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长说:自从有了孩子,尤其是孩子上幼儿园之后,自己就一天都没消停过,孩子只要是醒着,就动个不停,像一个永不会停止的永动机。只有当孩子睡着,才是自己的假日。本以为孩子长大以后会自然好转,好容易盼到孩子上了小学,没想到更大的灾难降临了。老师整天找家长汇报孩子的表现,自己的孩子不是把别人打哭了,就是扰得班级上不了课。老师多次威胁说,“这孩子没法管,学校不要这孩子了。家长爱让他去哪儿上学就去哪儿吧。”家长不得不陪笑脸说好话,可回到家中,眼看着睡着了的孩子,泪水只有往心中流。
即便是在心理学、教育学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对于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仍然缺少特别有效的矫正手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家长的焦虑和着急是无助于解决问题的,除了给自己增加负担外,没有任何好处。这种心理负担还会造成家长对孩子的偏见,使家长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愤怒和烦恼中,这种愤怒情绪很容易发泄给孩子,使孩子形成对管教的成见,即不能以正确的态度看待来自大人的批评,从而加重了注意力障碍。这样可能形成一个无助于问题解决的恶性循环。
家长通常具有下面一些不良心态:
·自尊低下
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儿童的父母在自尊心方面受到很大打击,对自己孩子的未来缺少安全感,尤其是在我们实行独生子女的特殊社会和重视子女成才的文化背景下,这些父母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有一个母亲对我说:“我知道这不是我儿子的过错,他不是一个坏孩子,但我还是恨他不争气。我忍不住要对他吼,我实在难以控制自己。”
他们也许知道作为一个称职的父母不该对孩子经常发火,但他们在巨大的挫折面前无法克制自己,长期下去,整个家庭正常气氛受到了破坏,对于大人和孩子的心理健康都有极大的危害。不止于此,在长期的批评与指责中生活的孩子,还会形成低自尊,认为自己天生就是一个坏孩子,无论如何努力,就是不如别人,比别人差就是自己的命运。他们面对批评,失去了上进的动力,最后必然表现为对批评的麻木。
·唠叨与说教
儿童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不相信情感,即使你有一千个理由对不争气的孩子表达你的愤怒和失望,你也要记住,这种情感是非理性的,对于解决问题只能起妨碍作用。通常人们在自己受到挫折之后,就会以某种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对于面对一个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的家长来说,常见的一个发泄方式,就是唠叨。家长对孩子整天唠叨,整天说教,每天都在提醒着孩子的种种缺点,这种说教并不是出于为孩子成长着想的,因为这些唠叨并没有针对孩子的特点和弱点,而是笼统地表明了家长对孩子的不满,是以家长为中心的。此时,家长心中想到的和感觉到的都是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
他们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想一想:
·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写作业时集中注意力如此困难,为什么他们屡教不改?
·自己的教育方法有什么不足?
·心理学专家对此可有特殊的解决方法吗?
·学术上对这种特殊儿童有什么样的研究?
·我如何才能当一个真正合格的家长,来解决孩子的问题?
如果你面对孩子时向自己提出以上问题,说明你开始接近解决问题了。
这些提问体现了家长的科学和理性的态度,作为一个现代家长,要充分认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十分棘手的心理障碍,不是仅凭从自己父母那里学到的打骂方法就可以解决问题的。自己应当科学地认识和了解这一障碍,并掌握有效的矫正方法。
在此,我们并不是要让家长压抑自己的不佳情绪。你的孩子的确让你恼火,如果长期克制自己的情绪就会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有损害。宣泄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不是当着孩子的面,而是在另一场合。家长不妨与其他有类似问题的家长一起交流自己的感受,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理解和支持。也可从别人那里学习家庭教育的手段。如果周围没有这样的家长,你也可以找朋友聊一聊天,谈谈自己的孩子,或者找专家咨询。
另一方面,家长可以让孩子扮演自己的角色,让孩子想像面对一个不听指令的孩子的家长,心情是如何地不好,在孩子面前经常表示愤怒的家长应当想一想,一个孩子面临大人愤怒时的感觉和这一愤怒对孩子的影响。当一个孩子不得不忍受家长的无比愤怒和攻击后,他可能会被愤怒所吓倒。长大以后他就会倾向于害怕自己的愤怒,而不会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它。
面对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儿童,家长要认识到,只有以维护孩子自尊和自爱的方式实施你的约束,你才能达到教育效果。一旦因为孩子的不良行为而惩罚了他,在惩罚之后,你要和孩子谈一谈,让孩子说一说自己的理由,向他表示他仍然是值得尊重的。这时,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也许会对自己的不足之处勇敢地建立个人责任和自尊,而不是以羞耻承担行为责任。
如果你整天看到的只是孩子的缺点,一个接着一个,你就不会与孩子形成长期良好的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自尊、自控和自爱的基础,它决定了儿童如何看待自己的缺点和多动行为。如果儿童自认为自己是能控制自己的注意力的,感觉到了自我控制的力量,就会有助于形成自我约束和自我克制。
如果,您的孩子不幸是个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的儿童,您又是那么的爱他(她),那就让我们一起学会去爱他们吧,那也是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学会的一种本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103407.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