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小班艺术活动??《我是一个大苹果》课后反思

编辑: 天高云淡 关键词: 小班教学反思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今天上午我进行了小班艺术活动——《我是一个大苹果》园级展示课的活动。由于天气寒冷,孩子们开始对冷水洗手产生畏惧,有的孩子只是冲冲水就了事了。为了能让孩子们在形象和游戏的情境中了解正确洗手的重要性和方法,因此我设计了这个艺术活动——《我是一个大苹果》。通过此活动,让幼儿明白吃东西前要洗手,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一开始,我以“大苹果”的身份出现,让幼儿猜猜“我”是谁呀?“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大苹果呢?教师借助苹果这一幼儿生活中最熟悉、最喜欢的东西,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而《我是一个大苹果》这个歌词形象生动,旋律简单上口,表演性很强的音乐活动。从今天的活动中来看,小朋友都非常感兴趣,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学一学、讲一讲、唱一唱“大苹果”的歌,知道了脏手碰过的东西很不卫生,吃了容易生病,所以吃东西前要先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从现场的状态来看,我能抓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用夸张、激情的语言来撩拨幼儿的情感,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在每个环节中,我都提出明确的要求。活动中,我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对他们的回答和表现及时给予回应和鼓励。同时,我善于引导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表现和分享,尝试根据自己的经验仿编歌曲,鼓励幼儿把现有的经验进行迁移,让每一个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表现的快乐。应该说,今天的活动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本次活动也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教师的话太多,活动还不够紧凑等等。

本次教学活动,也作为我们小班行为跟进式的研讨课。在第一次的教学活动后,我们小班组的全体老师都帮我出谋划策,特别是七尾鱼、鱼儿、那些花儿她们给我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让我深受感动。所以在第二次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更活跃了,兴趣更浓了。整个教学活动也比较流畅。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活动,使我有了更深的感悟。要上好每一堂课,幼儿的课前经验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要不断的努力,不断学习,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活动设计

我设计这个音乐活动《大雨和小雨》的目标是:1、能用强烈不同的力度演唱《大雨和小雨》;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力。

从这三个活动目标来看,我分析出几个问题:1、教师在清唱过程中有意识的用强弱不同的力度唱歌曲,但当提问:歌曲中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幼儿的回答都没有答到点子上,在开场播放的《大猫小猫》的音乐强弱不明显,幼儿没有从中得到感受。2、整个活动的重点——“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感受演唱大雨、小雨时的不同强弱力度”没有达到,幼儿一直围绕在表演动作,并且一开始幼儿第一次欣赏歌曲时我的动作太过单一,导致框定了幼儿的创作动作的思维。3、幼儿的常规没有切实处理好,导致活动思路混乱。

二、感受与表现音乐节奏感的强弱

幼儿对声音大小的感觉有许多生活经历,其中下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雨声有大有小,不同的变化形成了强弱的节奏。我在电脑上下载了大雨“哗啦哗啦”的声音和小雨“滴滴答答”的声音,主要目的是让幼儿的听觉有一个明显的分辨。但活动后发现幼儿对下雨的强弱没有得到吸收,如果在活动中通过“响响的拍手”和“轻轻的拍手”让幼儿探索匹配雨声,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观看下大雨和下小雨的课件,幼儿就能较快的领悟歌曲的强弱关系了。

三、感受歌曲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有儿童特点。本单元的主题是有趣的声音世界。声音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感受到的一种自然现象。如在幼儿进行表演唱时有一种形式是:当唱到大雨时,让幼儿扬起手,唱到小雨时,让幼儿放下手。另一种形式是:表现大雨时,让学生们站起来,当表现小雨时,让学生们坐下来。这种边唱边表演的形式,会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这节课幼儿的积极参与性使得整堂课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但还需进行跟进式研讨和磨课。
歌曲《我是棉花糖》旋律轻快、歌词有趣,且棉花糖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糖果,它柔软、易变形的特征让孩子们喜爱着它,所以这首歌非常适合孩子们的演唱、表现。活动中,我以吸引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倾听习惯,表现力为重点,通过激趣、倾听、表演唱等方式展开,吸引幼儿快乐、主动地参与活动。

片段一:

师:小朋友,这是什么?

幼:棉花糖!

师:对!看看老师要用棉花糖来变魔术了。(教师手拿棉花糖将它压扁、拉长)问:棉花糖怎么啦?

幼:压扁了!变长了!

师:看看棉花糖还变成了什么?(教师捏出小兔模样)

幼儿:小兔!

师:看看又变出了什么?(小老鼠)想想还可以变什么呢……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唱一首我是棉花糖的歌。(教师演唱)

反思:小班孩子们对糖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看到老师手里拿着糖了一个个眼睛盯的牢牢的,他们想吃、想看、想玩,但此时如果教师完全满足与他们的需求,孩子的就可能会过度兴奋而导致课堂难以延续,因此教师只是重点让孩子们看,感知棉花糖的特征,让他们对棉花糖一种期待感,神奇感,这样更有利于课堂重点的把握。但是在此环节中,教师提的“想想还可以变什么呢?”这个问题提的有点为时过早,可在幼儿基本掌握歌词后再提问。

片段二:

师:棉花糖变成了什么?

幼:小兔。

师:我们也一起来唱一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er/669081.html

相关阅读:小班教学活动:眼睛看到了什么
我阅读,我快乐??《蛤蟆种瓜》教学反思
小班美术《快乐的颜色》教案反思
小班早期阅读《小兔孵蛋》教案反思
音乐活动《宝贝在哪里》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