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看动画片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习惯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4岁的小波特喜欢看动画片,特别喜欢超人冲天一飞的模样,而且总有种要试试的冲动,2008年4月1日他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学起动画片超人的样子,从自家三楼的窗台上跳了下去。事情发生后,邻居马上把小波特送到了医院,并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尽管小波特幸运地没有受伤。但这件事情足以提醒广大家长思考:当孩子痴迷于动画片的时候,家长该怎么引导他们?

  痴迷于动画片的孩子

  镜头1:小强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后,先玩玩具,玩一会儿后,大约5时左右,就会准时端坐在电视机旁,开始看动画片。

  哪个台演什么,再换什么台,他心里非常有数,一连串的动画片一直要延续到8时左右。这期间,妈妈大声喊他吃饭,他也无动于衷,饭可以不吃,动画片不看完是不行的。无奈,妈妈只好一边让他看,一边给他喂饭。

  镜头2:峰峰最近用零花钱买了许多圆卡,卡上印有各种勇士,据说是一个动画片中的各种人物。孩子们一看见模样,就知道是谁。几个小朋友围在一起,轮换打卡,谁把卡打过来,谁就赢了,然后就攒卡,看谁攒得多谁就荣耀。在这种利益的诱惑下,峰峰不顾回家了,也不讲卫生了,家长的话也不听了,每天玩得天昏地暗。

  点评:

  每个孩子在看动画片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演变成动画迷,在现实生活中,孩子痴迷于动画世界的例子可谓举不胜举。“动画痴迷症”对于孩子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沉迷于动画片,不能自拔,每天到了时间必须要看,雷打不动,奈何不得,以至于忘了吃饭,忘了做功课;

  二是经常沉浸在动画片的情节之中,有些“动画语言”在孩子当中广为流传的,什么“美少女”、“奥特曼”等等,有些“动画行为”也成了孩子争相游戏的主题,你扮演“蝙蝠侠”,我扮演“恶魔”,精力分散了不少,恶作剧不断。

  不言而喻,“动画痴迷症”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这绝非耸人听闻,研究表明,长时间痴迷于动画片的孩子易患孤独症,尤其在听力、注意力、语言能力等方面容易出问题。另外,动画片中一些有关打斗、有关情爱的内容,也往往会引起孩子的好奇,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家长应有意识地教会孩子理智地看动画片,片面制止不行,毕竟有些动画片确实能够让孩子很形象地学到知识,而且,动画片的功能就在于它的快捷方便,更容易被孩子们接受。

  正确的引导首先在于把关,不可否认,有些动画片是很无聊的,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如果纯粹为了放松和娱乐,还是不看为好,因为孩子往往在笑过之后,就开始模仿了,所以,应有所节制。

  建议家长与孩子一同看动画片,因为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不强,家长边看边与孩子聊,既可以阐述自己的意见,同时,孩子也会很自然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但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了解与感情,更重要的是,可以训练孩子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另外,可以购买与动画片有关的图书,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看完动画片后,一般会意犹未尽,这时,看看书温习一下,就很容易对知识记得牢固。


123下一页阅读全文


  孩子模仿动画片语言“我要杀了你”

  曾经引发争议的动画片《虹猫蓝兔七侠传》中,虹猫为父报仇,经常高呼“我要杀了你,血债血偿”。牙牙学语的小朋友缺乏鉴别力与自控能力,模糊地认为,“我要杀了你”不过是表达愤怒的一种方式,于是,“妈妈做的饭不好吃,我要杀了你”;或者在游戏中,举着工具攻击伙伴,高呼:“我要砍死你,杀了你”,也就绝非偶然了。

  专家认为,动画片与现实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强烈的游戏性和虚幻性。许多动画中的人物都能够死而复生,这就使得动画中的暴力就像儿童的游戏一般有趣。只要是游戏,就能激起孩子浓厚的兴趣,而此时游戏般的暴力影像也就相当自然地进入了孩子的视野,印入了他们的头脑中。其次,暴力影像因对施暴双方做正义、邪恶的区分而变得合理化了。很多动画片都是借由暴力的动作、夸张的情节来塑造“惩恶扬善、除暴安良”式的人物形象的,以增添其英雄色彩进而吸引孩子观看。往往起初是好人被坏人欺负,但是好人最后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对坏人反戈一击,用武力制服了坏人。在这样的情节安排下,无形中暴力被“合理化”了,“以恶制恶”在儿童眼中成了应该受到鼓励和表扬的行为,模仿动画片中的“英雄”也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动画片中的人物和内容往往构成了孩子们的主要谈资。如果哪个孩子不了解正在热映的动画片的情节、人物和对话,不会模仿动画片中主人公的招牌动作,就会遭到耻笑和“排斥”。反之,如果哪个孩子能够把主人公的一招一式模仿得惟妙惟肖,那他一定会成为这个特定群体中的佼佼者。同辈群体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儿童成为动画片暴力影像的忠实观众。

  孩子喜欢反复看同一动画片正常吗?

  王先生最近很苦恼,因为他发现5岁的儿子最近有一个奇怪的特点:在看动画片时,特别喜欢重复。即对看过的动画片不厌其烦地看了一遍又一遍,而对新的、未看过的反而不太感兴趣。他不知道孩子这样正常不正常?

  其实,四五岁的孩子出现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和图画书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的,有相当一部分孩子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这一特点。孩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个性的原因。在对待事物的态度上,能表现出人的个性的不同特点,孩子的个性正在形成和发展,这种个性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表现出来。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和图画书正是一部分孩子喜欢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喜欢重复的个性的一种体现。二是心理发展水平的原因。由于幼儿的认识能力、想象能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还很不完善,所以就不可能像成人一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这样,孩子如果是每次都看不同的动画片和图画书,就会出现记不住的现象,而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则能避免这一现象,使孩子在重复中检验自己的记忆和期望,从中体会到一种成就感。一般来说,随着孩子心理水平的提高,这种现象也会逐渐消失。

  所以,孩子喜欢重复看同一部动画片或图画书的现象并没有什么不正常的,一般也不会有什么害处。如果这种现象的程度非常严重时,家长可以适当地进行引导。


123下一页阅读全文


  正确引导孩子看动画片

  儿童爱看动画片,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情。作为家长,家长应该理解孩子们的喜好。在动画世界里,孩子们实现了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梦想,弥补了现实生活的缺憾。从积极的效果看,儿童观看动画片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动画片可以满足儿童娱乐的愿望。

  二、动画片可以充当儿童暂时的伙伴。

  三、动画片可以为儿童提供有关社会和自我等方面的知识。

  四、动画片可以帮助儿童培养自控能力和勇敢精神,养成良好的合作、共享和助人等行为习惯。

  当然,也有一些动画片中含有暴力和色情等内容,儿童观看这类动画片后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比如产生攻击行为。

  家长们还是应该采取措施帮助孩子免受或少受含有暴力内容的动画片的影响,尽量限制孩子观看含有暴力内容的动画片,同时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观看动画片。家长对待孩子观看动画片,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严厉压制,而应该耐心引导。

  一、让孩子成为主动的认知建构者,勿让孩子只作为消极被动的欣赏浏览者。

  父母应随机引导孩子谈论、比较、评价动画片中的人物、情节,让孩子讲述其中优美的文学语言,真正体验其精神实质。

  二、父母要筛选动画片,给孩子提供健康、积极的动画片。

  三、幼儿期是感觉发育的快速期,这时孩子柔嫩的器官对有害的视、听觉刺激敏感性比较高,所以应尽量避免孩子长时间或近距离看电视,同时电视的音量也不要过高。


123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08647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