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的标准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前预习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课前预习的好,课上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就会有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呢?
一、"看、做、练"
看。当学生接触到新知识时,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看"知识。看可分三步进行。第一步,粗看。所谓粗看,就是快速对要预习的内容看一遍,以求对内容有一个大概了解,能够知道预习的是什么内容。第二步,细看。所谓细看,就是按教材编排一点一点认真的读、看。一边看,一边想,一边思考。使学生能够理解所看内容的知识点、能与以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第三步,精看。精看是数学预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
做。有了前面"看"的基础了,就可让学生利用自己看到的、理解的知识和方法尝试着进行运用,将"做一做"独立完成。在做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发现自己不足的地方,再进行深入的思考、探究、询问老师或者与同学共同探讨。
练。就是在前面已经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将所预习的内容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一般就是对相应的练习习题进行解答。
二、布置预习作业法
结合新课的内容,精心设计课前案,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课前案的题目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因为让学生预习课本内容无法进行检测,所以在课前案中我们可再附加适量题目来检测学生的预习,这样做不仅检查了学生预习了没有,还检测了学生预习的效果如何,以此可以用来确定我们新课的起点,一举好几得。当然不能所有的新课一概而论,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三、新旧知识联系预习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预习过程中,一方面初步理解新知识,归纳新知识的重点,找出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复习、巩固、补习与新知相联系的旧知识。要求预习新内容时要与学过的旧知识联系起来,做到"温故知新",联系旧知,学习新知,使知识系统化。
课前预习是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压力,有效地突破重点、消化难点,而且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也起到重要促进作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质的飞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xuexi/1127008.html
相关阅读:课前预习的要求
关于听课与预习_课前预习
小学预习课文的方法有哪些
一年级数学下册应该怎么预习
预习的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