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中班科学:牙齿的一些“事儿”

编辑: 天高云淡 关键词: 中班科学教案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中班科学:牙齿的一些“事儿”  


设计意图:  

孩子上中班以后,除了人人皆知的要开始换牙外,牙齿上还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发生——长出人生第一颗智齿(长出来就是恒牙),俗称“六龄齿”。其位置是从牙齿中间开始往两边数第六颗,终身不换。牙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棒!”所以,这时让幼儿发现牙齿的一些“事儿”,认识牙齿的重要:一颗都不能少,萌生保护牙齿的意识,学会简单实用的保护方法。保护牙齿从源头开始,幼儿终身受益,教师义不容辞。  

活动目标:  

1.发现牙齿吃东西的秘密,认识切牙、磨牙,体会牙齿的重要性。  

2.萌生保护牙齿的意识,会简单实用的保护方法,并形成习惯。  

3.喜欢上身体探究,继续发现之旅。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一张菜刀图片、一个石磨实物、幼儿人手一份熟花生米和一块梨子、一张张开的牙齿图片、一些浸泡过的花生米  

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身体的一些器官,并知道其作用。  

活动过程:  

一、说说,发现身体的能量之源——牙齿。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身体上的哪个器官?为什么?  

(幼儿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各抒己见)  

2.师:听你们说了那么多,想知道老师喜欢身体的哪个部位吗?(引出正题:牙齿)猜猜,老师为什么会喜欢牙齿呢?  

环节自评:从泛泛而谈到导入正题,引起幼儿对天天使用却又被他们忽视的牙齿的重视。借猜老师的想法,打开幼儿思维的大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吃吃,初步发现牙齿吃东西时的秘密——分工合作,切、磨。  

(一)初步认识牙齿。  

师:刚才你们讲了那么多喜欢牙齿的理由,牙齿长什么样呢?天天在嘴巴里,看得还真不多,今天让我们仔细瞧瞧吧。  

【通过观察张开的牙齿图片,幼儿从颜色(白)、形状(前面的长长、高高的,后面的方方、矮矮的)等方面初步认识牙齿。】  

环节自评:此处的初步认识牙齿环节,过渡自然而又异常重要。因为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他们基本上都是从颜色和形状上认识牙齿,而这两个认识维度,恰巧为后面的环节奠定基础:形状,区分切牙与磨牙;颜色,找出龋齿。  

(二)发现牙齿吃东西的秘密。  

1.师:刚才你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牙齿能吃东西。那牙齿是怎样吃东西的呢?幼:咬、嚼……  

2.师:什么形状的牙齿咬,什么形状的牙齿嚼呢?(幼儿说出猜想)  

3. 师:小朋友们刚才猜得对不对呢?我们来吃东西体会一下吧。(幼儿现场体验——吃花生米、吃梨子,细细体会牙齿是如何吃东西的,后说出自己的发现)  

幼:前面长长、高高的牙齿把食物咬开来;后面方方、矮矮的牙齿把食物嚼碎。   

环节自评:牙齿天天用,真没细细品。牙齿怎样吃东西,还从没有仔细关注过,先猜想,然后验证,采用幼儿喜欢又直接的方式——现场吃,对幼儿来说不仅快乐,而且是那样的迫不及待,一寻究竟。  

(三)进一步认识牙齿:切牙、磨牙。  

1.(出示菜刀的图片)师:这是什么?(菜刀)菜刀有什么作用?(切菜)菜刀用来切菜,把大的菜切小。你觉得什么形状的牙齿的作用跟菜刀的作用差不多?(幼儿回答)哦,长长、高高的牙齿把食物咬开来,就像这把菜刀把食物切下来一样,这种形状的牙齿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切牙。  

2.(出示石磨实物)师:这是什么,认识吗?(磨子)它有什么用呢?(老师现场用石磨对花生米进行加工)看,经过磨子的加工,整的花生米怎么样了?(碎了)它像我们嘴巴里的什么牙齿呢?(宽宽、矮矮的牙齿)把食物切开来的牙齿,叫切牙,那像这个磨子一样,把食物磨碎的牙齿会叫什么呢?(磨牙)  

