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游戏是一种对孩子的创造性游戏,是让孩子通过手的操作,把许多散落的、可塑的没有固定规则限制的各种建构类材料,(如:积木(各种形状)、雪花插片、胶粒玩具、废旧的纸盒、塑料瓶、冰棍棒等)。
过程中孩子根据自己的愿望去想象构思以及最后的动手建构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这种创造来源于现实生活,加之是孩子自发自在的活动,它不仅能促进孩子认知、操作、美感、自信等多方面的发展,深受孩子的喜爱,而且也使得孩子的思维活跃、想象丰富、精细动作发达。
那针对这类游戏,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做什么工作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准:
1、材料的准备。
教师为孩子提供游戏材料时,不仅要考虑其品种的多样性,是否适合各年龄段的不同要求。即:小月龄宝宝提供同一品种的数量多,但月龄增加随之不仅要品种多,而且数量要多,以充分满足孩子操作创造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其教育性、可玩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等。
2、启发诱导、充分的发挥主体主导作用。
在游戏中,虽然孩子是主体,但教师和家长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它作为一种影响力,其影响的方式决定着活动的进程和活动的质量。在整个建构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注意经常运用协商、启发、建议的口吻与孩子对话,来帮助孩子解决游戏中所遇到的困难,指导孩子更好地游戏,从而激发兴趣。如:游戏开始时,可先出示图片,启发孩子。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用适时的提问去指导孩子游戏。如;“小朋友,你在搭什么呀?”“你搭的船有什么用处?”等。孩子在教师亲切的语气、表情、姿态、动作的影响下兴趣盎然,以激起建构游戏的高潮。
在游戏结束时,教师对孩子的建构活动要给予适当的评价,使孩子看到自己已取得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孩子再学习、再创造的愿望。
另外,在游戏中,教师的语言启发、提问、建议,以及孩子大胆的用完整的话来回答老师和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构建物时,发展了孩子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词汇。如:师问:“小朋友,你搭的是什么呀?”“是用什么材料搭出来的呀?”......幼说:“我在搭公路上的车辆”“我搭的是一座桥”......通过手、口、脑等多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大大发展了孩子的智力,培养了能力。
孩子通过自己建构类游戏,在积极、独立的摆弄材料中,手脑并用,对其感知觉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及手部的精细动作训练有着积极的作用。逐渐培养孩子做事认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不争抢玩具、友好合作的品质和习惯,在玩建构游戏中可立见成果,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并充分发挥了孩子的积极性、想象力、造型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
教研主任 高攀
(本文来源:培正逗点张扬中心)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09649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