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2014高考考纲(新课标)备考策略:历史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复习方法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高考冲刺阶段历史复习三大法宝

  方东

  每年四五月份,随着高考时间的日益临近,考生特别容易产生浮躁情绪,感觉做什么都难以提高成绩。这种心理对于备考是非常不利的。在冲刺阶段复习,应做到统筹安排复习时间,避免盲目做题,有效提高备考质量。为此建议考生用好三件法宝:考纲、教材、。

  一、研读考纲,留意变化,推敲样题

  通常情况下的考纲有两本,一是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的《考试大纲》,一是自主命题省份考试机构根据《考试大纲》编写的《考试说明》。这里特别要注意的就是《考试说明》,它是“考什么”“考多难”“怎样考”这三个问题的具体规定和解说,它是一份重要的复习备考资料,建议考生复习时一定要用好《考试说明》。

  《考试说明》明确了考试的性质、内容、要求和形式,是各省市高考命题的依据。因此,《考试说明》是考生复习备考时的重要参考资料。

  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三个档次。《考试说明》对于这三个档次试题难易程度的比例是这样说的:“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大多数考生在复习时,要求其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主抓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不要过多做难题、偏题和怪题。《考试说明》还对各科的题型、题量等作了详细的规定。

  考生拿到《考试说明》后,要重点研究“考试内容及要求”部分,它告诉了考生高考要考的知识点,及其对考生能力的要求程度。不同知识点的对考生的要求不一样,精力的分配也不一样。要留意《考试说明》中变化的部分,尤其要明确增删的知识点,避免做无用功。

  要仔细研读考纲,有的考生认为考纲主要规定了考试范围,没有多少新东西,其实这是不对的。考试说明的“题型示例”部分在材料的选取、设问角度和答案组成等方面有很强的示范性、导向性,绝不可一翻了之,仔细研读定会使你获益匪浅。考试说明引用了近几年高考试卷中被专家认为是经典的试题。这些题目是经过反复对比、精挑细选后选进的,他们代表了命题人员的命题思想、技巧、命题常用的格式、材料显现的方式、答案描述的方法与技巧等等。这些题是我们与命题专家进行思想沟通的重要桥梁,研究这些试题对于提高考生组织答案能力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对于样题,考生不仅要认真做一遍,还要从题干、设问、答案着手,对其进行充分研究,领会命题意图。

  二、回归教材,固本消盲,查漏补缺

  首先,要努力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化被动为主动地去学习。如果说前两轮是跟着老师和月考走的话,那么冲刺阶段则应是“让我作主”,对最后总体复习的内容及时间安排心中要有一盘棋,这是回归考点、提高效率的前提。

  其次,回归考点一定要把课本主干知识的线索理清,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对所学知识做到“成竹在胸”,可以根据《考试说明》的知识要点,结合教材目录和有关复习用书理清历史学习的主干知识结构。考生必须要明确教材的知识结构,熟悉教材的章节结构,梳理清楚教材的主干知识体系,明白教材编排知识的内在逻辑。要防止这一工作过粗,仅停留在对历史知识的一般掌握和两轮复习的简单重复上,而对一些历史概念、观点和规律性认识等一带而过;同时要明白夯实基础,提升思维,并不等同于人为地去加宽、挖深所学内容,这是跟目前以中档题为主的命题趋势相背离的。因此,对课本最好的处理办法是:既要做到宏观把握,又要细到微观体察。

  再次,及时反思自己在备考中的知识盲点和解题方法的误区是十分必要的。可以将以前考过的试卷系统地翻一遍,特别是多看一看那些错题;如果对书上某些章节的内容总感到不熟,理解不透,建议考生在考前再多看看;还要对文物图片、数据、表格、地图及注释(多种观点), 都能做到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前后联系分析其变化的原因。利用书中现成地图来设题是不乏先例的,如2014年上海卷第6题草原文明图题,2014年广东历史卷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南美的殖民地图题,2014年山东文综卷第29题环渤海地区图题,2014年安徽文综卷第12题安徽行政区划图题等。只要备考盲点消除了,并注意审题,高考成绩自然就找到了增长点。

  三、精做考题,把握规律,反思错题

  钻研高考卷,是提高答题能力、掌握答题技巧的一条捷径。除了要把当年《考试说明》中列举的高考真题全部做一遍外,还要把近三年的高考认真地做一遍。做题时要明确试卷结构,把握试题特点,熟悉命题手法。同时要做到三限:限时、限量、限分值。

  各省市高考的试卷结构略有差别,为此考生要选择与本省高考试卷结构一样的高考真题来做。解题过程中要把握文科综合中历史试题的命题规律:必含三要素―――立意、情境、设问;必有三特定―――知识内容、限制条件、解答要求;必考三真实―――考生创造性运用所学和处理引入题材料的真实水平,独自阐释和升华理性认识的真实水平,历史思维活动的品质和方法的真实水平。考生在做完一套题后要做到四反思―――反思题意,训练思维的严谨性;反思过程与策略,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反思错误,激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关系,促进知识串联和方法的升华。

  要学会典型问题的引申变化。类比变化,有利于知识和方法的巩固;推广变化,有利于递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开放性变化,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性变化,有利于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对其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要注意总结,尤其是一些经验、教训类的题目。比如,19世纪的晚期,通过工业革命,英法等原来先进的国家变落后了,而原来相对落后的美国、日本等却后来者居上,而这对中国的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启示,有哪些经验和教训可以借鉴或者吸取,而这些经验和教训也同样可以应用来分析中国历史上相类似的问题;要特别注重时事热点,从近几年高考来看,“工业化、民主、法制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农”“东中西协调发展”“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对外开放问”“党的建设”“科教兴国”等问题,都是近几年考试的热点,也是我们应该格外注意的知识点。

  多数考生宁愿多做新题而不愿反思错题。其实,错题暴露了考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和思想方法的缺陷。反思和纠正错题,能够对症下药,弥补自己的不足,避免重蹈覆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发现,一些成功的秘诀竟然惊人的相似,那就是他们都拥有纠错本。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总汇,这些原理、规律和特例往往是命题者设置“陷阱”之处,错题本就是给这些“陷阱”做的标记,引起自己对这些“陷阱”的注意,从而加以防范。这就如同战场上的扫雷人,在雷区每发现一颗地雷,就插上一面小旗一样。每位同学经过反复思考和认真整理的个性化错题本,是将解题思路类型化的过程,是升华知识的过程。错题本,切中考生本身的所有弱点,是任何高考专家都无法提供的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资料,是高考冲刺的最好助手。

  文科历史中,要把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回答得全面、完整、准确,是很不容易的,一般考生或多或少会有遗漏。复习时,把以前的作业、讲义、试卷拿出来翻一翻,专拣错误之处看一看,肯定是有帮助的。

  总之,在考前冲刺阶段只要做到精心阅读、反复对照、细致入微、了如指掌,加强学习《考试说明》的力度,保证有的放矢,高考成绩一定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提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xuexi/156173.html

相关阅读:数学高考复习你必须掌握八大“诀窍”
2014高考英语考试说明解读及第三轮复习建议
四级冲刺阶段复习分项指导
政治:2014北京高考新课改复习方案
二轮复习中外语学科复习策略与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