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复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复习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高考的成败. 自己近几年来的高三工作实践有着较深刻的体会.
一.研究《考试说明》、《考试》,明确复习的指导思想. 这是个首要问题,通过研究应明确“考什么”和“怎样考”,这样就能心中有数,目的明确,努力才有针对性,才有成效. 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1. 研究《考试说明》和《考题》,明确考查的重点和热点. 数学学科共考查130个知识点,但考查的轻重不同,有一些内容只是照顾覆盖面. 而有关函数、不等式、数列、空间图形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等内容是支撑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在数学试卷中有较高比例,并达到了必要的深度和高度,从而构成数学试卷的主体. 如2000年考题中第1、4、5、6、17、19、21题就是有关函数内容的,约占50分. 又如试卷中常将函数与方程、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有机结合进行综合考查,强调知识的综合和内在联系,因此对重点、热点应了若指掌,那么在指导复习上就能减少盲目性,大胆取舍,讲练才准确,才能到位.
2. 研究《考试说明》的变化对《考题》的影响. 《考试说明》规定了要考查的性质、内容和形式,这几年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前提下有了很大的变化. 98年提出“遵循大纲,但不拘泥于大纲,更不拘泥于课本”. 到2000年大纲又做了较大修订,对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提出了四点说明:
第一,指出要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出题.
第二,明确指出在知识考查同时要考数学思想方法.
第三,对能力结构进行了调整. 强调以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全面考查各种能力.
第四,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同一题目要区分开不同层次的学生. 因此,这几年考题出现了新的、根本性的变化,考查能力的题大量涌现,新颖题型也不断出现. 题目在设计上有意识地控制运算量,加大了思维量,加强了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进一步加大了数学应用问题的考查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大了对数学知识更新和数学理论形成过程的考查,以及探究性和创新能力. 已成为命题的方向. 因此复习时应准确把握知识点,打好基础,切实提高能力,努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复习的指导思想.
二. 切实抓好“三基”,牢固打好数学基础 数学的“三基”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只有打好坚实基础,才有取得好成绩的可能. 所谓能力也包含对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因此复习时,思想上重视,强调通性、通法的训练. 我的体会是:
1. 用好课本. 在平时教学中要用好课本,就是到了复习阶段,也要以课本为主,充分发挥教材中知识更新形成过程和例题的典型作用. 基本训练也要以课本的习题为主要素材,一定要克服“眼高手低”的毛病,在没有扎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之前就去攻难题、搞综合提高,肯定不会有好的效果. 即使在复习的后阶段,进行解较难题目的训练时,也要不断联系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充分体会基础数学的通用性通法在解题中的作用,做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常抓不懈. 事实上高考数学试卷中有相当多的试题是课本上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得来的,因此要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用好课本.
2. 精选例题、习题. 要求选择的题目典型有代表性,体现通性、通法,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3. 反复训练,达到自动化. 对"三基"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必须经过适量、适当训练才能达到. 因此,每练一题就应是一次学习和巩固,一看到这类问题马上就是能想到涉及这类问题的相关知识点及解决它的常用方法. 使之养成习惯,达到自动化.
4. 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 对"三基"的复习不止是简单的重复,加强记忆,重要的是要深化认识. 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从而加以分类、整理、综合,逐渐形成一个条理化、秩序化、网络化的有机体,真正实现由厚到薄的过程.
5. 坚持每天批改作业,坚持每周一测试. 每章一过关,并注意纠错的功能.
6. 尽力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我认为这很重要,是出现高手和大面积丰收的保障,我的做法是,例题、习题一般有必做和选做之分,尤其对较差的学生不鼓励做选做题,强调在系统复习阶段抓好基础,并在作业、辅导等环节上给予帮助. 而对尖子学生要求必做,而且进行专题辅导,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几年我所承包的推拉对象的进步感受到这一点.
三. 不断提高数学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适应现在考题的发展要求,在这一问题上必须加强而又是很难操作的问题. 我的体会是.
1.加强广泛学习、研究,加强教研,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2.有意识地把教学过程施行为数学思维活动的过程,把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每一节课,每一道题之中,有意识加强不同知识点的联系,选择一些开放性试题供学生探索,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四. 切实搞好课堂教学,提高课堂学习质量 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的学习质量是学习成败的关键. 我的体会是科学与民主. 所谓科学.
第一,容量要科学,容量要大但不过多,不要面面俱到,重点问题舍得时间,集中精力解决重点和学生疑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减少废话,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
第二. 内容要科学. 对知识把握要准,选题要典型,重点要突出,狠抓"三基",体现通性通法. 抓三基,体现通用性、通法.
第三. 注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渗透及能力的逐步提高. 所谓民主. 就是努力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平等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不搞权威,不强加于人,不挖苦责备人,而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其结果往往是对一个问题的解答有多种思路,对的奇妙,错的也精彩. 实践证明,经过教师科学而精心的组织,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能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 效果好,效率高,也使教师的课后辅导轻松了许多.
五. 抓住每个阶段的重点,搞好每个阶段的复习 高三复习我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是系统复习,时间从9月到第二年的3月底. 其重点是全面复习,侧重基础,抓好"三基"是核心,体现通性通法, 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
第二阶段为重点复习,时间为4月份. 以提高"三性"即知识与能力的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为重点. 复习的模式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以数学专题为主,一种是以重点知识再复习为主. 我从实践中认识到,第一种方法听着精彩,但效果不好. 所以 ,我采用第二种方法. 选择题目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⑴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及不同章节的内在联系;
⑵强调重要的思想方法. 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转化与化归的思想方法;运动与变换的思想方法等渗透在复习过程中;
⑶强调思维训练,体现多点一想,少一点算或不急于算. 在这一阶段中也少搞一点专题. 例如,如何做选择题专题;函数、方程、不等式专题;数形结合专题;应用问题专题等. 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应该使学生在能力上有一个提升.
第三阶段为综合训练. 通过前阶段的复习,学生在知识与能力上都达到一定的程度,因此,五一以后进行第一次模拟考试,然后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综合训练,目的是培养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 方法是每周一测试,前三天考,后两天讲评. 使学生逐步适应这种综合性的考试,规范解题,减少失误,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第四阶段是保温阶段和自由复习. 主要是调整心态,准备考试.
总之,研究高考,探索指导高三数学复习的更有效的方法与途径,一直是笔者研究的重要方面. 近几年来,我们辛集中学的数学高考成绩连续在石家庄市列第一位,但高考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新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xuexi/228206.html
相关阅读:政治:2014北京高考新课改复习方案
2014高考英语考试说明解读及第三轮复习建议
数学高考复习你必须掌握八大“诀窍”
二轮复习中外语学科复习策略与重点
四级冲刺阶段复习分项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