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孩子流口水什么原因?
初生的宝宝唾液分泌功能不够完善,唾液量较少,一般不会流出口水。4-5个月后,由于辅食逐渐增加,乳牙开始萌发,唾液腺的分泌功能开始增强,唾液量也不断增加,由于小儿的口腔浅,吞咽口水的能力尚未形成,过多的唾液就会不自主地从口角边流出,即习惯上所说的流口水。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尤其以1-2岁的幼儿多见,父母不必为此担心。两岁以后的小儿,逐渐学会了吞咽,这种现象就会自然消失,但是口腔炎、脑炎后遗症等疾症,也可引起流口水,孩子如果曾经患有这类疾病,此时应去医院检查,不能任其自然。
Q:冬天该怎么给孩子穿衣?
冬天该怎么给孩子穿衣?是穿多好、还是穿少好?穿多少才算够?这对年轻的父母来说真是个问题。这几天,南方北方一派严寒,给孩子穿衣的问题也就显得特别突出了。以下是好孩子育儿研究所专家们的观点。
感冒与冷热
宋善路(小儿科副教授):冬天,父母往往会给孩子穿得太多,一层一层的,就怕孩子冻着会感冒。他们把孩子生病的原因归因为着凉、穿少了,这其实反而忽视了感冒的主要敌人。其实,小儿感冒的真正原因是肌体的免疫力低下,而不能完全归咎于着凉。
孩子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他的新陈代谢特别旺盛,体内产热较多,父母给孩子穿、盖、捂得太多,反而会导致孩子汗流浃背。有些父母在孩子感冒发热的时候,仍然一味采取保暖措施,主观上是为了防止孩子再次受凉,但事与愿违,结果往往诱发孩子的高热惊厥。另外,孩子出生以后,他的四肢发育需要有个比较宽松的空间,但过度保暖不但限制其四肢运动,而且对孩子日后的大脑发育也会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防寒保暖事实上不仅不能完全避免感冒,对孩子来说,它的作用常常是消极的。
宁波人的育儿经:孩子冷一点好
李维(心理学家):我说说我的亲身感受。我孩子小的时候请过一个保姆,六十几岁了。她和别的保姆不一样,别的保姆给孩子盖很厚的被子,而这个保姆说孩子不能盖得太多,让他冷一冷反而好。我当时对这个说法将信将疑,我觉得是这个保姆嫌麻烦。后来我问了我的母亲,她比保姆年长些。我母亲说:“保姆说的对。我们宁波人认为孩子就是要冻,不需要太热,穿得热了反而会得热伤风。”
孩子主动,大人主静。静和动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好动的孩子你给他穿衣太多,他一动就出汗,汗湿了衣服,停下来就冷。
我想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要多穿,怕他冷,是只想到了孩子静的时候,没想到孩子动的时候。孩子的新陈代谢比大人快,体内的合成大于分解。所以我认为冬天要给孩子少穿,尤其是运动的时候,可以在运动之后给孩子加件衣服。
我家的大人、孩子都没用过电热毯。孩子不用是因为听保姆的话,认为孩子要冻;而我们大人是看报纸说:有人用电热毯触电死了,害怕。
生病与着凉:关键是提高孩子抵御寒冷的能力
宋善路:防止感冒的关键是提高小儿肌体的免疫力。人是脆弱的,尤其是孩子。但谁都不可否认,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又是惊人的。做父母的往往不清楚:孩子在其弱不禁风的反面,他对环境往往有惊人的适应能力。这正如我们难以想象的穷乡僻壤里,贫家子弟能在瑟瑟寒风中玩耍,尽管是薄衣单裤却很少伤风感冒。我想,这无疑得益于他们从小就在艰苦环境中的磨练,因而对寒冷的抵抗能力大大增强了。
父母一味地给孩子保暖,怕孩子着凉,却并不知道,感冒一方面是防不胜防的,因为孩子的免疫功能各方面还未成熟;另一方面,平时保暖得过度,小儿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就很差,一旦冷热变化就容易生病。所以平时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这方面的锻炼,对他以后适应环境是有好处的。但是对有些体弱多病的孩子,就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穿”里有文化
陈小亚(格若心理咨询所所长):原来如何给孩子穿衣不仅是生理问题,大量的是文化、习惯的因素参与其间。我看过一个资料,人的皮肤的耐寒力是零下20°C,只是我们现在有条件越穿越多,越穿越怕冷。如果没有条件的话,你穿得很薄,这个冬天也可以过。
