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今天的天也格外的晴朗,和风徐徐。活动开始后,我特意选择了活动室靠窗边的位置坐下。一边出示一个色彩鲜艳的自制风标,一边神秘地对小朋友说:“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小朋友立刻被我手上的东西吸引住了,许多幼儿纷纷举手回答:“彩带”!(为了幼儿的操作更于简单,我并没有采用教材上制作风标的方法,而是直接把彩色的布条绑在了铅笔上。)然后我突然站起身,举起手里的东西,只见彩色的风标迎风飘起来了,小朋友们都大叫起来:“飞起来了!飞起来了!”我又立刻坐了下来,自然风标就静止了。针对这种现象,我及时地告之幼儿这是一个自制的风标,风标就像一个信使,能告诉我们风来了,是从什么方向吹来的。并向幼儿提问:“是什么原因风标一会会飞,一会儿又停了下来了呢?”幼儿七嘴八舌地谈论开了。我抓住幼儿的兴趣点,让幼儿自己观察风标的制作,引导幼儿讨论风标中最关键的是什么部分。然后不失时机地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风标。大部分幼儿都很快地从一大堆操作材料中选择了和我一样的最简单的制作方法。然后我们带着风标来到户外场地上进行风向测试,根据教师的引导,让幼儿自己探索发现如果变换不同的地方与姿势,测试风向是不是相同?风力大与风力小的时候风标有什么变化?跑动的时候风标的变化?等等,带着这些问题幼儿二个一群,三个一伙各自为伴动手验证起来,通过验证他们很快得到了问题的答案:人变换拿风标的位置风的方向不变;风力大的时候风标飞得高,风力小的时候风标飞得低;跑动的时候风标飞得高,说明风力大等等。
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像这种科学活动类的小实验往往表现出有趣的外在现象,且重在操作,符合幼儿形象直观的思维特点,符合幼儿爱摆弄、爱操作物体的心理特点。因此,通过科学小实验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之由直接兴趣转为间接兴趣,幼儿的兴趣不再只停留在实验的外在表现上,而是转入了探索实验中这些因素的内在联系上,幼儿获得了更为丰富的知识。在操作活动中我们常常碰到幼儿可能对问题有不同的认识,这是正常的,我们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幼儿每一个的看法,应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互相争论、评价、补充,以促进幼儿的进一步探索,最终得到比较圆满的结果,要注意使每个幼儿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教师要掌握全局,选择比较好的答案,适时帮助幼儿总结,将幼儿获得的知识经验系统化。在操作发现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不能只简单的问幼儿“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而要多问幼儿“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等问题。我觉得大班的幼儿多开展一些像这种科学小实验有利于促使幼儿的积极思考和进一步探索的能力。
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能也会时常遇到一些失败的课。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确不错,当我们每个人在遇到失败时,如何去正确面对呢?是放弃,还是继续尝试、改进,不断的反思自己的教育观念,以求得发展呢?
新理念、新教材指导下得幼儿教育事业,要求教师“一切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幼儿得发展”。所以,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使自己在不断的尝试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和进步,21世纪的幼儿教师正是需要有这样的创新精神。
一、设计意图:
我选择的是一个科学活动《青蛙》,现在正是春天,结合春季的特征,我们开展了春季的主题教育,由于青蛙是在春天里繁殖的一种动物,青蛙妈妈生下了许多的宝宝——小蝌蚪。所以,幼儿们就会经常走到自然角去观察小蝌蚪,对小蝌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我问幼儿:“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幼儿说:“小青蛙”。我又说:“那小蝌蚪怎么长得和青蛙不一样呢?”幼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脸疑惑的样子。故我又根据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中央教育研究所的刘占兰教授也指出: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秘,有益于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使他们从小善于观察和发现。为此,我就结合新《纲要》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此次科学教育活动。
二、主要的教学描述:
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青蛙,初步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长过程。
2、使幼儿知道青蛙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准备:硬件方面:青蛙玩具或图片 青蛙的生长过程图 小蝌蚪
软件方面:事先饲养小蝌蚪
教学过程:一、出示小蝌蚪引出课题,激发幼儿观察青蛙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朋友,请你们看一看是谁呢?(小蝌蚪)你们知道小蝌蚪的妈妈是谁吗?(青蛙)
二、出示青蛙玩具或图片,让幼儿观察青蛙的外形特征。
“呱呱呱,呱呱呱”小朋友你们好!我是玩具厂的叔叔根据青蛙的样子做成的青蛙玩具。
提问:1、青蛙长得怎么样的?
