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等。
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标上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生词、成语,不理解的词句,上课时认真听、仔细记,做到难点突出。然后给生字注上音,并将生字词写会。
3.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特别是一些多义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
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另外,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含义深刻的句段及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片段,都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固定标志画出来,写出批注。
5.拓。 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如作者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还有一些知识点。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为在课堂上学习时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6.问。在预习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许多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自查自找自问,养成了一种懒散的学习习惯。还有的学生不会提问题,针对这种心态,我给学生讲清了道理,使他们懂得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然后教给他们提问题的方法,如可以从文章的课题提问题、可以根据课后题提问题、可以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问题等。然后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在书上标识出来,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孩子们为了发现问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也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和时代背景的。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二、学会预习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预习是学好语文关键的第一步,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面对一篇新鲜生疏的课文,产生一种求知的愿望,在这种内动力的趋动下,主动地去研读课文,要勤动笔。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小学生由于不会预习,也没尝到预习的好处,故而对预习持被动态度,一旦学生在预习中自己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时,一定会十分欣喜。学习变得有所追求,对预习发生了兴趣。这时,老师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预习的效率,清除对预习的畏难情绪,久而久之,习惯即可养成。
好的习惯受用一生。由于学生在预习中逐步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良好读书习惯,在预习课文中将会发现很多疑问,这些疑问,通过教学有的可能解决了,有的可能没有解决或没有彻底解决。少年儿童的求知欲是很旺盛的,很自然会产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愿望;如果教师因势利导,适当加以启发与指点,学生就会产生阅读兴趣,他们将投入到科普读物的阅读中去,这样预习就起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主要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我想只要教师做到长期关注,经常指导,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前预习能力也就指日可待。
三、学会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预习就是学生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课前预习这一方法的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预习”这一环抓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一来,就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那么,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是发展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小学生课前预习的好处二课前预习是实施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数学面对教育和教学改革的要求,首先应该从课前预习抓起。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逻辑思维方式以及不同教学内容灵活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开展课前预习存在着以下好处:
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在预习时,最初是为了完成书后的练习而看书。当学生无法解决练习时,他会认真看例题,对例题与习题进行比较,思考解决例题需要的新旧知识,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选择恰当的方法来理解和分析知识。长期经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会在预习中逐渐掌握自学方法,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学会举一反三。
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在预习时,会对第二天要学习的知识有所了解,在教师讲解时,他会回忆预习中了解到的程序,自己在预习时没有理解的知识,会成为学生关注的部分,而专心听讲,主动而又重点地学习,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在教学中,常常有一些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但是有的学生会因为前面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再学习后面的知识,感觉难度很大,而逐渐失去信心。要求课前预习以后,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理解,初步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些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促使他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就会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提问,对学习与自己便有了信心。长期坚持,自然不再觉得数学难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四、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预习是学生课前的自学、思考的过程,通过预习可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思维能力。对大多数孩子来说,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预习只能以课本为准,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更好的接受拓展开来的知识,课前进行相应的预习,对教师要讲解的新知识有些印象,在听课过程中轻松些,可以跟上教师讲解的思路,抓住重点,可以重点听讲自己在预习过程中所没有弄清楚的问题,自己有其他的问题或想法也会跟着老师的讲解而进行思考,从而接纳教材,轻松学会本节课知识内容,激发其学习数学情趣,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等。
五、利于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理论,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而更注重在教学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学习数学,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对于少部分小学生来说,受到年龄和自身学习自主性等方面因素影响,可能预习不认真,或者干脆不去预习,往往没有通过自己的思考直接死记结果,对形成结论所经历的过程不太关注,可能会缺少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在学生预习好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直接提出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了解知识的具体情况,从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出发,能帮助学生对教学难度的理解,同时不断发问:“为什么这样分析、为什么这样计算”,保证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引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从不同角度思考,得到不同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较中领会多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
六、可以快速讲解课程,利用剩余时间拓展知识面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书本上要新授的内容基本熟悉,大大提高了教师教学速度。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可直接以问题的方式进行教学。使教师在保证课堂教学基础上,多剩余一些时间,多做一些题,增强做题的熟练程度,拓展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充分地挖掘教材资源,适当的拓展知识面。
七、培养学生的情感、用辩证唯物的观点看世界
要让学生把现在的学习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的观点看世界。
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锻炼他们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因此,老师还应该在数学教学中设计挫折教育情境,尤其是选择课前预习内容,多给孩子创设一些难题,让孩子在无人指导的情况下,在一次次列题解题地失败中得到生活和做人的道理,去辩证思考问题,给他们创造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让他们懂得自己能行。所谓行与不行是辩证的,行是通过努力而行,不行是他没有努力的结果,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拥有温情和健全的人格。
小学生课前预习的好处三1、提高听课效率。通过预习,对即将要学习的新课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知道哪些内容自己能够弄懂,哪些内容自己还没弄懂,这样,听课时,便可集中精力去听那些自己没弄懂的部分。听课变得更有针对性了,能够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更好地做课堂笔记。如果课前不预习,上课,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盲目地记笔记而顾不上听课。经过预习,记笔记时就有了针对性,选择那些书本上没有的,老师另外补充的内容以及自己预习时没能理解的部分去记。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用于听课时思考问题。
3、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本身相当于一种学习。预习时,要独立地阅读、独立地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地接受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4、预习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学生在预习时,对知识已经做了独立思考,听课时就可以进一步加深理解,这样就比单纯依靠听课获得知识的记忆效果好。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xuexi/1114307.html
相关阅读:一年级数学下册应该怎么预习
小学预习课文的方法有哪些
关于听课与预习_课前预习
预习的策略和方法
课前预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