以前有个电视片讲的是在日本采访,看见那里零下四、五度,孩子照样光屁股在街上跑,家家户户如此。
陈建强(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所副所长):我去日本也看到过,我们穿大衣,幼儿园的孩子都穿短裤。我特地找找看:有没有流鼻涕的?有的,但是不多。
陈小亚:这里面有文化的成分。再比如,我们平常见面说:“你吃饭了吗?”这话产生于经常吃不饱的年代。“吃饱穿暖”就是“温饱”,所以“穿暖”也是件大事情。以前我们“衣不蔽体”,穷得没钱买衣服,只能穿得很薄很薄;稍微有点钱了就会添衣服,钱再多了再多添几件,决不肯让自己冻着。这个观念慢慢演变成一种生活习惯。现在只养一个孩子,期望就高了。父母一担心就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动作,这些不必要的动作累加起来成了习惯,然后你也做,我也做,就把它当成真理了。
李维:能够与宗教相抗衡的只有习惯,习惯是很可怕的。
陈小亚:结果我们只有通过不同民族的生活比较才会发现这是一种文化现象,不然的话你会身在其中不知庐山真面目。我们发现其它民族、其它国家的人不穿那么多,照样过冬天,原来这是文化的差异。其实越有钱穿得越少!我们穿衣有自己的观念,这观念其实忽略了肌体本身的作用。
李维:怎么调动体内的因素来御寒呢?要靠父母有意识地培养。
宋善路:国外的许多父母从小就鼓励孩子洗冷水澡、日光浴,这也是有意识地让孩子接受自然环境的锻炼,这不能不让人叹服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明智之举。
陈小亚:体内的东西是越调动越灵活,越调动能量越大,“用进废退”。
宋善路:正如刚才我们讨论的,西方的物质文明程度比我们高,但他们的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却具有不拘一格的超脱见解,他们无疑比我们的父母站得高、看得远。他们知道孩子的未来将面对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环境。因此,他们鼓励孩子从小去感受环境,适应环境,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他们的用意无疑是值得我们好好仿效的。
原来,穿衣里也有文化,也有你的价值取向。我们应该提倡的是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反对过于溺爱。我们应该培养的是孩子自主、自立生存、进取的价值取向。仔细想想,穿衣的背后原来还有这些文化的东西蕴涵其间。
给孩子穿衣的标准其实就一个字:够
李维:穿多了不好,穿少了不御寒,孩子又是运动着的,孩子本身又有着旺盛的能量释放和新陈代谢,那么到底该给孩子怎么穿?
洪瑾嘉(原市立幼儿园园长):给孩子穿衣,只要够,够就行了,那怎么叫够呢?
我们幼儿园老师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父母给孩子穿得太多,一层一层的。孩子小便完后,裤子一层一层的自己没法提,就让老师提,那么多孩子都让老师提,老师怎么顾得过来。所以我们建议父母给孩子这样穿衣:上身一件内衣、一件(最多两件)毛衣,一件滑雪背心、一件外套(外套活动时脱掉);下身一条棉毛裤、一条毛线裤、一条罩裤,或是一条棉毛裤、一条晴纶棉的裤子。内衣可稍厚一点,紧身一点;背心最好长一点,能盖住屁股。衣服要尽量轻,棉质面料为好,因为万一碰到火星,棉的不容易着火,晴纶易燃。
背心是很起作用的,不是说“冷到心里去”吗?背心就很护心。背心不应该是毛线的,毛线透风,最好是棉的或羽绒。穿背心还有一个好处,孩子活动时胳膊能运动自如。出门时给孩子再加一件外套就行了。
现在有的幼儿园有暖气,有的没有,父母要看实际情况给孩子适当的增减衣服。这样孩子穿脱起来方便,老师帮忙也方便。
Q:宝宝湿疹能打预防针吗?
宝宝湿疹能不能打预防针,主要看湿疹的程度决定。一般宝宝湿疹,不建议打疫苗,湿疹孩子为过敏体质,这时打预防针容易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好多宝宝湿疹持续时间比较久,甚至到断奶前后才会痊愈,所以可以在症状减轻后去注射疫苗的。
如果要对婴儿打预防疫苗的话,建议家长到正规的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后再进行,还要了解疫苗适合哪个年龄段的小孩,切不可盲目进行,以免给患儿引起更大的伤害。
什么情况下宝宝不能接种疫苗?
