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孩子们学习习惯的培养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行为习惯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一个6岁的儿童,从他跨进小学的那天起就意味着他的生活环境变了,他的任务变了,他的行为准则也变了。作为一名身临一线的低段教师,我经常看到一部分新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帮助下,很快地适应了学校的常规生活,成为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小学生;同时也有一部分新生由于家庭环境以及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一下子很难适应学校生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完成不了幼儿和小学生的这种角色转变。

  回顾十来年的教学历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习惯决定成败。那些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往往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反之则不然。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过:“一个人的好习惯就像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款,它的利息将使人终生受益;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怎么还也还不清,将使人终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面对即将踏入小学校门的孩子,作为教育者重要角色的教师和家长们,在平时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就应注重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帮助他们尽快地适应紧张而忙碌的学校生活,成为一位合格甚至优秀的小学生。

  一、让孩子们学会“看”

  学会“看”即学会观察。良好的观察力是孩子们学好数学的基本条件,也能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观察力就要像巴甫洛夫所提倡的“观察,观察,再观察”那样,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他要观察什么,该怎样去观察。

  1、观察的目的性。

  没有目的的感知就算不上观察。在数学学习中,观察的目的性表现为以下几方面:明确观察对象,要求,步骤,方法。在让孩子们进行观察时,应先让他们静下心来,再告之具体的要求,分步完成观察的任务。如我们小学的第一课《数一数》就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中的事物,然后数出它们的个数,这是一节培养孩子们观察能力的好课。上课时,请小朋友们先静静的看一看图上都有什么。这时学生的回答都是一些具体的事物,像有人、有树、有国旗等。他们还不懂得把事物和数字联系起来。接着再让学生去观察每种事物的个数,明确告诉学生观察的目的,这时学生明白了:老师是让我们去数数每样东西有几个。学前儿童的家长也可以借鉴老师的这种做法,平时在家里也可以有意无意的找些合适的图片对孩子进行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很习惯的把观察到的事物和数学进行联系,使数学的观察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2、观察的条理性。

  数学学习中对数学对象的观察往往不是轻而易举地就能达到目的的,在这种情况下,学习者就不能杂乱无章地进行观察,而应逐步养成观察的条理性。例如,分门别类地观察,或注重对象间联系进行观察,或从特征上进行观察等等。家长可以在家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锻炼。例如:收集大量的各种形状的物体,让孩子对收集的物体进行观察。面对一大堆地各色实物,孩子看得眼花缭乱,真是一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家长可以对他们进行提示,引导孩子进行有条理的观察。首先,观察哪些物体的形状是相同的,并把它们放在一起;接着再观察各类相同形状物体的共同特征;最后再观察比较各类形状的不同之处。

  二、让孩子们学会“听”

  专心听讲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获取信息的必要手段,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我们可以按照——教给听的方法,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三步进行。

  教给听的方法:要求孩子既要学会倾听老师讲课,又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听时,要做好积极的心理准备,把注意力集中到将探讨的问题上,先独立想一想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再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逐步学会记住他人发言的要点,并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做积极的信息交流。听时还要求学生目光注视对方,用点头、微笑、摇头等非语言信号表示自己在听;用“我明白了。”“请您把……再讲一遍好吗?”等语言信号表明自己听的结果。

  培养听的习惯,训练听的能力,一定要付诸行动。例如,在课堂中,可以随时请学生复述前一位同学的回答,并及时给予肯定。而在家庭生活中,可以随时请孩子复述家长的话,平时家庭成员讨论时,请孩子认真倾听大家的意见等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262020.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