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很小就喜欢拿着笔在纸上,墙上到处画画。那是宝宝绘画潜能的最初阶段。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不仅会有手上的绘画动作,更重要的是会慢慢学会一些绘画鉴赏能力。一幅作品除了创作以外,更重要的是鉴赏。只有拥有了良好的鉴赏能力才能为良好的创造奠定基础。
如何培养孩子绘画的鉴赏能力
1、整体感觉
美术欣赏教育是一种给儿童以丰富而复杂的心理感受的精神活动。在这种特殊的精神活动中,儿童要获得各种各样的心理感受,把认知对象变为情感体验的对象。对艺术品的初步印象,是儿童进入美术欣赏的第一步,这一步应把儿童鲜活的个人体验放在优先位置,由此出发再来讨论其他问题。
2.自由谈论
面对儿童的种种表现,如果选择制止、阻拦甚至训斥儿童的随意和不守规矩的态度,就会挫伤儿童的积极性,妨碍儿童良好的情绪体验和审美心境的形成。儿童在欣赏艺术品的瞬间,他们把所看到的、感觉到的和体验到的东西往往都汇集在了一起,表现出特定表情、姿态、动作和声音,他们的思维奇迹般地活动起来,这是一件好事。
3.要素识别
儿童欣赏美术作品,不仅要获得对作品的内容、主题、题材等的认识,更重要的还要逐渐养成能够透过画面所描绘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内容,进一步感知和体验潜伏在具象中的抽象形式和意味的习惯和能力。这一步可以以老师“你看到了什么”的提问为线索,引导儿童发现作品的点、线、形、色等要素。要放手让儿童认真观察,自由讨论,一开始儿童可能会主要仿照于从作品描绘的具体事物,或这些点、线、形、色所构成的东西“像什么”的角度来观察和感知。
4.关系分析
儿童能从这幅抽象画中看出这么多东西来,说明他们的想象是丰富的,思维是活动的,这是儿童欣赏能力发展的良好开端,但这还主要是一种日常知觉而非审美知觉。在讨论中孩子们还提到他们看到了“线条”,红、共同、蓝等各种“色块”,各种形状等,这是一些属于形式语言的东西,是徒刑艺术的魅力的本体所在,是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着意引导儿童把握的。在识别了线、形、色等要素之后,有时甚至在识别这些要素的过程中,这些要素与要素之间所形成的关系,它们所表现的情感和蕴含的意味,自然便会成为儿童感受和谈论的主要内容。
5.讨论感受
儿童对作品的命名往往能够反映他们对作品的总的感觉,而考虑取名字的理由则能帮助他们整理和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这些感受和思考过程,这里既是有直觉的、感受的东西,也夹杂了理性的、逻辑的东西。儿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经历了一次“整体——部分——整体”的整体感受,然后进行部分分析和感受,最后再回到整体,这是符合美术欣赏的一般规律的。
6.创造作品
儿童对美术欣赏中基本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还可以经由艺术创作来获得。这是在幼儿对欣赏的伤口进行心理回忆,并进行讨论、构思的前提下进行的。鼓励儿童会把欣赏的经验结合起来,或学习借鉴画家的作画方式和表现手法,或用自己的绘画语言描绘作品所表现、传达的情感等操作方式非常有助于幼儿对艺术语言与形式美的原理的理解。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12304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