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孩子啼哭心理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儿童心理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怎样对待孩子的啼哭

  我对小女一个最深刻的记忆是她一岁多时,一想要妈妈抱就开始哭。只要她一哭,我们就设法抱起她来,把她哄好。大多数人对婴儿都是这样的态度。

  对此,许多有经验的“过来人”都警告:孩子小小年纪很机灵,懂得如何操纵大人。如果她一哭你就抱,那么她动不动就会哭,就要抱,弄得你身心交瘁,过不上一天安生日子。要从小训练孩子独立性,有时候哭了就让她自己待着。

  可是,我们夫妻却自觉地拒绝了这套经验,当然大部分是出自于心不忍的天性。其实正好相反,孩子没有被惯坏。一两岁的孩子当然要哭。我们“一哭就抱”的原则并非毫无道理。甚至我可以说,“一哭就抱”是常青藤教育的起点。

  “一哭就抱”的原则,有父母的感情在,但更是从婴儿的角度建立的。试想:婴儿在掌握基本的语言之前,和父母唯一的交流就是啼哭。她哭你置之不理,让她自己闭嘴,“培养其独立性”,这其实是阻碍了她和父母的交流。“一哭就抱”则让她感到自己唯一拥有的交流工具非常有效,鼓励她频频使用这一工具,增加了她和大人的互动。婴儿和外界互动得越多,获得的回应和刺激就越多,感情和智力的成长就越快。我后来开玩笑说:孩子哭,大人抱,这就是婴儿级别的讨论班。你从小就鼓励孩子“发言”,她以后上大学时才喜欢在班上说话。

  我上述的“常青藤原则”,并非科学研究的结果,而是父母直接的经验。老实说,我们夫妻之间对此一开始也有许多不同。妻子是属于绝对的“一哭就抱”派,我则认为晚上哭至少不应该抱。两人为此还争执过不少。因为啼哭是婴儿唯一的语言,可以表示她饿了,也可以表示温度不合适,或者是不舒服,要换尿布,也可能是感情需要,当然还有些情况就是习惯性地哭泣,很难解读。即使父母本身,判断也不一致。但事后冷静地看,大多数情况还是当妈妈的立场对,母亲的本能最靠得住。我们也常常听说,从小得宠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聪明;被管教过严的孩子,则往往不那么机灵。在我看来道理很简单:孩子从小被鼓励和外界沟通,发出自己的意见和声音,智力发育就比较充分,信心也比较足。一张嘴就被呵斥“闭嘴”,或者被置之不理,则会逐渐丧失和外界沟通的欲望和信心,接受的外来刺激也不足。家长是孩子第一个沟通者、倾听者,应该有一些牺牲精神,让孩子的沟通欲望得到满足。

  孩子不必早读书

  孩子要不要上幼儿园?从多大开始上幼儿园?上什么样的幼儿园?这一直是争议不休的问题。

  我们的女儿在两个月多一点就进了幼儿园。不过,在选择幼儿园时则比较精心。特别是女儿从十五六个月到5岁期间上的那个美国幼儿园(名字叫“创造性的儿童”),对她的成长发育非常关键。我不妨结合那个幼儿园谈谈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这个幼儿园最好的地方是师生比例,老师和孩子能到一对二或三,甚至一对一的水平。这样,孩子能得到大人充分的照顾,和家长自己照看几乎无异。而各位老师技能多样,能够取长补短,教给孩子的东西比一个家长要多,在方法上花样也多。更重要的是,孩子有机会和别的孩子打交道、交朋友,培养了其社会技能。

  这个幼儿园执行了非常严格的规矩:坚决不教孩子语文算术。我们开始时还就此提出异议,院长则特地解释了他们的教育哲学:在学前阶段,孩子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是发展感情和社会技能,即怎么和别人相处、怎么在陌生人的环境中保持情绪的稳定,而非读写算术的能力。当一两岁的孩子离开父母到了幼儿园时,就等于走向了社会,要理解和适应由其他小朋友和老师构成的“大世界”,是非常大的挑战。而孩子在这一阶段的生活经验不需要读写、算术等技能,因为这种学术性技能是理解超出人们直接经验范围的世界的工具。当感情和社会技能还发展不充分、不稳定时,让孩子学读写算术,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挫折感。最后,孩子不仅读写算术没学多少,感情和社会能力也发育不成熟。

  女儿每天来到这个幼儿园,不是学什么读写,而是坐在老师的膝上听老师念图画书。一些专家的研究指出:在早期教育中,大人给孩子读图画书(而不是让孩子自己识字)是最好的手段。因为孩子对着图画听故事,会触景生情、激发出对世界的兴趣和想象力;同时大人和孩子还在这一过程中有随机的交流。这样孩子的词汇量就逐日加大,表达能力也日渐丰富,和外部世界的沟通就更加复杂。女儿从小就听故事成瘾,对电视反而缺乏兴趣。她一岁多时经常半夜二三点醒来,拿起一本图画书使劲摇着正在熟睡的妈妈:“讲书!讲书!”除了听故事外,她在幼儿园的大量时间用于摆积木、观察动物等游戏上。幼儿园基本没有电视,整天的活动是在和人的互动中完成。这样,女儿从这个幼儿园出来后,虽然没有认什么字,但是观察力非常敏锐,动植物的知识异常丰富,而且情绪快乐、信心十足、能说会道、善于和别人沟通。

  这样的幼儿园,在中国大概不太现实。我这里的介绍,只是想给国内的家长和早期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理想的模型。我知道国内有许多“贵族幼儿园”,物质条件并不缺乏,缺的是幼儿教育的理念。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时,家长首先要弄清楚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学前教育顾名思义是“学”之前的教育。在“学”的阶段之前让孩子读书,无异于揠苗助长,结果很可能是使孩子的感情和心理受到挫折。幼儿园的最大功能,是帮助孩子在感情上发育成熟,完成初步的社会化过程。从这个角度看,那些智力开发型的幼儿园常常是最有害的。许多家长温文尔雅,家教很好,但孩子在集体中则脾气暴戾反叛,很难管教。这里的一大原因,就是孩子太小,语言也有限,有了挫折感无法通过语言表达,就用行动来表达。幼儿园如果不照顾孩子这种感情发育的特殊需要,一味强调智力开发,孩子的挫折感就可能更强,乃至上了学后感情不稳定,不知道如何和别人合作,最后触犯许多同伴,陷于孤立,性格变得更加焦躁。一般而言,中国的家长过分迷信智力开发,过分重视孩子的功课,对教育的理解非常狭隘,甚至把感情发育、社会能力排斥在教育之外。要记住,没有“情商”,孩子智商多高也难以成功。

  让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

  常青藤的原则,强调面对面的讨论班优于阶梯教室的大课。其实国内的大学也试图办讨论班,但常常还不如大课。第一,教授是照本宣科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不知道怎么主持和引导自由的讨论。第二,学生也是同样的教育塑造而成,真有了自由反而无话可说,使课堂冷场。

  看来,常青藤的原则如果不早早贯彻,孩子已经定了型,即使真拿到一大笔奖学金,到了常青藤的讨论班里还是无所适从。

  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强调吸收,轻视表达。比如死记硬背,就是保证完整准确地吸收信息的一个极端方式,没有给个人意见的陈述留下任何空间。我们的学校教育,表彰埋头读书的学生,把“爱表现”视为浮噪。与此相对,在西方的传统中,修辞学自古希腊经文艺复兴,一直是一门基本的学问。讲演术等等,至今还是教育的重头。其实这也体现了满堂灌的大课和对话式的讨论班的不同原则:满堂灌需要的仅仅是听、是记笔记、是吸收;讨论班则是要听的人也发言。特别是作为学生,知识和经验明显要比教授少,但要尽可能地和教授平等地对话。这样,学生在表达思想上面临的挑战,自然比接受知识的挑战还要大。

  我对小女的家教中,一直鼓励她表达自己的意见、形成自己的主张。

  小女上学,大家围坐在小圆桌周围,在学写字的同时,每个孩子都开始生产自己的著作。女儿的第一本著作,是一年级时完成。当时她才六岁,已经认识一些字,但是还基本无法写出完整的、拼写正确的句子。但是,孩子在这个阶段,已经多少掌握着一定的用图象表达自己意念的能力。她的第一本书,就是用三张图象表达的一个完整的故事。制造过程是:她先用彩色的纸张剪贴制造图象,一个在教室里当志愿人员的学生家长对她进行辅导。她要尽力向那位家长解释自己的图象的意思,那位家长则根据她的解释,写下图片的文字说明;然后图文相配,装订成书。当然,女儿实在太稚嫩,制作的图象没有文字解说别人是不可能看明白的。当然她更没有自己撰写解说辞的能力。不过,她的小脑瓜已经可以朦朦胧胧地编故事、写童话了。大人必须不停地和她对话、讨论,最后搞清楚她要表达什么。当然,这里的核心理念,就是帮助她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

  接下来(还是在一年级),女儿就被要求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她的一个课堂练习,是学习简单机械原理。问题是:如果一个上坡的斜度加大,我们需要更多的还是更少的力气推动一个物体?女儿的回答很正确:当上坡更高时,需要更多的力气。但她写的英文却充满了拼写错误,8个单词写错了6个,都是她根据发音用字母随意拼出来的。但老师从不纠正。我最初一看,吃惊不小。我们小时候写错一个字,老师常常要罚我们在田字格上再写10遍。怎么这里老师改也不改?后来和老师以及家长一交流,才明白这背后的哲学:孩子的注意力和精力就那么一点点,顾了这个就不能顾那个。现在的当务之急,是鼓励他们用文字表达自己。如果每个字都改,他们顾了拼写,就精疲力尽了,而且也觉得太枯燥,不想学了,也不可能再用句子表达自己。拼写错误连篇,如同孩子咿呀学语,说出来的话含糊不清、充满了错误。然而,她说多了自己也就学会了。最关键还是要鼓励她表达。果然,到了二年级,拼写和标点都慢慢开始学了,孩子没有感到任何压力。

  事实上,以表达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不仅增强了孩子的创造力,也使其接受知识的过程变得更有效率。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10839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