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难免不对孩子发脾气。可过后又觉得内疚,因为很多理论告诉我们不应该这么做。为此我曾多次下决心不再对孩子发脾气,然而,我做不到。有时我也想,如果我永远对孩子和颜悦色,真的对孩子最好吗?我能保证她在家庭之外享受同样的待遇吗?
最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刚好谈及此事,摘录一段如下: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错事,总要求父母保持好脾气,这是完全不现实的,而且也是不正确的。孩子们必须体验一下他们的行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否则他们的言行以什么为指南呢?孩子对父母那些处于生气和愤怒而说出的激烈言辞,与那些冷静的教育相比,也许更易于被她们忍受。这样的一次爆发可以让他们看到,爸爸或妈妈对我是认真的。没有比无所谓的态度更糟糕的了,将您的不快表达出来,要比无所谓的态度好得多。如果孩子大为光火,他们当然也可以将这种情绪表现出来。
生气时因一时冲动而说出口的话,没有经过仔细思考,也不必认真推敲。在绝大多数时候并非针对个人,说话者是借此表达当时的感受,并不是有目的地攻击。当然说话以对方能接受为好。”
看来,适当地发脾气也有一定道理,父母不必过多地内疚。当然,我还是会尽量少对孩子发脾气。
上星期因为女儿晚上收拾洗漱太磨蹭,我跟她发了脾气。这星期,我叫她干什么事情,她都很痛快地说:“好吧。”
不过我体会这种方式不适用于太小的孩子,因为他不理解大人发脾气的原因,只会感到茫然和害怕。
shuiyunjian 的回复: (写于3/16/2001 1:39:44 PM)
前段时间工作和学习比较忙,所以情绪不免焦躁。有次周末,孩子因为贪玩把裤子尿了,而负责接孩子的爱人又忘了把孩子的裤子带回来,所以孩子只好钻进被窝等着。当时火腾地就上来了,将爱人数落了一通。临睡觉时,孩子对我说;妈妈生气了,把爸爸和小狗(指他自己)都给说了。我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太暴躁了,于是跟孩子解释道:妈妈不是生小狗和爸爸的气,妈妈看到小狗没裤子穿着急了,说话声太大了,妈妈不对。以后有尿自己上厕所,回家提醒爸爸带裤子回来,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孩子安心地睡去了。
对这事我的体会是:发脾气在所难免,但要把握一个度,不要吓着孩子,尽可能安抚孩子的恐惧和慌乱,然后给出解决办法。要孩子明白:人有时是会发火的,但发火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面对困难可以想其他办法的。我相信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有好处的。人是有情绪的,做父母的不必刻意压抑自己。
心痕 的回复: (写于3/16/2001 8:42:04 AM)
我也会发脾气,人家都说看外表我对孩子一定很和善,事实上,在我家,我是属于强硬派:)适当的发发脾气,让孩子了解父母对他的感受,是很有必要的。
xaosduck 的回复: (写于3/15/2001 6:14:45 PM)
我想问题的关键倒不是你能不能发脾气,而是你什么时候发脾气及发脾气时说什么,一个关键原则就是不要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脾气、即便要说也要就事论事,千万不要把陈年老帐全拿出来一起算,更不能说一些负气的、伤感情的话!
我对此深有感触的,这两天我一直也在思考我为什么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或者说得更广一些就是孩子的心理研究更感兴趣,我发现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我父母对我小时候的教育不那么科学,属于很严格的那种,而且发起脾气来特别不顾我的自尊心,幸好我小时候就特别爱看教育子女的书,每次一受父母这种不正确的责备和打骂后就在心里默默地发誓:我今后决不对自己的孩子发火,同时也按照书上的一些方法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适,这样才没能对我造成太多的负面影响(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是否认我父母对我教育,他们是非常爱我的,只是一些方法不对);但如果孩子自己不能正确看待父母的发脾气,特别是一些不该发的脾气,那对孩子的伤害就很大了,我有个朋友,他父母对他也很严,其程度还不如我父母呢,但他所受的伤害就挺大的,特别自卑,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他这种自卑归咎于他父母的这种教育方法,但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总之,能不发脾气就尽量不要发脾气,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肯定有些原则,那么就好好地坚持这些原则,一来要让他知道你这些原则,二来在违反原则的时候你要让他明白你不愿意他这样做,如果总是不改的话你就该行使你发脾气的权利,其实发脾气有时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它有助于培养孩子尊重别人的态度。
这是我对这个话题的一些看法,这是个非常重要、也是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希望能有更多的父母加入讨论中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01009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