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迫检查
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
2、强迫仪式动作
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按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
3、强迫性穷思竭虑
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
4、强迫对立思维
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5、强迫意向
在某种场合下,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明明不情愿却不能控制。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的想法,虽未发生,但却造成十分紧张、恐惧的心理。
2 形成孩子强迫症的原因1、心理社会因素
只有在心理与社会因素影响下被强化才持续存在,如工作环境的变化、重大责任、过分要求严格、处境困难、担心意外或家庭不和、性生活困难、怀孕、分娩造成的紧张,加上患者谨小慎微、优柔寡断,而促发强迫症状。这就是导致强迫症的原因。
2、遗传因素
该症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作为一种遗传特征的红细胞(ABO)血型,与强迫症关联的研究发现,强迫症有较高的A型发生率和较低的O型发生率。这种强迫症的原因较为常见。
3、器质性因素
临床上昏睡性脑炎、颞叶挫伤、癫痫的病人可见强迫症状。而外科治疗显示切除尾神经束边缘脑白质对改善强迫症状有效,提示与上述部位的功能有关。此外,个性特征在发病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这也属于诱发强迫症的原因。
3 孩子强迫症的治疗对策1、家长与老师应正确对待患儿
小学生强迫行为,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主要在于教育和心理上的支持。父母要正确认识患儿的病态,不要过分焦虑,也不要乱加惩罚。要帮助患儿寻找发病的原因,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正确的做法是不要过分的关注孩子的行为,而是鼓励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最好是引导孩子从事一项较为紧张的活动(如鼓励孩子参加足球队),把孩子的生活学习安排得紧凑些,以转移其注意力,逐步使症状减轻直至消失。另外,要注重孩子性格弱点的改善。父母和老师要创造条件,使孩子能灵活地、自信地处理各项事情,克服其胆怯拘谨和刻板的个性特点。
2、支持性心理治疗
对强迫症患儿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使患儿了解其疾病的性质,指导患儿把注意力从强迫症状转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有助于减轻患儿的焦虑。
3、暴露疗法和反应防法
暴露疗法是鼓励患儿暴露于引起焦虑的情境之下,直至焦虑近乎消失为止,其目的在于减轻强迫症状伴随的焦虑;而反应防止技术是防止接着出现的强迫行为,即反应预防,其目的在于减少仪式动作和强迫思维出现的频率。暴露与反应防止结合法是对强迫症疗效最好的一种行为技术。
4、厌恶疗法
又称厌恶性条件法,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治疗技术。其内容为:将欲戒除的强迫症状与某种不愉快的或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条件作用,达到戒除或至少是减少强迫症行为的目的。极个别症状非常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的孩子,可配合心理治疗给予小剂量的奋乃静或泰尔登,也可选用抗焦虑药,如安定,利眠灵等。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s://www.jiyifa.com/youjiao/1330003.html
相关阅读: