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豆豆乐器》
设计意图:
幼儿已有了认识数字1-6的基础,他们能较熟练地感知6以内的数量,并建立起了初步的数概念。因此,在组织幼儿认识数字1—7时,正确感知数量已不是幼儿学习的难点。为此,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如何训练幼儿思维的灵活性,以促进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上。同时我又考虑到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了游戏化、情节化得形式组织本次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本节活动是一节科学活动,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来逐步达到数学教学领域的教学目标:感知数字7以内数量的对应关系;能正确熟练地点数7以内数量的物品。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并且体验帮助他人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7的数量。
2、学习将相等数量的物体放在一起,尝试简单的记录。
3、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各种瓶子(玻璃瓶、塑料瓶),纸盒,八宝粥罐上面分
别贴有7内数字卡。
2、记录单: 内容为 有( )颗。数卡,点卡,白纸,彩笔,
3、小动物头饰上分别贴有数字卡.3、4、5、6、7由大班小朋
友扮演
4、熟悉几首儿童歌曲(小星星,两只老虎),儿歌《小动物走
路》。
活动过程:
一、用情景引入课题。
1、教师:“小动物们马上要举办联欢会了,需要许多乐器,它们想请小朋友帮助它们用豆子制作一些乐器,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师:“小动物已经把材料放在这里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怎么做呢?”
2、、幼儿自由相互交流讨论,(师: 如果你要帮助它们,你要怎么做呢?)。
3.引导幼儿观察材料,说出制作的方法。
(看清瓶或盒、罐上的数卡的数量后在瓶或盒里装入相应的豆子。)
二、幼儿制作.
1、幼儿自由选择相应数量的材料进行操作。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并与个别幼儿交流。(幼儿自由选择数字不同的瓶子、盒子进行操作)。
3.交流与讨论:
教师引导并提问帮助幼儿进行梳理操作结果。(瓶子上的数字是几?你装了几颗豆豆?你为什么要装这麽多豆豆?×颗豆豆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
四、幼儿尝试用记录的方式. 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师:小朋友的乐器都做好了,小动物不知道大家做的合不合格呢,我想请小朋友自己检查,看看乐器里面装的豆豆是不是和瓶子上的数量一样多。检查完之后用点卡,数字卡,或彩笔画点或写数字的方式记录瓶、盒、罐子里豆子的数量。
1、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
2.交流与讨论: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记录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用什么方式记录的?你的瓶子里面装了几颗豆豆?×颗豆豆用数字几来表示?
3、出示黑板请幼儿将记录单分别贴到黑板上相应的数字卡或点卡的下面。
4、师提问与引导:你为什么要把记录单贴在×的下面……?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量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整个环节在方法上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注重幼儿的操作与探索,使幼儿在主动学的过程中动手、动脑,获得新的经验,较好的训练了数数、思维、观察等能力。)
五、体验与分享
师:小动物们知道你们帮它们制作了好听的豆豆乐器,好开心呀!我们来试一试、敲一敲,你们愿意吗?弹奏乐曲幼儿用乐器伴奏。我们听听哪一件乐器声音最好听。
1、幼儿听音乐按节奏边唱边用“乐器”伴奏。
2.给小动物(由大班小朋友扮演)送乐器:
A、师:小朋友今天帮助了小动物们做了一件好听的乐器,开心吗?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有了这些乐器,小动物们的联欢会一定会很热闹,到时我们也一起去参加。
B、把乐器送给相应号码的小动物。边送边说:“把×号乐器送给×号小动物”。
C、数一数每只小动物各有几个小乐器。并相互拥抱或握手以表谢意”
活动反思:
一、把目标物化在材料中满足不同发展层次幼儿的需要
活动中材料的选择、内容的选择、记录方式的选择都一一呈现在
材料当中,把目标物化在材料中。如:瓶子上的数量,有多有少,有数字、有点卡。记录的材料也是有层次的,有数卡、点卡,有按意愿自由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的,这些材料引发了幼儿操作探索的兴趣,激发了幼儿思维发展的兴奋点,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材料,每个幼儿都能自主自愿的操作材料,为不同发展的幼儿提供了自主发展的机会,他们是活动中的操作者、探索者、发现者。
二、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帮助幼儿总结、梳理经验
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在操作与探索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一个引导者。活动中教师对不同发展的幼儿采用了难易不同提问、方式的个别指导在幼儿通过操作和探索获得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梳理、归纳、总结,是引导幼儿最终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升幼儿的经验。活动中记录单的运用是这个活动的亮点,通过幼儿的操作,用记录表的方式将操作的结果记录下来,给幼儿提供了另一种学习的方式,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培养了良好的科学态度。
不足之处:
1、观察、指导不到位。
活动以幼儿自己操作为主,对教师观察、指导能力要求很高,如何更好、更全面的观察幼儿、指导幼儿进行操作和探索是我值得提高的地方。
2、教师的引导的语言不够准确。
活动中与幼儿交流的语言应注意适应性和准确性,必须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尤其是对幼儿提出要求和指导时应该简洁、明了并具有一定的准确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er/1188020.html
相关阅读: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蚂蚁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水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尾巴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芹菜和菠菜
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找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