环节自评:采用图片、实物,循循善诱,生动形象地认识牙齿——切牙、磨牙,借用巧妙,原本晦涩的知识幼儿訇然开朗,并且一个个兴趣盎然,印象深刻。  

(四)小结:牙齿的重要性  

1.师:现在,关于牙齿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幼儿纷纷发表看法)  

2.师小结:不同形状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他们一起努力,为了我们将食物轻松地吃下去,给身体提供营养。看来,牙齿一颗都不能少。  

环节自评:牙齿的神奇分工让幼儿惊叹不已,对牙齿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心头的想法蠢蠢欲动——要保护好牙齿。这样的意识,水到渠成。幼儿毕竟是幼儿,教师的总结,加深幼儿印象,并承上启下。  

三、看看,发现龋齿——观察同伴的牙齿,发现蛀牙。  

1.师:小朋友们嘴巴里的牙齿少不少呢?请张开嘴互相看看。(幼儿互相观看牙齿后说出自己的发现)  

幼:他的牙齿有的是黑色的;他的牙齿上有洞洞;他有蛀牙……  

2.师:为什么会有蛀牙呢?想想,有了蛀牙以后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回答)  

3. 观看录像——蛀牙的危害。  

环节自评:发现同伴牙齿的秘密,幼儿乐此不疲。观看录像,在幼儿已有蛀牙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把他们对蛀牙危害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带来心灵的震撼——蛀牙带来的后果真可怕!保护牙齿的意识愈加强烈了。  

四、刷刷,赶走蛀牙虫——在游戏中学会刷牙。  

1.师:怎样才能不让牙齿有蛀牙呢?  

幼:不吃糖、漱口、刷牙……  

2.师:刷牙是最简单有效的保护牙齿的方法,那一天刷几次牙合适呢?小朋友们会刷牙吗?  

幼:早上一次;早一次,晚一次;晚一次……上上、下下、左左、右右……  

3.师:刷牙要每个部位都刷到,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刷刷牙吧!  

环节自评:在游戏中巩固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天天刷牙的习惯,寓教于乐。  

五、延伸活动:身体上还有好多的秘密,小朋友们发现了别忘了跟老师、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哦!  

活动反思:  

1.以生为本,经纬适度:活动选材从幼儿身体上的器官——牙齿出发,在途中(幼儿园集体活动中)萌生保护牙齿的意识、会使用简单实用的保护方法,最终到达影响深远的——牙齿终身健康的终点。小小的牙齿,多多的“事儿”——乳牙、恒牙、乳牙20颗、恒牙最多32颗、6岁开始换牙……切牙、犬牙、磨牙……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什么样的“事儿”是他们感兴趣的?能够理解的?目标该如何定位……秉持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教学活动要符合孩子的认识规律,注意孩子当前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经验和情感背景,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果子。可见,本次活动课题的敲定、环节的设计、内容的涉及,做到了“一英寸宽,一英里深”,幼儿兴趣盎然,知识点恰如其分,教育影响悠远深长。  

2.本真教学,寓教于乐:活动秉持问题驱动、教师引动、幼儿主动的教学理念,让幼儿在说说、吃吃、看看中发现牙齿的秘密、体会牙齿的重要性、萌生保护牙齿的意识,学会基本的保护方法,并养成习惯。童年是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所以运用借鉴、影像资料、游戏等教学形式,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蕴涵其中,幼儿“乐”中有“得”。  

陈爱丽点评:(点评老师:陈爱丽,如东县掘港镇幼儿园教师 如东县教坛新秀 唐海燕名师创新团队成员)  

1.选材具有浓重的人文性。“牙齿”伴随着人的一生,并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在孩子长出第一颗恒牙、即将换牙的中班与孩子共同认识、了解牙齿,具有浓重的人文意义。  

2.过程深受孩子喜欢。1.说说,发现身体的能量之源——牙齿;2.吃吃,发现牙齿吃东西时的秘密——切、磨;3.看看,发现龋齿——观察同伴的牙齿;4.刷刷,赶走蛀牙虫——玩孩子喜闻乐见的刷牙游戏;5.继续发现身体上的其他秘密,延伸活动。整个活动过程孩子自由,快乐。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er/1288748.html

相关阅读:中班科学教案:认识芹菜和菠菜
中班科学探索活动:找对称
中班科学教案:认识水
中班科学教案:有趣的蚂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神奇的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