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您要留心嫉妒啊,那是一个绿眼的妖魔!”嫉妒是一种极易产生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沮丧、攻击和对立,对宝宝心理、学习、人际交往具有不良影响。对于嫉妒心强的宝宝,父母一定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婴儿3个月大就有嫉妒心理
加拿大约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而不是现有理论认为的2岁后才会显露。从事儿童心理和智力发育研究的 玛丽亚·莱赫斯特率专家小组对50名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4项实验。实验显示,当母亲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人(如聊天或其他形式的互动) 时,3个月大的婴儿通常会蹬腿和发出叫声。
宝宝嫉妒的常见情形
“嫉妒”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当他人在某些方面超过自己,导致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所产生的排挤,甚至是破坏别人优越感的一种负性情感状态。嫉妒作为一种十分普遍的心理,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而2~3岁的宝宝年龄小,嫉妒心的表现很外露且不加掩饰,父母稍加注意,就能及时发现,归纳起来宝宝的嫉妒表现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
1、排斥拥有比自己玩具、用品、零食多的伙伴
我有好几辆漂亮的小车,可是今天我发现茗茗的车比我的大、比我的多、跑得比我的还快。不行,我受不了了,为什么我不能拥有它?我一定要占有它,怎么办?明争?暗拿?各种招数都试一试吧。
2、不能容忍身边亲近的大人疼爱别人
妈妈怎么去抱别的宝宝了,还亲他呢,是不是不要我了?妈妈,妈妈,快点放手,来抱我呀!怎么还不来?哇——
3、对获得父母、老师等表扬的其他儿童怀有敌意
老师说露露的画好看,难道我的不好看吗?那好,现在我拿支黑笔在他的画上胡乱涂上几笔,怎么样,还好看吗?老师,你现在得表扬我的画好看了!
嫉妒虽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自然现象,但不能听之任之,长此下去宝宝可能会形成古怪、多疑、粗暴、自卑、执拗或自暴自弃等毛病,对今后的成长十分不利。所以父母应注意防范和及时疏导。
应对宝宝嫉妒心理的误区
误区一 故意让宝宝“吃醋”
“宝宝,你再不吃了这口饭,我就把它送给隔壁的茗茗了。”果然,宝宝把这口饭吃了;“宝宝,你要是不跟妈妈走,妈妈就做露露的妈妈了。”果然, 宝宝赶紧跟着妈妈走了。当你在得意这一招儿很管用的时候,你是否想到自己可能助长了宝宝的嫉妒心理,并且给宝宝带来了焦躁不安和不快?从长远来看,这样做是得不偿失的,父母应尽量用积极的、正面的教养方式。
误区二 袒护宝宝
宝宝背古诗没别的宝宝背得多,哭着回了家。父母也许会说:“不用哭。他们有什么了不起的,反反复复就那么几首。”这是明显的嫉妒语言,你的溺爱袒护虽可能暂时安慰了宝宝,却不能让他正视现实。
误区三 过分使用“反面激励”
“宝宝,你看隔壁佳佳折纸折得多好啊,你就是比不上人家。”很多父母会用这种“反面激励”的方法,希望宝宝能迎头赶上。但是往往适得其反,不是让宝宝产生自卑,就是产生嫉妒。
让宝宝克服嫉妒心的方法
宝宝的嫉妒心理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是经过父母良性引导,可以尽量减少嫉妒对宝宝自己和他人的伤害,使这种消极心理向其他积极方面转化。
不要一味地哄宝宝
有的父母爱儿心切,经常单一、夸张地表扬宝宝,说宝宝什么都强过别人,即使宝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把责任向别人身上推。久而久之就会使宝宝骄傲,进而看不起别人,不愿意承认和学习别人的优点,不接纳他人和嫉妒他人的事情随时可能发生。
帮宝宝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有的宝宝会因为自己折不好一张纸、画不好一只苹果而嫉妒别的小朋友,知识和技能上的匮乏常常是宝宝产生挫败感的直接因素,而失败是产生嫉妒的直接原因。如果宝宝是这种情况,就手把手地教知识和技能,让他产生成就感,蓄积自身的潜能和优势。
别总是让着宝宝,要输得起
要在游戏中让宝宝知道有输有赢,并锻炼他接受败局的承受力。这样的心理感受会渐渐迁移到其他情境中,使宝宝敢于面对别人比自己强的情况,减少嫉妒情绪的产生。
培养宝宝的自信心
父母要从小培养宝宝的自信心,在适当的时候,常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对待宝宝,但决不能夸大其词的,这样,宝宝就会形成自信的心理。自信的人往往比较乐观,在对待别人的成功时,心态平和,且相信自己也会成功。
引导宝宝正确竞争
嫉妒心理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能通过正确引导使之转化为良性竞争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所以,父母可以告诉宝宝,别人领先获胜后,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是生气、使坏,而是应该激发斗志,敢于和对方展开竞赛。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01869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