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知识实用性的基本命题,在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也兴起了实用主义讨论风潮。而在一个工业化迅速扩展,甚至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时代,实用性和功利化似乎成了生活世界一个不成文的标准。他们讲求效率,提出了合格与不合格、成功与非成功的概念,并以此为衡量尺度,标记一切事物,将其延伸至幼儿的生活世界中来。
1、“体验”幼儿生活世界的“目的性”
自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知识实用性的基本命题,在心理学界和教育学界,也兴起了实用主义讨论风潮。而在一个工业化迅速扩展,甚至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时代,实用性和功利化似乎成了生活世界一个不成文的标准。他们讲求效率,提出了合格与不合格、成功与非成功的概念,并以此为衡量尺度,标记一切事物,将其延伸至幼儿的生活世界中来。
在某幼儿园综合探索活动中,主题是“镜子的秘密”。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镜子、白纸、水、塑料盆等材料,辅助幼儿发现“镜子的秘密”。实际上,教师在观察评价表中关于镜子的反射现象的项目,将幼儿是否发现沾水的镜子可以在白纸上反射出彩虹作为评价成功的标准,并认为只有发现彩虹,这一活动才算得上“成功”,而没有发现彩虹的,就应当继续尝试。以成人制定的这一标准出发,教师在活动中的行为即变成了利用各种途径,包括语言启发、实地操作等,将幼儿引向目的地,并用诸如“成功”、“失败”等言语来划分幼儿的发现成果,违背了自由探索活动的初衷,也挫败了某些幼儿的积极情绪,使主动尝试变成了被动完成任务,收效甚微。
这一活动中,教师完全以成人生活世界的想当然的标准和眼光来看待和评量幼儿生活世界的活动,他们并没有看到,其实仅仅将水洒在镜子上,对幼儿来说便是一种欣喜,而他们看到白纸能反射出带水珠的皇冠,脸上就已经露出收获的满足了,更不用说摆弄镜子、玩水、剪纸这些生活中自然自在的情境中,他们还可如万花筒般变幻出多种模样,该是一种怎样的欢呼雀跃。教师假若能抛弃既定的成人世界中的成功标准,尝试体验幼儿发现的快乐,就能够走入幼儿的生活并与其共同成长了。
2、“体验”幼儿获取知识的途径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知识获得的两种主要方式。由于成人已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的基础上,因此其可以较为灵活地选择知识获取的方式。而从效率和实用的角度,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已有经验成为知识获取的主要方式。但幼儿的年龄小,主要学习方式是自发反应,手的操作,以及多种感官与具体事物相互作用,在游戏情境中完成的。因此,幼儿的学习方式更为直接。如果成人对此没有完全的了解,认为幼儿的极其简单的反复操作是毫无意义的话,即很容易打断幼儿的活动,惯于纠错,或将答案直接告诉幼儿,并以此为宜。但这种方式恰恰是无视了幼儿的体验,从而也体验不到幼儿的体验。
小龙的玩具柜里又添了一个新伙伴——一只会唱歌的小百灵。每当悦耳的音乐从小百灵喉咙里传出,三岁的小龙总是目不转睛地侧耳倾听,同时用双手不停地摸索——怎么才能让小百灵唱歌呢?原因其实很简单,秘密就藏在小百灵脚爪之间的小开关里。小龙兴致勃勃地进行了很多尝试。她先是试图把小鸟的嘴巴扒开,但是用尽力气也没能成功;她又在两只翅膀下寻找,但除了软软的羽毛,仍然是一无所获。在几乎探寻了小鸟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之后,小龙又试着把小鸟往地上、桌子上扔,甚至还往玻璃窗上擦来擦去,但小鸟发出来的声音跟唱歌的声音差别太大了。小龙尝试了很久,虽然没有进展,但她似乎还有继续尝试的打算。这时,母亲关注到了小龙的活动。几乎没有半点犹豫,母亲走了过来,轻巧地找到了那个埋藏得深深的开关,并示意小龙怎样使用。很快,百灵鸟又唱出了动人的歌曲,但没过几次,小龙便对唱歌失去了兴趣,忙着其他的尝试去了。可见,这位母亲并没有理解幼儿学习的方式和特点,仅仅是从成人的想当然的角度出发,将其所认为的快捷、方便的结果告诉幼儿,但未必产生很大的正面影响。成人忽视了多种尝试的体验对幼儿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也体验不到幼儿的生活世界的情趣,产生这样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了。成人如果能够给与幼儿更多的时间,甚至能够在幼儿探索的过程中给与恰当的支持与帮助,体验到幼儿的真情实感,交流才能有效,幼儿也能从其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真正想要的东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08573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