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孩子出生就一定给家里带来快乐!”卢小姐大谈苦经,自从宝贝儿子呱呱落地后,她与上一代的矛盾激增。小到每顿该喂多少奶、什么时候添加辅食品,大到请月嫂、参加亲子班,两代人的意见都无法统一。而曾经有一项网上调查更是证实了这个现象:将近20%的受访者称,孩子降生使家庭关系比孕前更紧张。
新妈妈勇试新育儿技巧,外婆奶奶坚持走“保守路线”———对于生来就受到“万众瞩目”的小宝宝们,生活中的每个细枝末节都有可能引发一场家庭大战。究竟该听谁的,到底谁才是对的,实在是个莫大的难题。
生活起居:科学Vs传统
通常来说,新一代妈妈眼界开阔,容易接受新观念,都希望以最优越、最科学的标准喂养宝宝。而以外婆和奶奶为代表的“保守派”则比较相信自己的经验,她们的口头禅是:“我就这样把你养大的,你不是也好好的吗?”
新手妈妈丁丁也遭遇了同样的家庭矛盾。她在怀孕时就看了许多育儿杂志,同时也是网上妈妈论坛的忠实参与者。
自女儿出生后,丁丁就大胆把这些新育儿技巧运用于生活实践:比如说:初生时尝试让宝宝趴着睡、对“夜啼郎”适当放任不管、宝宝的衣服比大人少穿一件、给宝宝每天洗澡……
然而,以上尝试几乎都遭到了上辈的激烈反对。让宝宝趴着睡,孩子外婆说:“这样容易闷坏!”婴儿的衣服更不能比大人少,孩子奶奶说:“我们又不是外国人,怎么好跟人家比?”一件件小小的琐事,让这个小家每天“战争”不断。
教育:理性VS感性
类似的争纷也体现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新一代父母偏理性,着眼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品格;隔代的老人则偏溺爱,生怕孩子受半点罪,即使孩子有不合理要求时,也会不断满足她(他)。
网友芳宁的经历,在网上引来一片共鸣。70岁的婆婆自告奋勇来带宝贝孙子,但由于上了年纪,体力有限,很少带孩子出去玩。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见到生人就哭。到孩子满三周岁,芳宁想送幼儿园,想不到奶奶坚决不同意,说:咱小虎手太善,身体又弱,到幼儿园肯定受欺负。结果夫妇俩只好趁老人一年一度回老家的日子,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
专家:理解是前提交流是关键
其实,围绕孩子的成长,两代人产生分歧很正常,解决争纷的前提是理解,关键是交流。新手妈妈在打着“科学”大旗的同时,也不能一味照抄国外和书本。比如穿衣服,虽然都说外国人都不给小孩子穿得太多,但确实也不能着凉,尤其时半岁内的小婴儿———重要的是一个度。
而对于老人,时代在变,接受一些新“育儿经”也非常必要。对于不同教育层次的祖辈,建议可以尝试不同的手段:如知识型的老人,不妨经常上网“冲冲浪”;对于普通祖辈,可以推荐一些报纸或杂志上的育儿科普文章;而对于“保守型”外婆奶奶,可以鼓动她们一起参加参加孕前班、妈妈班,听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也能获益非浅。
老一辈如果掌握了新的育儿知识,做起来其实比年轻妈妈更执着、更细致。两代人育儿观念分歧再大,但实际上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爱。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01007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