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是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小肠每天吸收7~8L水,大肠每天吸收400—1000ml水,当肠道受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的时候,肠道的上皮细胞的通透性发生改变,使肠道不能正常的吸收水分以及电解质,所以发生腹泻。
(1)细菌性腹泻是指各种细菌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细菌有致泻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弯曲杆菌等。
(2)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叫病毒性腹泻。能引起腹泻的病毒主要有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等。
(3)真菌性腹泻是指由真菌感染肠道引起的腹泻。能引起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放线菌、新型隐球菌和毛霉菌。
(4)会引起腹泻的寄生虫有肠贾第鞭毛虫、小隐孢子虫、溶组织阿米巴和环孢子虫等,他们是儿童急性腹泻常见的病因。
感染性腹泻虽然病原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多感染性腹泻是摄入不洁食物(如凉菜、变质的虾蟹、饮料等)和水,导致细菌或病毒污染,再加上宝宝不良的饮食习惯,使得病从口入,容易在幼托、学校等出现暴发。如宝宝出现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应立即送到医院就诊,自行买药容易出现误诊吃错药的情况。应借助专业方法查明病因,控制疾病的蔓延。对于患病小儿,要防止出现脱水症状,补液非常重要,同时要适当改善其胃肠道功能,减轻腹泻程度。
典型症状
感染性腹泻是一组极为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主要为腹泻,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便性状常因病原体不同而异。患者与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典型患儿的吐泻物含菌量甚多,成为疾病传播的主要媒介。轻型患儿易被忽略,健康带菌者没有吐泻症状,两者皆为危险的传染源。
预防提醒
做好个人及周围环境的卫生是最简便有效的预防措施。应注意防止宝宝病从口入:
1、饮水饮食卫生,不喝生水,要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
2、不吃生的半生的食品。
3、生吃瓜果、蔬菜一定要洗净。注意手的卫生,饭前便后手要洗净。
4、不吃或少吃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贝壳、螃蟹等水产品。
5、吃剩的饭菜放在冰箱冷藏室的时间不要过长,超过1-2天最好不要食用。
6、食品放在冰箱里需用保鲜膜隔离,从冰箱拿出来的食物要重新煮沸后食用,不吃不洁、变质和不符合卫生的食品;饭前便后勤洗手。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212412.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