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想要了解性格的形成,就必须从儿童出生之后开始研究,因为只有通过儿童的自然行为才能获得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可以说,儿童所做的努力和外部因素关系不大,而是取决于他们创造潜能和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障碍。儿童正是通过一系列突破障碍的努力促进了性格的发展。
每个人对己对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都能表现出自己的心理特征,如有的温和有的粗暴,有的刚强有的懦弱,有的果断有的迟疑,有的开朗有的孤僻,有的宽厚有的自私……我们通常把这些叫做人的个性特征。而性格则是个性的核心,是足以支配个性的那些最主要的特征的组合。
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先天的因素决定了一个人今后性格的大方向,后天的培养则是针对不同性格的缺点进行弥补。对于一个人来说,性格的形成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时期:
首先是幼儿时期。对于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家庭的环境是主重要的。家人的性格往往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使孩子对外界的事物形成一种“世界本是这样的阿”的一种概念,对今后性格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就是青少年时期。这时候学校的环境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时候的青少年学习的能力往往处在最颠峰的时期,但由于对外界的事物和环境还不能进行准确的分辨,往往误入歧途。类似于叛逆或者愤青只是其中比较显眼的一部分人群而已。父母为孩子选择学校的时候,学校的校风也就成了和教育质量一样的一个重要指标。
早期儿童的成长,与培养者的关系极大。因此,谈及早期儿童的培养问题时,必须强调对他们的父母或和其他抚育人的教育和培养问题。
父母的认识与态度是影响儿童成长、特别是儿童对事物的态度与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因为儿童生活条件中的许多其他因素都由父母所左右。比如,遗传下来的先天不利条件,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后天条件得以弥补,而这主要是由父母来完成的。
一般地说,儿童的后天生活条件,更多依靠父母提供和保证。婴儿是通过成人接触世界的。因为婴儿的活动能力有限,他接触到的事物,是由成人提供的。父母如果积极为孩子创造条件,则孩子会得到较好的发展。比如,有的父母对孩子的生活过分焦虑、过度保护、一切包办、喜静厌动,或者不去积极引导与帮助,都会妨碍孩子的发展。
曾经有过一项调查表明,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智力发展,可是他们最头疼的是孩子的行为和性格问题。人们虽然常常议论孩子的性格,但是,许多父母对从小培养孩子性格的重要性,还认识不足。在许多家庭里,重智力发展,忽视性格培养的情况,还相当普遍。特别是当前社会上,对儿童教育急功近利之风盛行,使人们对性格培养有所忽视。因此,更需要大力呼吁,引起人们对性格培养的重视。
总而言之,一个人性格的养成和定型的过程中都会有特别重要的时期,在不同的时期,影响性格养成和定型的事物和环境也有所不同。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030896.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