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每天吃零食次数越多,患龋的危险性就越大。
●别只限制吃糖,饼干等淀粉类食物也有一定的致龋性,而且还可增强蔗糖的致龋作用。
●莴苣、海带、海虾等含氟食物,是保持牙齿健康不可缺少的。
●家长监护能力的高低与孩子的实际患龋密切相关。
目前,我国儿童龋病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尤其是幼儿患龋率更高。口腔科门诊候诊室常常坐满了“苦不堪言”的父母,一愁小孩满口的黑牙,疼了吵着不肯吃饭;二愁孩子不能配合医生的操作,哄也不行吓也不行,有些最终不得不无功而返。其实,家长知道吗,有时候是家长本人的行为造成了孩子的蛀牙。
家长认为,吃一点点糖没关系
其实,吃糖次数越多,越易得蛀牙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景向东说,“吃糖当然是引起蛀牙的原因,但是与蛀牙有直接关系的是蔗糖的摄入方式,而不是其总耗量。儿童每天吃零食次数越多,患龋的危险性就越大。”
除次数外,家长一定要把握好给糖的时间,控制小孩睡前不吃糖和零食等。儿童夜间喝奶、睡前吃甜点或饮料是乳牙龋发生的最危险因素。因为,入睡时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流速减缓,而进食甜点含糖量高,使口腔长时间处于酸性状态,菌斑PH值(酸碱度)处于较低水平,从而导致牙釉质脱钙,产生蛀牙。
此外,甜饮料尽量只在用餐时间饮用、缩短饮用时间、使用吸管,避免在饮用完酸性饮料后立刻刷牙等等。
虽然部分家长明知过多的甜食不利于牙齿的健康,但这是制止孩子哭闹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从而使一些家长放弃了坚持科学控制甜食摄入的原则,迁就了孩子。
家长认为,除糖外的食物都安全
其实,饼干也有致龋性
许多家长对糖的含义并不清楚,只限制孩子吃糖块,而不限制饼干等零食。或者仅在吃糖、吃甜品后让孩子漱口,吃其他食物却不管。
景向东说,实际上,饼干、米饭等淀粉类食物也有一定的致龋性,而且还可增强蔗糖的致龋作用。因此,家长纠正儿童频繁进食的习惯、注意每次进食后的数分钟内刷牙,或至少用清水漱口将有利于牙齿的保健。
此外,还要让孩子摄取的食物呈多样化,粗细搭配,补充足够的营养,让孩子吃蛋白质、钙、磷、维生素A和D等含量丰富的食物,可促使牙齿发育良好和坚固。儿童时期食品特点是甜、软、黏,如果饮食不丰富,这类食物易滞留在牙齿表面,造成蛀牙。
家长认为,牙跟先天条件无关
其实,妈妈影响胎儿的牙
其实,孩子的乳牙在娘胎里就开始发育。该院口腔科医师谢利娜介绍道,“乳牙的发育是从母亲怀孕第4~5周时开始的,第14周时开始发生钙化,直到出生后1年内釉质完全钙化。因此,母亲孕期的健康直接关系到孩子出生后乳牙的健康。”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母体钙、磷、氟、蛋白质和维生素A、C、D缺乏以及低氧等,均可对乳牙钙化造成影响。而乳牙钙化程度低,越易龋坏,因为,釉质发育不良的牙齿更容易使菌斑附着在其表面。
同时,妊娠期的女士生活规律改变,进食的次数增多,爱吃零食又偏爱酸甜食物及内分泌的改变,也易导致自身龋齿和龈炎的发生。而孕妇口腔中的致龋菌可通过垂直传播感染胎儿。所以,母亲应从孕期起保持良好的口腔习惯,预防母婴龋病的传播,加强对婴儿的口腔护理。
家长认为,孩子就是不听话
其实,儿童的口腔习惯源自家长
有调查发现,多数老年人口腔健康知识较贫乏,口腔健康态度较不积极,这对他们所照顾的儿童的口腔健康有一定影响。因为,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的学习过程是模仿家长行为过程,开始于婴幼儿期,其效果可持续到青少年期。因而,大人要树立榜样,坚持刷牙。
此外,研究还发现,家长监护能力的高低与孩子的实际患龋也密切相关,建议家长监督、检查孩子的刷牙效果,纠正不正确的刷牙姿势,使孩子的刷牙时间和力度都有保证。
儿童心理恐惧及不配合也是不能及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龋病的一个原因,谢利娜建议,家长可以利用图片、故事、游戏等方式让儿童认识龋齿的危害,以自身或他人检查治疗经历,正面鼓励小孩接受治疗。
○记者提醒
氟元素是保持牙齿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质,孩子可以适当吃些含氟食物,如莴苣、海带、海虾等;还可以有意给孩子吃些较为粗糙或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等等。
信息时报记者 徐姗 通讯员 张秋霞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103575.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