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中在第一环节,让幼儿自己思考,可以用些什么方法让气球鼓起来?许多小朋友都想到了用气筒打气,用嘴巴吹气球。那小朋友的方法究竟是否可以让气球鼓起来呢?我让幼儿自己先去尝试一下,在尝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的气球怎么都吹不鼓,小朋友已经很用力的吹了,这是什么原因?还有的用气筒打的,怎么打一下,气球就飞出去了?通过小朋友亲自动手尝试,他们有了直接的感受,在接下来的分析时,小朋友就有话可说了!
为什么气球吹鼓不起来?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气球的问题,由于这些气球是大家收集来的,有的气球没有吹过,可能有漏气现象,还有的气球本身就不容易吹起来,如长条形的气球;二是吹气的方法问题,有的小朋友吹一下又吸一下,这样气又被吸回去了,气球就怎么也吹不大了。为什么用气筒打的气球就飞出去了?原来小朋友不知道要将气球套在气筒上,手要握住气球口,不让气露出来或者没套紧,让气球被气给吹飞出去了。找到了这些原因,小朋友又进入了第二环节,再次尝试让气球鼓起来,由于有了第一次的经验,小朋友绝大多数都吹鼓起来了,有了成功的体验后,小朋友对让气球鼓起来充满了信心。
在第三环节,将气球扎起来,并用气球托把气球固定住。这个环节对于许多小朋友来说有很大的难度,因为现在有许多小朋友还不太会熟练的使用绳子扎东西,所以就到最后出现了吹好气球后都跑来找老师帮忙的状况。为了让孩子能够学会扎绳子,我尽量鼓励他们自己试一试,或者请能力强的幼儿相互帮忙。当然在自主游戏中,作为活动的延伸,我也会加入让幼儿锻炼扎绳子的环节,让他们能够提高扎绳子的能力。
整个活动,让幼儿通过不断的探索、讨论再操作、再探索,提高幼儿的分析、判断能力,从而掌握正确的方法让气球鼓起来。
活动目标:1.被乌龟的出现所吸引,产生接纳、喜欢乌龟的情感。2.参与关于乌龟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讨论,萌发观察兴趣。 活动反思:
活动准备:1.实物乌龟一只,铃鼓等。。
活动过程:一、猜猜谁来了。(重点)1.师幼围坐在一起,教师神秘而又欣喜的设问: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可爱的动物朋友,猜猜它是谁?2.请出新朋友,亲切地:哦,小小乌龟爬过来了。把小乌龟放在展示屏上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师:乌龟长什么样?(有四条腿,一条小尾巴,头上有嘴巴两个小鼻孔,一对小小的眼睛,有一个可以伸缩的脖子)你最喜欢乌龟的什么?为什么?3.猜猜看乌龟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二、小小乌龟爬过来。1.乌龟今天真高兴,他爬呀,爬呀,爬过来。看看他是怎么爬过来 的?2.乌龟还要爬到小朋友这里去,它是来向你们问好,看看他爬向谁?乌龟向哪个方向爬去,就请那一方向的幼儿对乌龟打招呼,如“你好,乌龟。”“我喜欢你,乌龟。”“想和我做朋友吗?”等等。3.可以请幼儿用手去触摸乌龟的身体,说说有什么感觉。三、逗乌龟。教师手持铃鼓在乌龟上方摇晃,观察乌龟受声音刺激时的反应。四、给小乌龟取名字乌龟说:我还没有自己的名字,也没有家,今天我想成为你们中的一员,你们欢迎吗?请你们给我取个好听的名字吧!(幼儿给乌龟取名字)五、护龟计划(难点)1.讨论:怎么样使小乌龟成为我们的一员?怎样照顾自己的新朋友2.请每个组的幼儿在“护龟计划单”上签好自己的名字,用文字或标记表示,请个别幼儿记录。3.请个别幼儿代表自己组说说养护乌龟的计划。六、小结送乌龟回家:今天我们和乌龟做了好朋友,我们给乌龟造了一个新家,让它留在教室里,以后我们还要和乌龟做许多游戏。(将乌龟送到自然区,与乌龟亲切道别)
乌鸦喝水,这个故事虽然很简单,但转而变成一个科学活动之后,却让我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从一开始内容的选择,到后来目标的制定,再到环节的不断调整,可以说是一个不断突破、不断蜕变的过程。
首先是教材的理解与挖掘:如何从数学这个角度挖掘有价值的东西成了活动的第一步,体积、空间、容积等知识点很多,但适合中班幼儿的可能就是最初的感知和形象的理解,所以各种操作活动贯穿始终,孩子或借助个别操作的方式或通过小组合作形式不断地让孩子观察、感知、理解物体体积与所占空间之间的关系。
其次是环节的设置与安排,试教时我让幼儿直接用果冻盒测量不同物体的体积,然后制作记录表,总结规律,但是这样一来误差比较大,因为果冻盒是圆性的、板栗、冬枣之类的食物的形状也是不规则的,加大了测量的难度,所以重新调整思路,将乌鸦喝水这一游戏前置,由乌鸦喝水这个现象引发孩子们探索的兴趣,在看一看、比一比、扔一扔的过程中,建构和整合已有的经验,并借助水这个载体,有效地减小了操作的误差,最后再通过给乌鸦送礼物这个游戏,将前面整合的经验迁移到过去中,实现由观察、到操作、到运用这样一个逐渐深入逐步递进的过程。
再次是科学活动语言的组织,因为科学活动的特点是严谨与缜密,所以教师的语言必须非常的精炼与简洁,但是试教下来,孩子的操作情况与预设有很大的差别,我的指令发不精确,所以孩子不能正确的去操作,后来仔细的斟酌每个环节中的每一句话,结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尽量让语言通俗、简练、明确,就像之后的操作活动,强调与突出了最快之后,孩子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可以说教案在不断的修正,思路也在不断地在开阔,活动虽然还有很多遗憾的地方,但是取与舍之间很多东西都获得了提升,这是孩子能体验的,更是作为执教者的我所收获的!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er/915891.html
相关阅读:科学活动:小球别跑
活动名称:蝌蚪变青蛙
《小鸡的一家》之延伸活动(幼儿园科学认知活动)
大班科学:植物的茎
幼儿园科学主题教案《小白兔蹦蹦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