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杰认为12个月左右的婴儿确实相信被隐藏物体的永久存在性,否则不会去寻找。但是,这时婴儿对于永存物体的位置认识还存在着明显的欠缺。他们所表现出的只是重复他上一次找到过物体的动作。这说明,婴儿的某些认识过程还没有得到发展,称作“半客体永存性”。
18个月后:真正的“眼不见,心却能想”
皮亚杰对1岁以后的婴儿进行一个实验。如果先把娃娃藏在布A下,然后让婴儿看着将它移到布B下时,他们会正确地在布B下寻找。但如果娃娃先被藏在布A下,然后不让婴儿看到,将它移到布B下(比如在转移时两块布部分叠盖在一起),这时婴儿就仍会错误地在A下寻找。1岁后的婴儿能跟踪注视物体位置的连续变换,他们能够正确地找到隐藏的物体,但是对没有实际看到的一些可能发生的动作依然没有概念。用皮亚杰的术语来说,就是婴儿还不能处理“看不见的转换”。
只有到了18个月以后,婴儿能够理解看到的和没有看到的转换,并在最后一个隐藏地点寻找没有亲眼看到藏起来的东西。这时,婴儿的思维就真正发展到“眼不见,心却能想”的阶段。
其他学者的研究
一些研究者提出,实际上婴儿具有客体永存性的年龄比皮亚杰理论所说的要早,他们还设计出不同的方法来测试。
爱丁堡大学的汤姆·鲍尔(Tom Bower)就进行了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实验。在其中一个实验里,他以8个月以下的婴儿为实验对象,让他们坐在桌前,父母在对面拿着可爱的玩具逗引他们。这时,鲍尔拿一块隔板从婴儿正盯着看的玩具前穿过,把记录心率作为婴儿对玩具的兴趣指标。在半数婴儿的试验中,隔板穿过后玩具仍在原处,在另一半试验中,隔板穿过后玩具消失。鲍尔认为,如果这些婴儿不具有客体永存性,那么当玩具消失时他们不会感到惊奇。而实际上,心率测量的结果显示婴儿在玩具消失时比在玩具重新出现时更惊奇。在另一个实验中,隔板静止不动而让父母拿着玩具在隔板后移动。其中一些实验,玩具最后停
鲍尔对婴儿客体永存性进行的实验
止在隔板后面;另一些实验中玩具则出现在隔板的另一端。鲍尔发现,8个星期大的婴儿会将眼睛转向隔板的另一端期待玩具从那里出现。这两个实验的结果都对“眼不见,心不想”这一简单说法提出了质疑,鲍尔提出了一种更为复杂的解释。他认为,这一年龄期的婴儿没有认识到地点与运动是相联系的,在他们看来,同一个物体,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则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物体。
下面一项研究结果支持鲍尔的这一观点。在这项研究中,通过多面镜子反射将婴儿母亲的多个影像呈现给婴儿。5个月以下的婴儿很高兴看到自己母亲的三个影像,并依次与其交往。5个月以上的婴儿则因多个影像而显得困惑、苦恼。鲍尔认为5个月以上的婴儿认识到自己只有一个母亲,却不能从一个地点或一个运动来确认她。
看来皮亚杰很可能低估了婴儿的认知能力,婴儿在感觉—运动某些方面的发展比皮亚杰所说的要发生得更早。不过,毫无疑问,客体永存性的获得是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儿童从局限于当时当地的身体动作中解放出来,认识到物体的位置转换和永久存在性。
启示:父母可以在婴幼儿发展的早期经常与他们玩“躲猫猫”的游戏,可以是玩具躲猫猫,也可以玩成人与孩子相互躲猫猫的游戏,在游戏中要提示孩子关注玩具放置(或人躲藏)的不同位置,这样的游戏有利于婴幼儿短暂性记忆的发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315618.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