1、患各种疾病的宝宝不宜接种,例如:感冒、腹泻、发热、空腹饥饿、呕吐等情况下,有的疫苗不能注射。
2、如果宝宝患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以及严重心脏病等疾病时,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很在可能会随不住接种所引起的反应,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
3、患有皮肤病的宝宝也不能进行接种。
4、过敏体质的宝宝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应该咨询医生以后再决定是否注射疫苗。
5、如果宝宝不宜接种,但是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被狗咬伤而必须接种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疫苗。
6、有争性传染病而未过检疫期的宝宝不宜接种疫苗。
Q:孩子为什么爱说梦话?
说梦话也称梦呓。很多人都有这种情况,入睡后常常做梦,并且在睡眠中说话、唱歌或哭笑,有时说梦话是连贯的言语,或成段的述说,个别人说梦话时别人插话他却与人对答,有的说梦话构音并不清晰,或仅是不成文的只言片语。梦呓可出现在睡眠的任何时相。说梦话的部分内容往往与平时思维相仿,多为白天所想的事情,经常梦呓多见于儿童神经症和神经功能不稳定者,梦呓多有素质性倾向。
经常说梦话多半是心火过旺、肝火过热及精神紧张所致
说梦话不知应否算是一种病态,但据临床经验所得,经常说梦话的人多半心火过旺、肝火过热及精神紧张。表现的身体状况是有口气、喉乾舌燥,清热后情况便会好转。
引起说梦话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压力过大、精神紧张诱发的。 因此经常说梦话的人一定要加强锻炼,同时更要注意休息,调节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可能是神经衰弱的表现,只需调整一番自己的生活节奏,缓解一下压力,调理营养,适当增加一些锻炼,问题会慢慢好起来的。
Q:宝宝汗多怎么办?
有些孩子经常在睡眠时出汗,汗水浸湿了衣衫、枕巾,这种现象中医称之为盗汗。许多家长为此担心,虽到处求医,但仍然见效不大。 其实,小儿盗汗并不一定是病态,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盗汗。因为小儿皮肤内水分较多,毛细血管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尚不健全,活动时容易出汗。倘若小儿入睡前活动过多,可使机体产热增加,或在进食不久,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增多,汗腺分泌也随之增加。这些都可造成小儿睡后出汗较多,尤其是在出汗后2小时内。
病理性盗汗多见于佝偻病,以3岁以下的小儿为主,主要表现在上半夜出汗,这是由于血钙偏低引起的。结核病患儿的盗汗以整夜出汗为特点。患儿同时还有低热消瘦、体重不增或下降、食欲不振、情绪发生改变等症状。
一旦发现小儿盗汗,首先要及时查明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处理。对于生理性盗汗一般不主张药物治疗,而是调整生活规律,消除生活中得致热诱因。如入睡前适当限制小儿活动,尤其是剧烈活动;睡前不宜吃得太饱,更不宜在睡前给予大量热食物和热饮料;睡觉是卧室温度不宜过高,更不要穿着厚衣服睡觉;盖的被子要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
对病理性盗汗的小儿,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缺钙引起的盗汗,应适当补充钙、维生素D等。结核病引起的盗汗,应进行抗结核治疗。小儿盗汗以后,要及时用毛巾擦干皮肤,更换衣服,还要勤沐浴。要让小儿经常参加户外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适应能力,体质增强了,盗汗也会随之而止。
孩子睡觉多汗的原因很多,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生理性的多汗是由于天气炎热、室温过高、穿衣过多或被子太厚等原因造成的。有的家长喜欢在小孩临睡时喂一瓶牛奶,喂奶后小儿安静睡着了,但这时正碰上小儿吃奶后的产热阶段,因此常满头大汗。这类出汗都是属于机体调节体温所致,常在刚睡着时出汗较多,以后就逐渐减少。因为小儿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皮肤含水量较高,微血管分布较多,植物性神经发育不成熟,因此出汗较多,这完全是正常的。
病理性多汗则出现在整个睡眠过程中汗量很多。患佝偻病的小儿在入睡后就开始多汗,尤其是头部,能湿透枕席或枕巾,并伴有枕秃和惊哭。患活动性结核病的小儿,不仅上半夜出汗,下半夜及天亮前也常出汗,称为盗汗。同时,小儿可伴有低热、咳嗽、消瘦、无力、脸色潮红等症状。因此,如果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儿,睡觉时出汗较多,可能是正常现象,家长不用过分着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07074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