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们为了让小孩能在众多小孩中脱颖而出,都会帮小孩 报许多的特长班,可以说只要是时间塞得下,就会无上限地报特长班。家长们的心声就是:“就算特长班不能让小孩赢在起跑线上,也至少能让小孩不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当所有的家长都帮小孩报特长班的情况下,我们的小孩也不能例外。”于是,家长们就不论小孩是否愿意,他们是否接受得了,就一个劲地帮小孩报这样那样的特长班。有位非常夸张的家长,甚至帮小孩报了6个特长班。
“我妈妈给我报了6个特长班,英语、舞蹈、跆拳道、写作、游泳还有钢琴,我每天放学写完作业,练习、读英语、读作文,都没时间和小朋友玩。”一位小女孩说。提起特长班的事,小女孩就经常抱怨,还经常和妈妈打嘴仗。
“那么这么多能学过来吗?”我忍不住好奇地问。
“挤时间呗。我妈说了,英语是必须学的,长大了,大家都说英语,谁水平差谁就找不到好工作;我是一个女孩子,舞蹈也要学,妈妈说,女孩子从小就要培养形体美和良好的气质;学跆拳道,是为了防身;学游泳是因为我出生在烟台,在大海边长大,不能让人说我是个‘旱鸭子’;学钢琴,是为了培养我的乐感,我长大有什么烦心事,可以通过弹钢琴、欣赏美妙的乐曲,放松心情;学写作,是为了提高我的写作水平……我妈说,一样也不能少学。”小女孩叹了口气,继续无奈地说:“钢琴是每天晚上必练的。星期六上午8:30—10:50点学英语;下午2—4点学舞蹈;结束后,就到游泳馆去游泳。游到6点钟,回家吃饭。7点以后开始做作业,一般做到8:30,稍微休息一下,就开始练钢琴了。练1个小时,就到九点半了,我就要洗脚涮牙准备上床睡觉。星期天上午学跆拳道,下午学写作。下午就一门特长班,回家早,能早点做作业,一般到6点半左右就完成了。晚上吃完饭,再坚持练1个小时的钢琴,这样离睡觉的时候还有一段时间,妈妈就会让我看1个小时的课外书,有时候也可以看半个小时的电视。接下来,就是洗涮睡觉……”
哇,家长们也太狠了吧,让一个小孩的生活比成年人的生活还要忙。虽然父母让小孩报特长班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都是想让孩子学多点东西,以后在社会中有更大的竞争力。但是,当家长们多小孩的“爱”太超过的时候,不但会事与愿违,出现反效果,而且还会让小孩产生严重的抗拒。
孩子:剥夺了快乐的生活,我根本不想上特长班。
平时沉重的学习压力,加上放假时候,永无尽头的特长班,已经把小孩压得透不过气了。小孩开始对特长班产生了反抗的声音。
“我最讨厌学钢琴了。每天晚上我妈妈叫练琴的时候,我就假装说‘妈妈我要上厕所。’上厕所时,我在里面要么照镜子,要么玩水,磨蹭一会儿再出来;出来后,明明我不想打喷嚏,可我假装打,明明没有鼻涕,我也假装说‘妈妈流鼻涕了’,然后妈妈就同意我去拿餐巾纸檫一下,这样又磨蹭过去五六分钟。坐下谈钢琴不一会儿,我又说‘妈妈我想喝水’,再去喝水,又耽误一些时间,就这样,1个钟点的练琴时间,一会就过去了。”说着自己的逃时方法,小女孩显得有些得意。
看来小孩子对特长班的抗拒已经发展到了要逃亡的程度了。童年本来是快乐的,可是现在这些备受“爱护”的小孩的童年却被一个又一个的特长班给抢走了,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想上什么特长班。他们只想要快乐的生活。
家长认为自己为小孩报特长班都是为了小孩好。而小孩却慢慢地认为家长报特长班有时根本不询问他们的意愿,而且也不看重他们的兴趣,有时只为了自己的面子。
其实,特长班只是提高孩子素质的一种途径,画画、练琴、舞蹈都是为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家长要有平和的心态,当这些特长班不能给孩子带来快乐时,最好叫停。让孩子学琴不是为了将来让孩子做个钢琴家,不是为了高考加分,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让孩子学习美术,不是为了让孩子时不时地参加比赛,拿个奖回来炫耀,而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艺术创造的空间,让自己的人生更充实。所以,当小孩对特长班产生的抗拒感时,作为父母的最好尊重小孩的意愿,把快乐的生活重新还给小孩。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104923.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