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抛出问题后,孩子的经验就是用洗洁精来清洗油腻的盆子和餐桌,而那些实用、经济又环保的方法他们都不知道。阅读幼儿用书时,孩子的眼神是好奇的,如果当场提供实物来操作验证,对孩子来说留下的印象是抹不去的。然而,由于条件的限制,我无法为小朋友提供这些材料,只能告诉小朋友回家去试。
科学活动需要真实客观的现象带给孩子的印象和经验,仅停留于纸上谈兵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小朋友对今天的活动可能还带着疑惑“是真的吗?”小朋友只有做过了、看过了才不会忘记。
2011年4月20日下午管理局学前科组织了名师送课活动,活动主要包括两项内容:1、马宗磊老师组织的中班科学活动《吹泡泡》;2、课后教研活动。我有幸参加了此次送课活动,马老师亲切的语言、富有感染力的激情,孩子们高涨的热情,使我感触颇多,激动不已,现将体会浅谈如下:
一、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选材
选材包括教材的选择和活动材料的选择,教材的选择与设计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幼儿的兴趣作为支点,选择与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教材;活动材料的选择要注意活动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马老师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选择出科学活动《吹泡泡》。马老师在此教学活动中以点为切入点,由点到面逐步拓展教学内容,即:探索多样性的吹泡泡操作工具,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吹泡泡》的选材,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的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二、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层层推进。
马老师将《吹泡泡》教学活动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操作材料是以幼儿熟知的吹泡泡方法——吸管引入,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第二层操作材料是取之于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使幼儿探索得知有孔有缝隙的物品能够吹出泡泡;第三层操作材料选取了一片树叶,和幼儿一起探索吹泡泡,使不能变为可能。第四层操作材料利用多种活动材料来制作吹泡泡的工具,知道无论使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在整个活动中,老师只是穿针引线,大多时间以幼儿自由探索为主,让幼儿融入活动,引领整个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法,充分的体现了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通过这次听马老师的《吹泡泡》科学活动,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做到热爱幼儿,尊重幼儿,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其次要将教师、幼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来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第三要时刻保持一颗童心,用自己的激情和快乐引导幼儿,使幼儿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最后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科学文化知识,与同事、家长之间搞好关系,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断的进步。
《礼物送给好妈妈》这个活动选择建构式课程上中班下学期的主题活动《我有多爱你》中的一节科学活动。结合三月八日妇女节开展,但我上课的时候三八节已经过了,所以在导入部分进行了修改,我问:小朋友,我们的妈妈平时照顾我们很辛苦,我们为妈妈送一份礼物好吗?导入简洁明了,直接进入主题。活动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反思如下:
一、活动的目标定位要突出重点。
一备时,我将活动的目标定位: 1.进一步感知数字8的实际意义,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2.学习用点子记录每组给妈妈送礼物的人数。活动的第一条目标主要想通过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我给妈妈送礼物和第三个环节装饰礼物来达成的。第二条目标主要落实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活动实施下来之后发现活动的时间过于长,导致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注意力不太集中。研讨后大家一致认为活动的“点”比较多,重点不太突出。教师在活动之前应想好本次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应抓住一个重点的目标,抓紧宝贵的活动时间,重点解决之。而本次活动的主要目标应定位在统计礼物数量上面。因此,活动的目标进行了修改,1.学习用点子记录的方法,统计各种礼物的人数。
2.初步尝试合作统计,能讲述统计的结果。
二、活动的准备要充分。
1.幼儿的位置问题。
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地时间比较短,因此活走动不宜过于频繁,过多的走动不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也不利于活动的常规。活动中教师采用什么样的座位,应根据活动的需要进行调整,如果需要孩子操作的次数比较多,最好就让孩子做在位置的旁边。另外,班里孩子有七组,每组孩子要统计一张统计表,在七张统计表汇总时比较多,研讨后大家认为应将幼儿分为四组比较合适。
2.教具的问题。
教具的摆放也应当引起重视,在活动准备时教师应先摆摆看,什么样的摆放方式是最合适的。本次活动中的四张统计表应按照1、2.、3、4的顺序依次排列下去,且最好在同一行,便于幼儿目测、汇总。另外,活动的教具应清楚,让幼儿所有的孩子都能很清楚地看到,否则会严重影响活动的效果。
三、活动的过程要紧凑。
1.教师的语言应准确、精炼。
教师准确地语言能让孩子明白老师的要求,教师的提问应小而且具体,切忌大而宽泛。另外太书面化的语言孩子不太能理解。
2.活动的常规。
活动中教师是引导者,应当把握好活动的节奏,不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活动的常规是活动质量的重要保证,活动的常规不好,常常需要停下来维持常规,会打断教师的思路,导致活动不紧凑。因此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十分必要。而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一次次的日常活动中一步步地养成。
四、活动的讲评要以幼儿为主。
我在活动讲评环节很容易犯的错误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活动讲评或游戏分享环节,演变成为教师主演的“独角戏”。导致这一现状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善于用孩子的思维去考虑问题,不善于引导孩子讲述。说到底还是自己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定位不准确。让孩子说,怎样引导孩子说,这也是我今后在组织集体活动和游戏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er/593336.html
相关阅读:大班科学:植物的茎
活动名称:蝌蚪变青蛙
《小鸡的一家》之延伸活动(幼儿园科学认知活动)
幼儿园科学主题教案《小白兔蹦蹦跳》
科学活动:小球别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