2、眼睛、嘴巴怎么样的?
3、肚皮、背是什么颜色的?
4、青蛙有几条腿?
5、青蛙有颈吗?头能转动吗?
6、青蛙生活在什么地方?
三、初步引导幼儿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现在,小朋友们都认识我了,但你们知道我是怎么变成青蛙的吗?
1、幼儿先借助已有的经验讲述青蛙的生长过程。
2、教师出示青蛙的生长过程图,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青蛙爸爸和妈妈身下宝宝的时候是怎么样的?慢慢长大后又变成怎么样了?最后又变成怎么样了?
3、游戏《蝌蚪宝宝变青蛙》,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青蛙的生长过程。
① 假如你是一只蝌蚪宝宝,圆溜溜的,用身体的动作怎么做?②变成小蝌蚪了怎么做呢?③长出后退怎么做?④长出后退怎么做?
⑤脱掉尾巴怎么做?
最后,教师做青蛙妈妈,幼儿做宝宝一起游戏,将青蛙的生长过程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四、知道青蛙与人类的关系。
1、青蛙有什么本领?
2、青蛙对我们人类有这么大的用处,我们应该怎样保护青蛙呢?
三、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青蛙》结束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从选材、设计、准备到教学,虽然我能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季节和兴趣需要出发,详细地考虑了各个方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但在课后发现还有一些方面有待改进的。如:科学活动中,教师提供给幼儿观察的玩具青蛙科学性不够,幼儿的探索、尝试机会不够,就此问题,本人认为这节课还可作以下的调整和改进。
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中心幼儿园 章军波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魔术的概念和奥秘,能积极探索,体验成功的兴趣。
2、通过欣赏,学习12个简单的魔术表演。
活动重点:初步了解魔术的概念和奥秘。
活动难点:学习12个简单的魔术。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空瓶、透明的直筒、硬币、小铁球、塑料球、笔、绳子各20个。
2、教师操作材料:空瓶2个、透明直筒2个、纸筒、硬币、铁球、塑料球、记录表、刘谦照片与片段。
活动过程:
一、出示刘谦照片、观看魔术表演。
1、小朋友今天有一位神秘的嘉宾来到了我们幼儿园,看他是谁?(刘谦)他是干什么?(表演魔术)
2、对,他是我们中国现在最有名的顶级魔术师,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中他给我们表演了鸡蛋里面变戒指,震惊全国,让我们都认识了他,今天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魔术,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3、观看刘谦的魔术表演。
4、提问:刚才刘谦哥哥给我们表演了什么?
二、教师表演魔术,幼儿探索发现其奥秘。
(一)、小铁球穿硬币进入瓶中
1、老师也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好,现在老师就来变给你们看,我表演的魔术名字叫《神奇的小铁球》,先请出我的道具朋友。
2、教师一一介绍道具名称(空瓶、硬币、小铁球、纸筒)。
3、师:小铁球说:它想要到瓶里去,(掉)这样稀奇吗?对一点也不稀奇,你们也会,不过今天我要用硬币盖住瓶口,让铁球穿过硬币掉入瓶里,你们说可能吗?(幼儿回答,并请幼儿上来示范),但是老师今天就要借用这个纸筒,让奇迹发生。来帮我吹口气,一起喊:小球进去、进去......(教师边操作边说:鉴证奇迹的时刻到了,1、2、3。。。。。。)
4、师:啊,小铁球真的进去了,它真是穿过硬币进去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硬币是不是还在?(请一幼儿上来查看)它到底是怎么进去的呢?(幼儿回答)
其实这个实验你们也能做,老师在后面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操作材料,还有一个透明的直筒,请你们仔细观察,铁球到底是怎么进去的?
5、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6、提问:你成功了吗?铁球到底是怎么进去的?(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聪明,把这个魔术的秘密给揭开了。对,小铁球在掉入直筒后与硬币相互碰撞,这时它们被弹了起来,硬币与瓶口产生了缝隙,这时小铁球就趁机掉了进去。魔术就是运用科学原理来完成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er/739598.html
相关阅读:科学活动:小球别跑
大班科学:植物的茎
幼儿园科学主题教案《小白兔蹦蹦跳》
《小鸡的一家》之延伸活动(幼儿园科学认知活动)
活动名称:蝌蚪变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