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1、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迁移整理已有经验的能力,逐步促进幼儿思维深刻性的发展。重点: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初步理解组成的意义。难点:概括5以内各数组成情况,初步体验发现数越大,组合的方法越多。准备:教具(大房子图一间2层、数卡“1”3张,“2”2张、“3”一张,表示分合意思的符号四个) 学具(操作分合学具出现不同结果的记录纸、房子图10张,人手2套1-5的数字卡、宝贴)过程:重点讨论 > 幼儿迁移运用 > 集体交流 > 结束活动 1、 重点讨论 A、 目标: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认识表示数的分合的符号“ ”,理解组成的意义。 B、 指导: a、出示房子图,引导幼儿将相应数字布置上去,如屋顶上是2,下面2个房间里分别是1和1; b、将房子拿掉,请幼儿讲讲2、1、1是什么关系,该怎么念,引出“ ”:分开、合起来的意思。 c、同法学习“3”的组成。重点是体会3有2种分法。 2、 幼儿迁移运用 目标:在前一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迁移整理5以内各数的组成的经验,并用数字表示。 指导:a、教师介绍玩法 b、幼儿在上次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在房子图里有数字表示 3、 集体交流: 目标:整理有关5以内各数的组成经验 指导:(1)幼儿介绍,教师有序排放5以内各数的组成卡片。 重点指导幼儿体会把一个数分成2份,这2份合起来还是原来的数。 (2)在结果出来后,引导幼儿观察,列出每一个数字分的方法记录情况, 问:记录每个数字分的方法从2-5有些什么变化? (体验:记录越来越多 > 分的方法越来越多) 4、 结束活动 (1)小结有关数的组成的一些经验,激发幼儿下次活动的兴趣; (2)肯定活动中有进步的幼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com/youer/558358.html
相关阅读:数学活动设计《有趣的的立方体》
认识“>”和“<”
小心、危险
测量物体的轻重
教学反思数学仿编应用题活动《小鬼当家》幼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bjb@jiyifa.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